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专题1 — 开始准备结束的任务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现在是德国时间是2020年4月2日,晚上七点多。

今天一整天都在查找论文题目,翻阅各种描述、需求、先决条件,写信咨询开放论题,回复中过去。空了下来,突然就觉得胸口很堵。在二月初考完硕士最后一门课之后,就傻等成绩,等到现在还没出。今天问了考试办公室,这种情况要么等成绩,要么申请早期论文。大概的意思就是你和教授联系,可能也会遇到由于学分没有达到条件被拒绝的情况,然后写信说明情况,申请进行论文的早期准备工作。不过因为德国的新冠,原本就不太有效率的工作越发没什么效率了。

无论怎么说,从今天开始,算是开启我要结束硕士生涯的最后一个关卡 —— 毕业设计。

如此一来,突然想要回顾一下这慌乱的几年,看看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

从2015年下半年被决定要去留学开始,开启了慌慌张张的4年,现在想起来那段日子,依然觉得透不过气来。

2016.06是毕业的时间,而这个时候去德国留学的决策在我看来是非常不明智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乱。什么乱,这一年要实习实习答辩,要开始本科毕业设计。添加了这个决策的直接影响就是我要准备所有专业科目的全英文复习资料,准备德国中心APS的专业审核面试+笔试(英审)学德语。乱又怎么样,有些事情就是改变不了,我就开始了一整年的疯狂的忙,比我高三都忙。梳理一下大概就是:

2015.05 - 2015.10

忙着实习,写报告,写PPT,准备答辩,协调公司的证明。我本以为工作算累了,学习应该是简单的。然而等我开始语言班的时候,我的毕设申请,APS审核申请也如约而至。

2015.10

这大概是最艰难的时刻。我记忆深刻,这个月整理完工作,回寝室收拾东西,准备下个阶段的事情。我摔了一下,膝盖骨以下,半月板以上被撕裂,兄弟带我去医院缝了五六针,并告知我两个星期不能下床。然而各种事情都在十月份悄然开启,我也确实没能躺两个星期,这期间去拍毕业证的照片、实习答辩、取护照,每一次都是至少一个小时的流程。站在过道,站在公交车上,一路浑身都是虚汗。由于频繁的运动,伤口虽然没有撕裂,但是发炎的次数明显增加了,两天就要去换一次纱布。这个时间点,语言班因为等我已经推迟了一周,但是没办法,毕竟不是我自己,所以就开课了。我也完美错过了最基础的德语发音学习阶段。

为了不落后太多,我咬了咬牙,决定去上课。从我们学校到拱墅区在早高峰的时候需要1-2个小时不等。考虑到我步行的速度,我每天五点半起床,花半个小时艰难的穿衣服、洗刷,因为腿不能弯曲,穿袜子成了我最大的挑战,不过找到技巧之后确实会快一些。而然后原本走路15分钟可以到的公交车站,也变成了要走40多分钟。我慢慢一步一步拖着腿走着,出发的时候路上还空无一人,走着走着就出现了很多早起打卡,去实习的人,从我身边疾驰而过。最开始的一两天,面对异样的眼光我会不太适应,到后来也就一笑而过。当一个人慢下来,确实能发现很多不曾注意到的景色。不过有意思的是,我拖着腿上课的这段时间,来回乘车几十次,只有一次,一个黑人小哥看到我一瘸一拐的上了车,直接从后边站起来,把包占着位置,走到我那搀着我去坐那。剩下的我都在站着,靠一只腿撑着。不过可能因为每天这么的运动,在拆线之后我恢复正常的速度非常的快。

这个期间,学习德语也是艰难的,我对语言真的没天赋,只靠死记硬背了。

在恢复之后,我的作息变成了早上6点 - 凌晨1点。语言班是一天八个小时,每天几乎早上6点出门,19点回到学校,为了让自己能够撑得住,我在20点准时跑步,一般是操场跑15圈左右,加上来回的路,大概20圈。然后回寝室洗刷,一般21点左右开始做剩余的德语作业,做完之后开始翻译专业课的知识点。凌晨1点,不管做完没有一定要睡觉,这个时候不存在失眠的,累的沾床就睡。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6.01 —— 毕业设计开始了。

选题,定题,参加构思会,初步设计框架、数据库,上交一堆报告。当时还是要用maven + springMVC从无到有写一个平台和一个微信端系统,感谢yyq同学的一个登录demo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不过这个是过年的时间了。

2016.01

加上毕业设计,算是彻底开启了负荷运转模式了,这个时候每天8小时的语言班还是要去的。回来之后1个小时跑步,之后缩减翻译专业课的时间,写框架,设计数据库,写报告给主管老师修改。

