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相加数据溢出出现负数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溢出的现象,以int和long类型为例,展示了当数值超过其保存范围时,如何从最大值过渡到最小值。并提供了解决数据溢出问题的方法,即在运算前将数值转换为更大范围的类型,如将int转换为long。通过实例代码解释了转换后的正确计算结果。最后,强调了不同数据类型混合运算时,结果遵循较大类型的原则。

long(长整型)的数据范围:-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
int(整型)的数据范围:-2147483648——2147483647;

 

数据溢出就是:当某一种类型的数值已经达到了此类型能够保存的最大值之后,再继续扩大,或者达到了最小值后再继续缩小,就会出现数据溢出问题。

这里我们拿int型变量举例:

public class My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2147483647;//定义一个int型变量a的值为int型能够保存的最高值
		System.out.println(a + 1);
	}
}

输出的结果为-2147483648

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一个类型的能够保存的最大值上继续扩大数值会出现数据溢出的问题,那么这里输出的结果为什么是int数据类型的最小值呢?

因为一个数据类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一个循环,也就是说在最大值的基础上再扩大数值或者在最小值的基础上再缩小数值,会跳到相反的最值上面。
比如:

public class My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2147483648;//定义一个int型变量a的值为int型能够保存的最小值
		System.out.println(a - 1);
	}
}

这里的输出结果为最大值,即2147483647

 

解决方案:

我们已经知道,在整型中,能够保存的数值范围最大的是long型;在浮点型中,能够保存的数值范围最大的是double型。所以在遇到数据溢出问题时,我们可以先把能够保存的数值范围少的类型转换为多的类型,再进行运算。

public class My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2147483647;//定义一个int型变量a的值为int型能够保存的最大值
		long b = (long)a;//因为我们要在最大值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数字,所以要先进行数据转换
		System.out.println(b+2);
	}
}

这里的输出结果是:2147483649
因为我们已经把int型变量a转换为了long型变量b,而2147483647+2的值在long型的数值范围内,所以可以正确的计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保存范围小的类型与数值保存范围大的数据类型进行数学计算时,得到的结果是数值保存范围大的数据类型。

 

原文: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27983/article/details/9058208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