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测试工具Sulley开发指南(3)——整体介绍

    我们开始来讲一些Sulley里面的整体介绍,方便我们能系统地了解Sulley的架构,了解Fuzzing的思路,最后能生成py文件来具体运行fuzzing。这章主要是整体印象,下一章开始会讲具体的模块以及如何写代码。

1.Sulley现在的情况

    先说说现在的开发者情况,在github上目前的watch数量为118,star数量为894,fork数量为270,看来用的人还挺多的,不过一看它更新频率还是挺慢的,之前读了它的官方文档,作者说还有很多东西将来会引入,不过这几年缺没怎么管,哈哈,不过这也不能改变它好用的事实。
    同时值得注意的一个事项是,Sulley上面有一个分支boofuzz,它的热度也很高,它的目标是可拓展性和fuzzing everything,还有很多特性,有机会的话,我们也会介绍一下它。

2.一些名词

    一些常见的术语如下:

名词含义
host主机主动发起fuzzing请求的主机
target主机被测试的主机,fuzzing的目标
Agents代理主要作用是监控,监控target,获取流量什么的
request请求也就是发送的数据包,一个数据报文一个request
session会话几个数据包组成的图,相当于有状态的协议的状态图

3.整体框架图和4大组件

    整体框架图如下图1:

sulley框架图

图1. sulley框架图

    是不是被这图迷晕了头脑,没关系,我们一个一个模块来解读这个图

3.1 数据生成模块

    数据生成模块的结构如下图2:

sulley数据生成模块

图2. sulley数据生成模块

值得注意的是,sulley的数据生成方式是基于生成(generation-based)的方式,我们需要对协议或者文件进行建模

  • 一个数据报文由基元(Primitives)、块(Blocks组成)
  • 多个基元可以组成块,块可以相互嵌套
  • 在基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创建自定义的特殊的复杂基元(Legos,数据积木,暂且这么翻译吧),例如Email的地址,IP地址等。
  • 最后还有一些有用的工具,例如算length长度、校验和、加密模块等

3.2 session管理模块

    session会话管理模块的结构下图3:

session管理模块

图3. session管理模块

    当我们构建好一个一个Resquest以后,怎么把这些Request组成在一起构成状态机呢?这就需要我们应用Pgraph这个Python graph构建库来绘制了,Pgraph可以可以创建、修改和渲染graph。让我们简单地来看一个的例子,如图4:

session example

图4. session样例

    可以看出,每个节点都连接起来,组成一幅有状态的图,我们可以在图里的每个节点进行操作,同时也可以定义一些callback回调函数,是不是很像协议里面的状态机(如果协议是有状态的话),在下一章我们会再次回顾这个例子,先在此打住。

3.3 Agents代理模块

    Agents代理模块的结构如下图5:

Agents代理模块

图5. Agents代理模块

    Agents代理模块主要是用来监测的,常见有三个字模块:VMControl、Netmon和Procmon。

  • VMControl子模块:用来控制虚拟机,一种常见的用法是把Target目标放在虚拟机中,使用这个子模块来控制虚拟机的启动、关闭、创建快照等,最重要的功能是能在目标出现崩溃的时候恢复主机的状态。
  • Netmon子模块:监视网络流量,并把PCAP文件保存到磁盘中,捕捉的双向流量
  • Procmon子模块:使用Sulley的团队的另一个项目,windows下调试器PyDbg来记录程序崩溃错误和监控程序状态,同时会把错误编录到一个"crash_bin“文件中。

3.4 Utilities一些工具

    这些独立的工具主要是处理各种各样任务,结构如下图6:

Utilities工具

图6. Utilities工具
  • crashbin_explorer:查看引起错误的每一个测试用例,展示每个错误发生的地址,错误的堆栈追踪并把它画在一个图上
  • 其余的模块暂时不会讲,等用到的时候再讲吧

