26 redis 中 replication/cluster 集群中的主从复制

本文详细描述了Redis复制集群中的主从同步机制,包括全量同步过程(通过内存快照和文件传输)、命令同步和基于backlog的增量同步。重点介绍了slave与master之间的交互,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同步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我们这里首先来看 redis 这边实现比较复杂的 replication集群模式 

我们这里主要关注的是 redis 这边的主从同步的相关实现

这边相对比较简单, 我们直接基于 cluster集群模式 进行调试

 

 

主从命令同步复制

比如这里 master 是 redis_7002, slave 是 redis_7005

然后 这里是 master 这边直接同步 相关命令到各个 slave 

a19730e124774c85857090955e267bc1.png

 

然后这里是在 server.call:3765 进行命令存储到 backlog, aof, 以及同步发送到 slave 

命令真实执行是在 server.call:3675 的 cmd->proc->proc(c)

418fbbc6622a45fcbacaabe770ce8a0c.png

 

然后 redis_7005 这边拿到命令之后, 开始执行, 这个执行过程就和客户端这边发送执行命令一样 

e696cfc4a7874538a99cdc3dceaf3285.png

 

 

全量同步

整个流程分为两个 part, 一个是请求方, 就是 slave, 一个是提供方, 是 master 

slave 这边连接到 master 之后, slave 发送 SYNC 命令到 master 

master 通知客户端需要全量同步, 然后 master 这边后台去 dump 内存快照文件

slave 这边等待 master 这边 dump 内存快照文件, 并通过网络传递过来 

master 这边 dump 内存快照文件生成之后, 会向 slave 这边进行传输

slave 这边拿到 master 的 dump 的内存快照信息, 将其持久化到 临时文件, 完成之后重命名为 dump.rdb, 然后清空当前数据库, 然后 加载 dump.rdb 文件进行一个快照的数据恢复 

我们这里 一边一边的看, 先看 slave, 再看 master 

 

slave 的处理

这个是 slave 这边启动的时候 就会进行的一个操作

这里 syncWithMaster 根据 server.repl_state 这边同步的处理了几个 slave 和 master 的交互, 分为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REPL_STATE_CONNECT, REPL_STATE_CONNECTING, REPL_STATE_RECEIVE_PING_REPLY, REPL_STATE_SEND_HANDSHAKE 等等 

比如这里会 发送 ping 给 master, 然后等待 master 这边回复信息 

在发送 masterauth 等相关信息, REPLCONF 等相关信息 

940a1e1b87924188a50abcc903662b87.png

 

后面和全量同步相关比较重要的流程就是 发送 SYNC 相关命令 

4a39f9fed3e045e2b222f3c318044dc3.png

 

然后 slave 这边会收到 master 这边的 FULLRESYNC 的通知 

34b74496b62949cda7472938880967fa.png

 

然后就是后面 slave 这边创建临时文件, 然后准备接受 master 这边 后台持久化 rdb 文件之后传递给 slave 这边, 之后的处理交给 readSyncBulkPayload

13b038ad45434cd3ad20a771daccc517.png

 

接受服务器这边传输过来的 rdb 文件的相关信息, 持久化到 上面创建的临时文件 repl_transfer_tmpfile

b0c87aeb46884d6aab1a5b22d8bcd4ed.png

 

然后就是 清空 slave 本地数据库, 然后重命名 临时文件 为 dump.rdb

然后加载 dump.rdb 到 slave 本地数据库 

2b7f847234874d599af93f8000cfbfdd.png

 

触发上面 syncWithMaster 的地方, 从上下文是可以看到是 serverCron 注册了一个定时任务, 100ms 跑一次, 跑的任务是 clusterCron 相关, 里面包含了这里的 connectWithMaster

所以节点的上下线 是可以再 100ms 左右感知到的 

6ead85e84fc64625b0fdd0679f2f5bc7.png

 

