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说他的小提琴水平比他的物理学高明?

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说他的小提琴水平比他的物理学高明?

0.jpeg

原题 《你只能做你想做的》

你想做的事总能让你兴奋;你想要得往往使你痛苦。问题偏偏在于——

多数人往往倾向于这样思考——我想要什么?

很少人会认真思考——我想做什么?

叔本华曾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爱因斯坦多次引用过这句话。他说:“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我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爱因斯坦是个狂热的小提琴爱好者。他曾这样厚爱地说,他的小提琴要比他的物理学高明一点。也因此,有机会与音乐大师合作演奏,他总是面露兴奋羞赧之色。但他也有过难堪的遭遇,在一次沙龙晚会上,一个年轻性格孤僻的钢琴家不愿为他伴奏拂袖而去。但这并不会改变他对小提琴的热爱。

广义相对论问世之初,据说世上只有三个人能理解。不论当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很难体会爱因斯坦承受那分寂寞的。不仅如此,他还曾遭到纳粹科学家凶恶的围攻。爱因斯坦曾这样回应“反犹太人物理学”组织的攻击:“如果我错了,那么只要有一个人反对就足够了。”我想,爱因斯坦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我是对的,这世上只有一个人承认,就足以使我得到宽慰。”

爱因斯坦曾坚信“上帝不掷骰子”。但量子力学的问世和发展表明,他毕生追求的“统一场”理论遇到了重大障碍。叔本华的话不但深刻表达了爱因斯坦复杂痛苦的心情,还表现了一个伟大科学家对待科学的纯真态度。

“你只能做你想做的,而不能要你想要的。”这个深刻的思想未必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但它却成了爱因斯坦足慰此生的人生哲学。

在手段之网日益发达的今天,生命对自身的认同越来越难,扪心自问自己想做什么的人也越来越少。

其实,对每个短促的生命而言,真正能决定我们是什么的,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是我们做了什么。

载《新民晚报》1996年4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