4.本章总结

    Sulley最主要的就是4大模块,协议构建的过程是先进行数据报文建模,然后再连接每一个数据报文组成状态机,至于其他的模块是辅助fuzzing,来让用户更好地了解fuzzing的状态。
    本章的内容有点难懂,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编码的形式来了解Sulley,没关系,大家可以在之后的章节中回顾这些内容。

  • 6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目录 作者序 译者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安全漏洞发掘方法学 1.1 白盒测试 1.1.1 源代码评审 1.1.2 工具和自动化 1.1.3 优点和缺点 1.2 黑盒测试 1.2.1 人工测试 1.2.2 自动测试或模糊测试 1.2.3 优点和缺点 1.3 灰盒测试 1.3.1 二进制审核 1.3.2 自动化的二进制审核 1.3.3 优点和缺点 1.4 小结 1.5 脚注 第2章 什么是模糊测试 2.1 模糊测试的定义 2.2 模糊测试的历史 2.3 模糊测试阶段 2.4 模糊测试的局限性和期望 2.4.1 访问控制缺陷 2.4.2 设计逻辑不良 2.4.3 后门 2.4.4 内存破坏 2.4.5 多阶段安全漏洞 2.5 小结 第3章 模糊测试方法和模糊器类型 3.1 模糊测试方法 3.1.1 预先生成测试用例 3.1.2 随机方法 3.1.3 协议变异人工测试 3.1.4 变异或强制性测试 3.1.5 自动协议生成测试 3.2 模糊器类型 3.2.1 本地模糊器 3.2.2 远程模糊器 3.2.3 内存模糊器 3.2.4 模糊器框架 3.3 小结 第4章 数据表示和分析 4.1 什么是协议 4.2 协议域 4.3 简单文本协议 4.4 二进制协议 4.5 网络协议 4.6 文件格式 4.7 常见的协议元素 4.7.1 名字-值对 4.7.2 块标识符 4.7.3 块长度 4.7.4 校验和 4.8 小结 第5章 有效模糊测试的需求 5.1 可重现性和文档记录 5.2 可重用性 5.3 过程状态和过程深度 5.4 跟踪、代码覆盖和度量 5.5 错误检测 5.6 资源约束 5.7 小结 第二部分 第6章 自动化测试和测试数据生成 6.1 自动化测试的价值 6.2 有用的工具和库 6.2.1ETHEREAL /WIRESHARK 6.2.2LIBDASM 和LIBDISASM 6.2.3LIBNET /LIBNETNT 6.2.4LIBPCAP 6.2.5METRO PACKET LIBRARY 6.2.6PTRACE 6.2.7PYTHON EXTENSIONS 6.3 编程语言的选择 6.4 测试数据生成和模糊启发式 6.4.1 整型值 6.4.2 字符串重复 6.4.3 字段分隔符 6.4.4 格式化字符串 6.4.5 字符翻译 6.4.6 目录遍历 6.5 小结 第7章 环境变量和参数的模糊测试 7.1 本地化模糊测试介绍 7.1.1 命令行参数 7.1.2 环境变量 7.2 本地化模糊测试准则 7.3 寻找目标程序 7.4 本地化模糊测试方法 7.5 枚举环境变量 7.6 自动化的环境变量测试 7.7 检测问题 7.8 小结 第8章 环境变量和参数的模糊测试:自动化 8.1 iFUZZ本地化模糊器的特性 8.2 iFUZZ的开发 8.3 iFUZZ的开发语言 8.4 实例研究 8.5 益处和改进的余地 8.6 小结 第9章 Web应用程序和服务器模糊测试 9.1 什么是Web应用程序模糊测试 9.2 目标应用 9.3 测试方法 9.3.1 建立目标环境 9.3.2 输入 9.4 漏洞 9.5 异常检测 9.6 小结 第10章 Web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的模糊测试:自动化 10.1 Web应用模糊器 10.2 WebFuzz的特性 10.2.1 请求 10.2.2 模糊变量 10.2.3 响应 10.3 必要的背景知识 10.3.1 识别请求 