然后突然有一天,可能我太慌了。老师说,不用太急,还有半年时间可以写论文。我愣了一下,发现自己还没有安排最后一个学期的计划,因为APS的面试时间并不确定,所以专业课的翻译时间和记忆时间很紧凑,需要宽裕点。语言版在四月下旬结束,预计APS在五月到六月,六月上旬毕业答辩和毕业事宜。这意味着我必须在二月完成毕设的开发,至于论文,可以找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写完。定下这个初步计划之后,我就开始了机器模式,按着这个时间表走。

2016.01 - 2016.02

寒假。从寒假放假开始到大年三十那一天,经过每天早上6点 - 凌晨2点的劳作,总共用了20多天我把平台从无到有的写了出来,实现了题目要求的所有功能,虽然后来主管老师说,有些功能可以作为待实现。不过也没关系了,然后陪爸妈休息了七八天就返校了,这个时候我的心的大石头算是已经落下了,花了两三天时间把论文初稿写完。

之后我便全身心投入到德语学习、专业课翻译、准备答辩材料、准备成绩证明材料的进程中。虽然还是每天负荷工作,但是毕设完成心里却轻松了不知道多少。不过期间还要各种城市跑材料是真心的身心疲惫。

2016.06

具体时间也记不清了,APS的面试时间定在了六月初,上海德国中心。然而因为太紧张,第一次和外国人交流,虽然老爷子很和蔼,可是我并不能很好的用英文表达出我的专业水平。所以,滑铁卢了。可以说,这个滑铁卢意味着我学习德语,翻译课件有可能就是在做无用功。相当一部分人第一次失败之后都放弃了,毕竟这只是一条路,准备一次的时间至少半年,太过于消耗心神。然而,又一次被要求的去申请参加第二次审核。

2016.07 - 2016.12

离开杭州,回了家。除了翻译课件,准备知识点,已经没有其它的事情了,所以我也是久违的平复下慌乱的心。这么长的时间我可以用英文很流利的把我所有的专业课完全串联起来,吃透了知识点的坏处就是非常后悔在大学没有吃透,导致专业成绩在85-90之间晃荡,不然绝对都是满分。

2016.12

二审审核时间下来了,北京,亮马桥大厦,还有一个,红灭,再有一个,我是第一个审核的。我的二审不能说那么顺利,我一软件工程的却只问我数据库,连软件工程的点都没问,包括笔试都是数据库。总之有几道题还是在红灭稍微提醒下,我给出了完整的答案,感觉她很不满意,全程黑脸。最后她说可以走了,我是真的气愤的用半吊子英语压着声音说,我准备了半年所有的专业课,你却在短短的20分钟围绕着数据库讨论,其他的科目一点也不问,你知道你是在浪费我这半年的时间吗?她愣了一下,然后说,我知道你很努力准备了半年,请离开吧。然后我就很厌世的离开考场,回到附近的酒店收拾完东西,一路到了故宫,心想,反正无所谓了,估计也没过,看看大好河山,收拾下心情。逛了故宫,去了对面的天安门广场。安检的武警小姐姐在我拿包的时候拦住了我,我想我也没带武器啊,然后小姐姐问,你是学生吗?逃课了吗?我发呆,然后她就说,你包里好多书啊。也许我是第一个带着那么多书去天安门广场的人。简单逛了逛,我就去机场准备离开了。

审核很慢,出成绩却很快,虽然我一回家就开始找起了工作,但是万万没想到,我也会有选择的一天,offer和aps通过的证书同时在手上。为了不显得失礼,我依然还是去了公司,认真的说明了我的情况,真诚的表示了歉意。也还好他们表示了理解,然后就回家准备申请签证的材料了。

这中间,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前程和这件事非常的好选。我尽心尽力去完善好这个突发事件,签证就被我搁置一边了。

后来的事我觉得并没有2016年这一年更慌乱,所以也就一笔带过。写出来主要是给自己信心,没有什么难事,咬咬牙,努力的撑过去就好了。

2017.03 月底我离开了家

2017.04 开始了我的语言班分别拿了

2017.12 拿到B2证书

2018.06 拿到了DSH等效于德语C1

2018.10 开始硕士生涯

2019.10 修完硕士所有的课程,留下一门考试,作为缓冲

2020.02 考完最后一门

2020.04 开始毕设

在查找课题的同时要阅读引导论文,也真正意识到德国的宽进严出,论文的质量确实是高。也必须捣鼓出课题里的新东西,我确实有些紧张,也许是未知导致的不安,不过写写回忆里更艰难的日子,便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情了。明天等等看教授们的回复,我也将把论文开始之后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写在这里,算是一种梳理和提醒。

就像题目说的,我开始了一段准备结束生涯的任务。

祝我一切顺利!

2020.04.02      21:3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