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专有名词汇总-第二章

目录

AM:调幅

FM:调频

PM:调相

QAM:正交振幅调制

OM5光纤:宽带多模光纤

SWDM:短波分复用

LF:低频

MF:中频

HF:高频

VHF(Very):甚高频

UHF(Ultra):特高频

SHF(Super):超高频

EHF(Extremely):极高频

THF(Tremendously):尚无标准译名

LOS:视距

FDM:频分复用

TDM:时分复用

FDMA:频分多址接入

TDMA:时分多址接入

STDM:统计时分复用

WDM:波分复用

DWDM:密集波分复用

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

CDM:码分复用

CDMA:码分多址

DSSS:直接序列扩频

FHSS:跳频扩频

SONET:同步光纤网(美国标准)

STS-1:第一级同步传送信号

OC-1:第一级光载波

SDH:同步数字系列(国际标准)

STM-1:第一级同步传递模块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DMT:离散多音调

DSLAM: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ATU:接入端接单元

DSL:数字用户线

SRA:无缝速率自适应技术

SDSL:对称DSL

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

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TDD:时分双工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HFC网:光纤同轴混合网

FTTH:光纤到户

ODN:光配线网

PON:无源光网络

OLT:光线路终端

ONU:光网络单元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GEM:通用封装方法

PCM:脉冲编码调制

AM:调幅

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AM)。调幅也就是通常说的中波,范围在530---1600KHz。调幅是用声音的高低变为幅度的变化的电信号。传输距离较远,但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适合省际电台的广播。早期VHF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都采用调幅方式,由于信道衰落会使模拟调幅产生附加调幅,造成失真,在传输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窃听,目前已很少采用。目前在简单通信设备中还有采用,如收音机中的AM波段就是调幅波,音质和FM波段调频波相比较差。

FM:调频

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全称“频率调制”。使载波的瞬时频率按照所需传递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的调制方法。 它是一种使受调波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而变的调制方法。实现这种调制方法的电路称调频器,广泛用于调频广播、电视伴音、微波通信、锁相电路和扫频仪等方面。对调频器的基本要求是调频频移大、调频特性好、寄生调幅小。 由调频方法产生的无线电波叫调频波,其基本特征是载波的振荡幅度保持不变,振荡频率随调制信号而变。调频(FM),就是高频载波的频率不是一个常数,是随调制信号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调制方式,其幅值则是一个常数。与其对应的,调幅就是载频的频率是不变的,其幅值随调制信号而变。

PM:调相

调相是相位调制的简称,载波相位受所传信号控制的一种调制方法。载波为正弦波时称调相(phase modulation,PM);载波为脉冲序列时称脉冲调相(PPM);瞬时相位在二个或多个确定相角值上交替变化的称二进制或多进制调相,它是数字通信常用的一种调制方式。

QAM:正交振幅调制

QAM是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的缩写,中文译名为“正交振幅调制”,其幅度和相位同时变化,属于非恒包络二维调制。QAM是正交载波调制技术与多电平振幅键控的结合 。

OM5光纤:宽带多模光纤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传输多种模式的光纤。按其折射率的分布分为突变型和渐变型。普通多模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2±0.02,芯径/外径为50μm/125μm其传输参数为带宽和损耗。由于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式多达数百个,各个模式的传播常数和群速率不同,使光纤的带宽窄,色散大,损耗也大,只适于中短距离和小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

多模光纤容许不同模式的光于一根光纤上传输,由于多模光纤的芯径较大,故可使用较为廉价的耦合器及接线器,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μm至100μm。

SWDM:短波分复用
LF:低频

低频(LF, Low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0 KHz到300 KHz的无线电电波。

MF:中频

中频(MF,Medium Frequency)是指,频段由300KHz 到3000KHz的频率,多数作AM电台。

HF:高频

高频(HF,High Frequency)是指频率范围为3-30 MHz的短波,主要用于远距离短波通信、国际定点通信。

VHF(Very):甚高频

甚高频 VHF (Very High Frequency) 30-300MHz

UHF(Ultra):特高频

特高频 UHF (Ultra High Frequency) 300-3000MHz

SHF(Super):超高频

超高频 SHF (Super High Frequency) 3-30GHz

EHF(Extremely):极高频

极高频 EHF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30-300GHz

THF(Tremendously):尚无标准译名
LOS:视距

我们通常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播条件分成视距(LOS)和非视距(NLOS)两种环境。视距条件下,无线信号无遮挡地在发信端与接收端之间直线传播,这要求在第一菲涅尔区(First Fresnel zone)内没有对无线电波造成遮挡的物体,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强度就会明显下降。菲涅尔区的大小取决于无线电波的频率及收发信机间距离。利用以视距传播方式的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即为视距通信。电波在以视距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时,会受到地面和地面物对电波的绕射、反射和散射,大气层对电波的折射、反射、吸收和散射,以及由其引起的信号幅度衰落、多经延时、到达角起伏和去极化现象。