10.3.2 漏洞检测 10.4 WebFuzz的开发 10.4.1 开发方法 10.4.2 开发语言的选择 10.4.3 设计 10.5 实例研究 10.5.1 目录遍历 10.5.2 溢出 10.5.3 SQL注入 10.5.4 XSS脚本 10.6 益处和改进的余地 10.7 小结 第11章 文件格式模糊测试 11.1 目标应用 11.2 方法 11.2.1 强制性或基于变异的模糊测试 11.2.2 智能强制性或基于生成的模糊测试 11.3 输入 11.4 漏洞 11.4.1 拒绝服务 11.4.2 整数处理问题 11.4.3 简单的栈和堆溢出 11.4.4 逻辑错误 11.4.5 格式化字符串 11.4.6 竞争条件 11.5 漏洞检测 11.6 小结 第12章 文件格式模糊测试:UNIX平台上的自动化测试 12.1 NOTSPIKEFILE和SPIKEFILE 12.2 开发方法 12.2.1 异常检测引擎 12.2.2 异常报告(异常检测) 12.2.3 核心模糊测试引擎 12.3 有意义的代码片段 12.3.1 通常感兴趣的UNIX信号 12.3.2 不太感兴趣的UNIX信号 12.4 僵死进程 12.5 使用的注意事项 12.5.1 ADOBE ACROBAT 12.5.2 REALNETWORKS REALPLAYRE 12.6 实例研究:REALPLAYER REALPIX格式化字符串漏洞 12.7 语言 12.8 小结 第13章 文件格式模糊测试:Windows平台上的自动化测试 13.1 Windows文件格式漏洞 13.2 FileFuzz的特性 13.2.1 创建文件 13.2.2 应用程序执行 13.2.3 异常检测 13.2.4 保存的审核 13.3 必要的背景知识 13.4 FileFuzz的开发 13.4.1 开发方法 13.4.2 开发语言的选择 13.4.3 设计 13.5 实例研究 13.6益处和改进的余地 13.7 小结 第14章 网络协议模糊测试 14.1 什么是网络协议模糊测试 14.2 目标应用 14.2.1APPLEGATE 14.2.2 网络层 14.2.3 传输层 14.2.4 会话层 14.2.5 表示层 14.2.6 应用层 14.3 测试方法 14.3.1强制性或基于变异的模糊测试 14.3.2 智能强制性模糊测试和基于生成的模糊测试 14.3.3 修改的客户端变异模糊测试 14.4 错误检测 14.4.1 人工方法(基于调试器) 14.4.2 自动化方法(基于代理) 14.4.3 其它方法 14.5 小结 第15章 网络协议模糊测试:UNIX平台上的自动化测试 15.1 使用SPIKE进行模糊测试 15.1.1 选择测试目标 15.1.2 协议逆向工程 15.2 SPIKE 101 15.2.1 模糊测试引擎 15.2.2 通用的基于行的TCP模糊器 15.3 基于块的协议建模 15.4 SPIKE的额外特性 15.4.1 特定于协议的模糊器 15.4.2 特定于协议的模糊测试脚本 15.4.3 通用的基于脚本的模糊器 15.5 编写SPIKE NMAP模糊器脚本 15.6 小结 第16章 网络协议模糊测试:Windows平台上的自动化测试 16.1 ProtoFuzz的特性 16.1.1 包结构 16.1.2 捕获数据 16.1.3 解析数据 16.1.4 模糊变量 16.1.5 发送数据 16.2 必要的背景知识 16.2.1 错误检测 16.2.2 协议驱动程序 16.3 ProtoFuzz的开发 16.3.1 开发语言的选择 16.3.2 包捕获库 16.3.3 设计 16.4 实例研究 16.5 益处和改进的余地 16.6 小结 第17章 Web浏览器模糊测试 17.1 什么是Web浏览器模糊测试 17.2 目标 17.3 方法 17.3.1 测试方法 17.3.2 输入 17.4 漏洞 17.5 错误检测 17.6 小结 第18章 Web浏览器的模糊测试:自动化 18.1 组件对象模型的背景知识 18.1.1 在Nutshell中的发展历史 18.1.2 对象和接口 18.1.3 ActiveX 18.2 模糊器的开发 18.2.1 枚举可加载的ActiveX控件 18.2.2 