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MySQL是怎么保证主备一致的?

MySQL主备的基本原理

基本的主备切换流程

readonly设置对超级(super)权限的用户是无效的,用于同步更新的线程,就拥有超级权限。

节点A到B这条线的内部流程:

备库B跟主库A之间维持了一个长连接。主库A内部有一个线程,专门用于服务备库B的这个长连接。一个事务日志同步的完整过程是这样的:

  1. 在备库B上通过change master命令,设置主库A的ip、端口、用户名、密码,以及要从哪个位置开始请求binlog,这个位置包含文件名和日志偏移量。
  2. 在备库B上执行start slave命令,这时候备库会启动两个线程,就是图中的io_thread和sql_thread。其中io_thread负责与主库建立连接。
  3. 主库A校验完用户名、密码后,开始按照备库B传过来的位置,从本地读取binlog,发给B。
  4. 备库B拿到binlog后,写到本地文件,称为中转日志(relay log)。
  5. sql_thread读取中转日志,解析除日志里的命令,并执行。

注意:后来由于多线程复制方案的引入,sql_thread演化成了多个线程。

binlog的三种格式对比

三种格式:

  • statement格式
  • row格式
  • mixed,就是前两种格式的混合

binlog_format=statement的时候,binlog里面记录的就是SQL语句的原文。

可以用show binlog events in 'master.000001';命令看binlog中的内容。

  • 第一行SET @@SESSION.GTID_NEXT='ANONYMOUS',在此先忽略;
  • 第二行是一个begin,跟第四行的commit对应,表示中间是一个事务;
  • 第三行就是真实执行的语句了。可以看到,在执行delete命令之前,还有一个user 'test'命令,这条命令不是我们主动执行的,而是MySQL根据当前要操作的表所在的数据库,自动添加的,这样可以保证日志传到备库执行的时候,不论当前的工作线程是在哪个库里,都能够正确地更新到test库的表t。 use 'test'命令之后的delete语句,就是我们输入的SQL原文了,可以看到,binlog“忠实”地记录了SQL命令,甚至连注释也一并记录了。
  • 最后一行是一个commit。你可以看到里面写着xid=61(redo log和binlog就是通过xid关联起来的)。

statement格式可能会引起主备不一致。

binlog_format=row格式

和statement相比,前后的begin和commit是一样的,但是,row格式的binlog没有了SQL原文,而是替换成了两个event:Table_map和Delete_rows。

  1. Table_map event,用于说明接下来要操作的表是test库的表t;
  2. Delete_rows event,用于定义删除的行为。

看到详细的SQL,要借助mysqlbinlog工具以及特定命令。mysqlbinlog --vv data/master.000001 --start-position=8900;

当binlog_format使用row格式的时候,binlog里面记录了真实删除行的主键id,这binlog传到备库去的时候,就肯定会删除id=4的行,不会有主备删除不同行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mixed格式的binlog

  • 因为有些statement格式的binlog可能会导致主备不一致,所以要使用row格式。
  • row格式的缺点是很占空间。比用用一个delete语句删除10万行数据,用statement就是一个SQL语句被记录到binlog中,占用几十个字节的空间。但是如果用row格式的binlog,就要把这10万条记录都写到binlog中。不仅占用空间,写binlog也要耗费IO资源,影响执行速度。
  • 所以,MySQL取了个这种方案,就是mixed格式。意思是,MySQL自己会判断这条SQL语句是否可能引起主备不一致,如果有可能,就用row格式,否则就用statement格式。

循环复制问题

实际生产上用的比较多的是双M结构

这样在切换的时候就不用再修改主备关系了。

节点A上更新了一条语句,然后把生成的binlog发给节点B,节点B执行完这条语句后也会生成binlog,如果节点A同时是节点B的备库,相当于又把节点B生成的binlog拿过来执行了一次,然后会不断地循环执行这个更新语句,也就是循环复制了。这怎么办?

  1. 规定两个库的server id必须不同,如果相同,则它们之间不能设定为主备关系;
  2. 一个备库接到binlog并在重放的过程中,生成与原binlog的server id相同的新的binlog;
  3. 每个库在收到从自己的主库发过来的日志后,先判断server id,如果跟自己的相同,表示这个日志是自己生成的,就直接丢弃这个日志。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设置了双M结构,日志流程就会变成这样:

  1. 从节点A更新的事务,binlog里面记的都是A的server id;
  2. 传到节点B执行一次后,节点B生成的binlog的server id也是A的server id;
  3. 再传回给节点A,A判断这个server id与自己的相同,就不会再处理这个日志。所以,死循环就在这里断掉了。

 

上一篇:23 | MySQL是怎么保证数据不丢的?

下一篇:25 | MySQL是怎么保证高可用的?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