FDM: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TDM: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也能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故必须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时分复用(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保证资源的利用率。

FDMA:频分多址接入

频分多址接入它是针对蜂窝电话长期演进(LTE)的最合适调制方案。在这种演变的过程中,OFDMA的名称变为高速正交频分复用分组接入(HSOPA)。OFDMA的变量由WiMAX论坛选为调制方案,后来又根据IEEE针对IEEE802.16-2004(固话)和802.12e(移动)WiMAX的标准进行了标准化。

TDMA:时分多址接入

一个无线电话系统包含一个可与一条或多条外部电话线相连并有一个基本收发器的基本单元、和多个激活或未激活的无线手机。每个手机有一个手机收发器,用于在该手机激活时,在一个共享的RF信道上通过基本收发器与基本单元建立一条时分多址接入(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链路。

STDM:统计时分复用

统计时分复用(Statis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动态分配线路资源的时分复用方法。只有当用户有数据要传输时才给他分配线路资源,当用户暂停发送数据时,不给他分配线路资源,线路的传输能力可以被其他用户使用。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时,每个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高于平均速率,最高可达到线路总的传输能力。

WDM:波分复用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合波器,Multiplexer)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Demultiplexer)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这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称为波分复用。

DWDM:密集波分复用

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DWDM,指的是一种光纤数据传输技术,这一技术利用激光的波长按照比特位并行传输或者字符串行传输方式在光纤内传送数据。 DWDM是光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IP协议、ATM和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序列(SONET/SDH)协议下承载的电子邮件、视频、多媒体、数据和语音等数据都通过统一的光纤层传输。

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rbium Doped Fiber Application Amplifier;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 + 的光信号放大器)是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纤通信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掺铒光纤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铒(Er)离子的光纤,它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WDM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

CDM:码分复用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用一组包含互相正交的码字的码组携带多路信号。采用同一波长的扩频序列,频谱资源利用率高,与WDM结合,可以大大增加系统容量。有码分多址,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同步码分多址(SCDMA)等相关技术。

CDMA:码分多址

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指利用码序列相关性实现的多址通信。码分多址的基本思想是靠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的地址。每个配有不同的地址码,用户所发射的载波(为同一载波)既受基带数字信号调制,又受地址码调制。

接收时,只有确知其配给地址码的接收机,才能解调出相应的基带信号,而其他接收机因地址码不同,无法解调出信号。划分是根据码型结构不同来实现和识别的。

一般选择伪随机码(PN码)作地址码。由于PN码的码元宽度远小于PCM信号码元宽度(通常为整数倍),这就使得加了伪随机码的信号频谱远大于原基带信号的频谱,因此,码分多址也称为扩频多址。

DSSS:直接序列扩频

直接序列扩频(英语:direct-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简称直扩(DS),是一种调制技术。就是在发送端,直接用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去扩展信号的频谱,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将信号解扩,把展宽的信号还原到原始状态。其名称中的“扩频”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载波信号发生设备的发射频率充满了整个带宽(频谱)。在一些IEEE 802.11标准中,使用了DSSS技术来调制信号。

FHSS:跳频扩频

FHSS,跳频技术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在同步、且同时的情况下,接受两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频载波来传送讯号,对于一个非特定的接受器,FHSS所产生的跳动讯号对它而言,也只算是脉冲噪声。FHSS所展开的讯号可依特别设计来规避噪声或One-to-Many的非重复的频道,并且这些跳频讯号必须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个以上的跳频讯号、且跳频至下一个频率的最大时间间隔(Dwell Time)为400ms。

SONET:同步光纤网(美国标准)

同步光网络(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ing,SONET)是使用光纤进行数字化信息通信的一个标准。今天SONET和SDH两种技术体制都被广泛的应用;SONET应用在美国和加拿大,SDH应用在世界其他国家。

STS-1:第一级同步传送信号
OC-1:第一级光载波

光载波(OC-n)同步光纤网(SONET)层次结构的基本单元,OC表示光信号,n表示以51.84Mbit/s递增级别,因此,OC—1、OC一3和OC一12分别代表51 Mbit/s、155Mbit/s和622Mbit/s的光信号。

SDH:同步数字系列(国际标准)