客户端这边相关日志如下, 基本上是 syncWithMaster + readSyncBulkPayload 这两部分中输出的 

前面两行是 connectWithMaster 中输出的连接 master 的相关日志 

后面的是 slave 这边向 master 发送 PING, master 进行回复 

后面的是 slave 这边发送 SYNC 指令, 询问是否可以增量同步, master 这边回复 只能全量同步

然后是 slave 这边接收到了 master 的 dump.rdb 的数据信息, 合计210字节, 清空 slave 的数据库, 从 dump.rdb 中加载数据到 slave 的数据库, 最终同步成功 

e6e4e511e17a4d33b9c4d079075d44da.png

 

 

master 的处理

需要全量同步的有几个场景 

场景1 是 slave 未传递同步偏移, 或者偏移传递错误 

场景2 是 master 和 slave 两边的 replyid 对不上 

场景3 是 slave 这边传递的偏移不在 master 这边数据同步的偏移区间内, 偏移错误 或者 落后的太多

c5c9b8775a3444bd9eec5f6bde5487f7.png

 

然后就是 master 这边处理全量同步的大头了 

场景1 如果是已经在进行 dump 内存快照文件, 则等待即可 

场景2 如果是已经在 dump 内存快照, 并且通过 tcp 直接传输数据, 则只能等待操作完成 

场景3 master 可以 dump 内存快照, 或者直接通过 tcp 传输数据, 

af85abbcfcfa45ceb8e0ea54936075f4.png

 

处理如下, 通过 startBgsaveForReplication 进行逻辑上的分发 

是 dump 内存快照文件, 还是 dump内存快照直接通过 tcp 传输数据 

52f259ff5fdc4f738f35bd2887180487.png

 

然后这里就是 fork 出子进程, 让子进程 来 dump 内存快照, 并保存到目标文件 

b8228fd2a58f4d5eaf6e17f268540803.png

 

然后 master 这边有定时任务在定时检查 子进程是否完成, 周期为 1秒 

如果完成了, 则向 slave 这边传输 dump 的内存快照的数据 

917c4dbcf0904cc08b352d0337f836ea.png

 

master 这边日志如下 

slave 这边发送过来了 PSYNC 的请求 

然后 master 这边判断 replyid, replyid2 匹配不上, 然后开始进行 全量同步 

然后 master 开始进行 dump 内存快照, fork 子进程 来生成 dump.rdb

master dump 内存快照生成完成之后, 发送数据到 slave, 之后记录 成功日志

da60fc2fde1b4f83b00c8c124b7f8a1e.png

 

 

基于 backlog 的增量同步

master 这边添加增量命令到 backlog

命令到 server.call:3765 的时候, 会将命令添加到 backlog 队列 

其中存储的数据就是 具体的执行命令, 存储在了一个数据中, 比如这里的 “set name4 jerry17”, 会将其存储为 一个长度为3的数组, 元素分别为 [“set”, “name4”, “jerry17”]

ba04a1534ab046718c620d9d3b0cad42.png

 

具体的复制命令到 backlog 中的相关处理如下, 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 memcpy 进去, 然后更新 索引 repl_backlog_idx

a3044b1a017d43da8de3032f1f1d5aca.png

 

 

slave 这边长时间和 master 失联, 重新连接之后发送 PSYNC 增量同步请求

clusterCron 为定时任务, 定时扫描集群的状态, 如果失联了, 则重新建立连接 

同样是在 syncWithMaster 的代码中, 这里传入了 replyid 和 offset 到 master 

0c02133909a24ac9949c51dcf4be9040.png

 

 

master 这边获取增量的命令响应给客户端

比如这里传输了 134 字节的命令数据到客户端, 我们 再来看一下 详细的命令信息

b3fae4214f3e40d9bb2df8f977400e62.png

 

从响应的字符串信息中可以看到, 传输了 “select 0”, “set name4 jerry18”, “set name4 jerry19”, “set name4 jerry20” 四条命令, 其中 “select 0” 是 redis 自己增加的, 然后 其他的几个命令是 客户端这边交互产生的

d264df34188742058d2ec667e97c961a.png

 

 

slave 这边收到命令之后执行

客户端这边接收到这一批次的命令之后, 依次进行执行 “select 0”, “set name4 jerry18”, “set name4 jerry19”, “set name4 jerry20” 进而实现了增量的同步 

f02dc9a1337142dbb429264788559fde.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