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通过对倒交易(即自己同时控制多个账户进行自买自卖)操纵股价,通常有以下几个目的和影响:
1. 制造虚假成交量,吸引市场跟风
-
原理:通过对倒放大成交量,使股票呈现"活跃"假象,诱导散户误以为有资金进场而跟风买入。
-
目的:庄家可能在拉升初期或出货阶段使用此手法。成交量是散户关注的重要指标,对倒能制造"价量齐升"的错觉。
2. 维持股价或突破关键价位
-
原理:在关键支撑位或阻力位(如均线、整数关口)对倒托盘,避免破位引发恐慌性抛售。
-
目的:例如,庄家想在10元价位护盘,可能通过自买自卖挂单,既消耗空方力量,又稳定市场情绪。
3. 低成本拉升股价
-
原理:庄家通过账户间对倒抬高股价,无需动用大量真实资金。例如:A账户高价挂单,B账户买入,实际资金仅在账户间转移,但股价被推高。
-
目的:减少拉升过程中的资金消耗,尤其在控盘度较高的股票中效果更明显。
4. 出货掩护
-
原理:在对倒制造活跃表象的同时,庄家悄悄将筹码卖给跟风散户。例如:用少量对倒单拉高股价,吸引买单后大量抛售。
-
目的:避免直接砸盘导致股价暴跌,实现高位套现。
5. 规避监管或隐藏意图
-
原理:分散交易到多个账户,避免单一账户持仓或交易量过大引发监管关注。
-
目的:降低操纵市场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监管风险与市场影响
-
违法行为:在多数市场(如A股、港股、美股),对倒操纵属于明确违规,可能面临证监会调查或处罚。
-
识别特征:
-
成交量突增但价格波动小;
-
盘口挂单频繁撤单或反向操作;
-
分时图上出现"锯齿状"不自然交易。
-
散户应对建议
-
警惕异常放量但基本面无变化的股票;
-
避免盲目追高"热门"但缺乏逻辑的个股;
-
结合多维度指标(如资金流向、股东人数)分析,而非仅看成交量。
庄家对倒是典型的市场操纵手段,本质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利。投资者需保持理性,避免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