属性,方法,参数和类型 18.2.3 模糊测试和监视 18.3 小结 第19章 内存数据的模糊测试 19.1 内存数据模糊测试的概念及实施该测试的原因 19.2 必需的背景知识 19.3 究竟什么是内存数据模糊测试 19.4 目标 19.5 方法:变异循环插入 19.6 方法:快照恢复变异 19.7 测试速度和处理深度 19.8 错误检测 19.9 小结 第20章 内存数据的模糊测试:自动化 20.1 所需要的特性集 20.2 开发语言的选择 20.3 Windows调试API 20.4 将其整合在一起 20.4.1如何实现在特定点将"钩子"植入目标进程的需求 20.4.2如何来处理进程快照和恢复 20.4.3如何来选择植入钩子的点 20.4.4如何对目标内存空间进行定位和变异 20.5你的新的最好的朋友PYDBG 20.6 一个构想的示例 20.7 小结 第三部分 第21章 模糊测试框架 21.1 模糊测试框架的概念 21.2 现有框架 21.2.1 ANTIPARSER 21.2.2 DFUZ 21.2.3 SPIKE 21.2.4 PEACH 21.2.5 通用模糊器(General Purpose Fuzzer) 21.2.6 AUTODAF? 21.3 定制模糊器的实例研究:SHOCKWAVE FLASH 21.3.1 SWF文件的建模 21.3.2 生成有效的数据 21.3.3 对环境进行模糊测试 21.3.4 测试方法 21.4模糊测试框架SULLEY 21.4.1 SULLEY目录结构 21.4.2 数据表示 21.4.3 会话 21.4.4 21.4.5 一个完整的实例分析 21.5 小结 第22章 自动化协议解析 22.1 模糊测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2.2 启发式技术 22.2.1 代理模糊测试 22.2.2 改进的代理模糊测试 22.2.3 反汇编启发式规则 22.3 生物信息学 22.4 遗传算法 22.5 小结 第23章 模糊器跟踪 23.1 我们究竟想要跟踪什么 23.2 二进制代码可视化和基本块 23.2.1 CFG 23.2.2 CFG示例 23.3 构造一个模糊器跟踪器 23.3.1 刻画目标特征 23.3.2 跟踪 23.3.3 交叉引用 23.4 对一个代码覆盖工具的分析 23.4.1 PSTALKER设计概览 23.4.2 数据源 23.4.3 数据探查 23.4.4 数据捕获 23.4.5局限性 23.4.6 数据存储 23.5 实例研究 23.5.1 测试策略 23.5.2 测试方法 23.6 益处和改进的余地 23.7 小结 第24章 智能故障检测 24.1 基本的错误检测方法 24.2 我们所要搜索的内容 24.3 选择模糊值时的注意事项 24.4 自动化的调试器监视 24.4.1 一个基本的调试器监视器 24.4.2 一个更加高级的调试器监视器 24.5 24.6 动态二进制插装 24.7 小结 第四部分 第25章 汲取的教训 25.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25.1.1 分析 25.1.2 设计 25.1.3 编码 25.1.4 测试 25.1.5 维护 25.1.6 在SDLC中实现模糊测试 25.2 开发者 25.3 QA研究者 25.4 安全问题研究者 25.5 小结 第26章 展望 26.1 商业工具 26.1.1 安全性测试工具beSTORM 26.1.2 BREAKINGPOINT系统BPS-1000 26.1.3 CODENOMICON 26.1.4 GLEG PROTOVER PROFESSIONAL 26.1.5 安全性测试工具MU-4000 26.1.6 SECURITY INNOVATION HOLODECK 26.2 发现漏洞的混合方法 26.3 集成的测试平台 26.4 小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uteXiaoK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