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的收发报文方式都必须采用硬中断来做通讯,每次硬中断大约消耗100微秒,这还不算因为终止上下文所带来的Cache Miss。
2.数据必须从内核态用户态之间切换拷贝带来大量CPU消耗,全局锁竞争。
3.收发包都有系统调用的开销。
4.内核工作在多核上,为可全局一致,即使采用Lock Free,也避免不了锁总线、内存屏障带来的性能损耗。
5.从网卡到业务进程,经过的路径太长,有些其实未必要的,例如netfilter框架,这些都带来一定的消耗,而且容易Cache Miss
1、传统服务器可能有如下潜在的问题
- 异步模式的弊端
- 在没有请求到来的时候,线程将会休眠,当数据到来时,将由操作系统唤醒对应的线程,也就是说内核需要负责线程间频繁的上下文切换,我们是在依靠操作系统调度系统来服务网络包的调度。
- 协议栈的扩展性
- 协议栈中嵌入了大量用于对接的接口,如果能让应用程序直接接管网络数据包处理、内存管理以及CPU调度,那么性能可以得到一个质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绕过Linux内核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