同步数字系列,又称同步数字体系(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是为在物理传输网络中传送各种经适配处理的净负荷而采用的一整套分等级的标准化同步数字传输结构体系。SDH是为了克服PDH的固有缺点而研究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同步方式实现数字信号复用和构建传输网络的一种通信体制。与准同步数字体系(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DH)相比,SDH具有一系列优点。它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复用方式,而且是一种先进的传输网络体制。基于SDH的同步数字传输网(简称SDH网)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的重要基础之一。

STM-1:第一级同步传递模块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数字用户线路(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服务中最流行的一种。

DMT:离散多音调

离散多载波(discrete multitone;DMT)是指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调制技术方案。数字信号分配给同一通道的多个子载波,其中每个子载波上的比特数都由其所在频率位置的信道特性决定。

DMT(Discrete MultiTone,离散多音频)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整个传输频带分成若干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对应不同频率的载波,在不同载波上分别进行QAM调制,不同信道上传输的信息容量(即每个载波调制的数据信号)根据当前子信道的传输性能决定。

DSLAM: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DSLAM是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的简称,中文称呼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SLAM是各种DSL系统的局端设备,属于最后一公里接入设备(the last mile),其功能是接纳所有的DSL线路,汇聚流量,相当于一个二层交换机。其在ADSL系统中的位置。

ATU:接入端接单元
DSL:数字用户线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意为数字用户线路,是指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DSL包括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RADSL、HDSL和VDSL等等。DSL技术在传递公用电话网络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传输瓶颈问题。由于DSL 接入方案无需对电话线路进行改造,可以充分利用已经被大量铺设的电话用户环路,所以可以大大降低额外的开销。因此,利用铜缆电话线提供更高速率的因特网接入更受用户的欢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量应用。

SRA:无缝速率自适应技术
SDSL:对称DSL

SDSL是DSL技术与以太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简单的媒体转换器取代了昂贵复杂的DSL和DSLAM,避免了把IP数据包转换为ATM数据元的麻烦。SDSL实现了可在一对普通铜线上,以上下对称的2.3Mbps速率支持有话音伴随达2.4千米的传输距离,无话音伴随情况下传输距离更可达到2.7千米。该设备还具有速率限制功能,配合SNMP可以设定从256Kbps到2.3Mbps的用户速率,以适应不同传输距离的需要。SDSL具有开通率高、覆盖面积广、传输速率高、性能稳定的特点。

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

HDSL,高速率数字用户线路。HDSL是XDSL家族中开发比较早,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甚/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是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它是由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作为基础不断改进而来的,在速度上要远超于ADSL。VDSL 和以太网宽带接入相结合后,让宽带客户体验到了速度快的宽带接入方式。

TDD:时分双工

时分双工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英文原称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缩写为OFDM,实际上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ICI。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OFD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广播式的音频和视频领域以及民用通信系统中,主要的应用包括: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DSL)、ETSI标准的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视频广播(DVB)、高清晰度电视(HDTV)、无线局域网(WLAN)等。

HFC网:光纤同轴混合网

混合光纤同轴(HFC)网是宽带接入技术中最先成熟和进入市场的,其巨大的带宽和相对经济性很具吸引力。HFC在一个500户左右的光节点覆盖区可以提供60路模拟广播电视,每户至少2路电话以及速率至少高达10Mbit/s的数据业务。将来利用其550~750MHz频谱还可以提供至少200路MPEG-2的点播电视业务以及其他双向电信业务。用户可以在市场上自己选购电缆调制解调器,无须网络运营者介入。

FTTH:光纤到户

光纤到户(Fibre (Fiber) To The Home,FTTH)是一种光纤通信的传输方法。具体说,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方面的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PON技术已成为全球宽带运营商共同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实现FTTH的最佳技术方案之一。

ODN:光配线网

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简称:ODN)。ODN是基于PON设备的FTTH光缆网络。其作用是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从功能上分,ODN从局端到用户端可分为馈线光缆子系统,配线光缆子系统,入户线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四个部分。

PON:无源光网络

PON是一种典型的无源光纤网络,是指 (光配线网中) 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由光分路器 (Splitter) 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一个无源光网络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 (OLT),以及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场所的光网络单元 (ONUs) 。

OLT:光线路终端

OLT,外文名称是optical line terminal,中文名称是光线路终端,指的是用于连接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

ONU:光网络单元

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是光纤接入的终端设备,其应该与OLT(Optical Line Terminal)配合使用,OLT一般存储ISP的中心机房。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顾名思义,是基于以太网的PON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EPON技术由IEEE802.3 EFM工作组进行标准化。2004年6月,IEEE802.3EFM工作组发布了EPON标准——IEEE802.3ah (2005年并入IEEE802.3-2005标准)。在该标准中将以太网和PON技术结合,在物理层采用PON技术,在数据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与现有以太网兼容、方便管理等。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ON,简称:GPON),是基于ITU-TG.984.x标准的最新一代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被大多数运营商视为实现接入网业务宽带化,综合化改造的理想技术。GPON最早由FSAN组织于2002年9月提出,ITU-T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3月完成了ITU-T G.984.1 和G.984.2的制定,2004年2月和6月完成了G.984.3的标准化。从而最终形成了GPON的标准族。

GEM:通用封装方法

GEM(G-PON Encapsulation Mode,GPON封装方式)是一种在GPON上封装数据的方式。

PCM:脉冲编码调制

脉码调制是A.里弗斯于1937年提出的,这一概念为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

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简称PCM。脉码调制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量化、编码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所传输的信号经脉码调制后,变为一系列的等幅脉冲,按照脉冲的出现与否赋予相应的编码,从而把所传输的信号以编码的形式表示出来。

脉冲编码调制是最常用、最简单的波形编码。它是一种直接、简单地把语音经抽样、A/D转换得到的数字均匀量化后进行编码的方法,是其他编码算法的基础。

  • 23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 回答1: STDf文件是被广泛使用于半导体测试行业的一种数据格式。是Semiconductor Test Data Format(半导体测试数据格式)的缩写。STDf格式文件能够存储一段时间的测试数据,包括每个芯片的测试结果、测试程序、测试条件、测试设备、测试时间等信息。 专有名词解释如下: 1. Test program(测试程序):是在芯片测试过程中使用的软件程序,用于进行测试操作的自动化 2. Test Head(测试头):一种具有测试卡和传感器的设备,用于接触芯片并读取测试结果。 3. Tester(测试仪):主要用于进行半导体器件或电路测试和分析的设备 4. Device Under Test(芯片):被测量器件或电路 5. Pin(引脚):在芯片上用于连接电路的金属引脚 6. Site(测试站):测试头的一个位置,它可以用于测试一个芯片或一组芯片。 7. Scan Chain(扫描链):在芯片中引导测试信号流动的序列。 8. Timing Information(时序信息):在每次测试期间记录的时间信息,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时间分析。 9. Wafer(晶圆):是芯片生产过程中用于切割成芯片的大片硅晶体。 10. Test Condition(测试条件):定义了在测试过程中用于设置测试参数和测试设备的规范和条件。 ### 回答2: STD(Stand Test Data Format)文件是半导体测试数据的标准格式,用于记录芯片的测试数据信息。它是一种二进制格式,通常以*.std文件扩展名表示,可被各种半导体测试设备和测试工具支持。 STD文件中的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Test Head,Site,Pin,Vector,Part,Wafer。其中,Test Head是测试头,位于测试工站上,用于发出测试信号和接收反馈信号,控制芯片的测试过程;Site是指芯片测试站点的序号,一个芯片会有多个测试站点;Pin是指芯片的引脚,每个站点上有一个或多个引脚;Vector是测试向量,即测试程序中芯片测试所需的信号序列,包含多个测试点的信号信息;Part是测试批次的名称,用于标识同一个批次的芯片;Wafer是指晶圆,即多个芯片在同一片晶圆上制造而成,测试时需要将测试向量应用到各芯片上。 除此之外,STD文件还包含如时间戳、测试程序版本、测试结果等信息,方便对芯片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STD文件的统一格式不仅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还方便了不同测试设备和测试工具的数据转换和共享。 ### 回答3: STDF (Standard Test Data Format)文件是集成电路测试数据的标准格式。它是由Semiconductor Test Data Exchange Format Working Group(STDF WG)开发的一种二进制文件格式。这一组织的成员包括各大半导体公司和测试设备制造商。 STDF文件分为头部记录和数据记录两部分。头部记录包含了关于测试数据的基本信息,如生产、测试日期,整个文件的版本等。数据记录是针对每个被测试元件生成的测试数据,包括被测试元件的型号、序列号和被测试功能等。 STDF文件中包含了一些专有名词,需要解释一下。其中,WAFER(晶圆)是指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被加工的圆片状硅晶体,用于制造芯片。LOT(批次)是指在制造晶圆时,将同种型号的晶圆放在一起进行生产和测试,称为批次。首件(FIRST)指的是批量生产之前,取出一片晶圆,用于测试制造工艺是否正确。 另外,STDF文件中还有元件标志(PARTID)和测试标志(TEST_NUM、TEST_FLG)等字段,用于定位被测试元件和识别产生的测试数据。 总而言之,STDF文件是记录集成电路测试数据的标准格式,通过标准化数据格式,方便各大公司之间的数据交流,促进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