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总结——类与对象

基本数据类型与对象

        Java是面向对象的语言,所以光有基本数据类型是不够的,对象才是主角。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在,一方面是向计算机本身物理结构的妥协,另一方面是为了构造对象。

        编程语言所面对的问题和事物是复杂的,多维度的,需要用一个组合体来囊括方方面面,各个角度。比如描述一个人,他有姓名,年龄,性别,住址,身高,体重等等,这么多信息,不是哪个基本数据类型可以表示的。可以理解为,每个基本数据类型都是一维的,只有把他们组合起来,才能表示多维的事物。

        基本数据类型,说穿了其实就两类:数字和文字。除了char类型表示文字,其他的类型可以视为数字。在人类的自然语言中,其实描述事物不外乎也就两个手段:文字和数字——文字描述“质”,数字描述“量”。

        对象则可以包含二者,它是现实中的事物在计算机中的映射。但是对象可以映射的不仅仅是具体事物,还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一个查询。只要这个事物可以被描述,或者可度量。对象在计算机中代表了世界的一切,当编程语言可以在计算机中描述一切时,就可以模拟它们的运行。

类与对象

        类与对象的关系,就是基本数据类型与其值之间的关系,比如


int a = 5;

        变量a的类型是int,值是5。类型代表一类事物,int代表着整数,5只是整数中的一个而已,还有很多其他的整数值。类,是新创造出来的类型,也代表一类事物。一个该类型的对象,也只是类型中所有值中的一个而已。同一类型的对象之间,他们的属性个数和名称必然一样,但是每个属性的值可能不一样。属性的个数及名称决定了“质”,而属性的具体值决定了“量”,也可以称为状态。

        从衍生的角度看,创建了类,然后由这个模板批量制造对象;从归纳的角度,存在一批相似的对象,然后将其抽象成了类,代表这批对象公共的、共同的特征。

语法

        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属性和方法。属性代表着状态,即这个类是什么;而方法代表行为,即这个类能做什么。还是先举例:


class Apple {

    float weight;

    void grow() {

        weight += 1.0;

    }

}

        Apple类只有一个属性weight,表示重量;只有一个方法grow,表示生长。创建Apple的对象后,可以通过点号运算符访问属性和方法:访问属性可以获取该属性的值;访问方法可以改变或者获取相应的属性值——大部分方法都是在操纵某些属性,当然也不全是。

构造方法与创建对象

        有了类之后要如何创建对象呢?对于基本类型可以这样:


int a = 4;

        但是对于复合类型,并没有像4这样的字面值可供使用,于是Java提供了new + 构造方法的方式来创建对象,如下:


Apple a = new Apple();

        很像对普通方法的调用,除了必须用new关键字来配合。那么构造方法哪儿来的呢?类中定义的:


class Apple {

    int weight;

    Apple() {

        weight = 10;

        System.out.println(“weight:” + weight);

    }

}

        除了不能有返回值以外,其他地方似乎没有区别,不过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和类名保持一致。构造方法主要是用来初始化属性值的,这样可以让对象在创建时就拥有指定的状态,当然也可以在其中做一些其他的工作,跟普通方法一样。有了构造方法之后,创建对象时,必须按照构造方法指定的方式来创建对象。上面的构造方法没带参数,所以给weight属性赋了一个固定值;但实际上构造方法可以带参数,用调用构造方法时传入的值来初始化各个属性,这样在创建对象时就可以指定任意的状态。


class Apple {

    int weight;

    Apple(int w) {

        weight = w;

    }

}



Apple a = new Apple(2);

        那么如果不在类中定义构造方法,是不是就无法创建对象了呢?理论上是这样的,如果最后编译成的类class文件中不含有构造方法,那么这个类就无法创建对象了。但是,从源代码到class文件有个编译的过程,所以编译器是可以在其中做一些手脚,比如检查是否存在构造方法,没有的话就自动帮你写一个默认的构造方法。所谓默认的构造方法,其实是就是空参且没有方法体的构造方法。但是如果存在构造方法,就不管了。比如上例,类中有且只有一个Apple(int w)方法,那么下面的代码将会报错:


Apple a = new Apple();

        因为此时的class文件中没有了空参的构造方法。所以,如果要使用空参的构造方法来创建对象,要么不在类中写任何构造方法,让编译器替你做;要么手写一个空参的构造方法——无论类中有没有其他重载的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方法重载

        Java提供了方法重载机制,即:一个类中可以存在同名的方法,只要它们的方法签名不同。所谓方法签名包括了方法名称和方法参数列表,不包含返回值;参数列表包括参数的个数、类型和排序,不包含参数名称。如下:


void grow(int,float,int);

int grow(float, int, int);

float grow(int,float);

void grow(int, long);

        以上四个方法是可以共存于一个类中的,它们仅仅是名字一样。当然第二种重载的方式是不推荐的,它们仅仅是参数排序不同,个数和类型都是一样的,这样及其容易引起混淆。所以,重载中的“重”,仅仅指的是名字。老实说,不太理解为啥要搞这么个重载机制,多个方法共用一个名字能带来什么好处?我绞尽脑汁想到了两个理由:

  1. 起名字确实是个费力的活儿,如果经常玩游戏或者生孩子你会懂的。。。。

  2. 如果需要重载的方法是构造方法。

        单说第二条,为什么需要多个不同的构造方法?理想状态下,只需要一个全参数的构造方法即可,足够初始化类的所有属性。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想忽略其中的一些属性,即只传部分参数,其他的保持默认值即可。这样以来,每次调用全参数的构造方法就会麻烦又啰嗦。由于创建对象时只能按照构造方法规定的方式来,所以我们需要另外一个构造方法;而构造方法又必须和类名保持一致,于是我们需要多个同名且参数列表不同构造方法。这时只能引入重载机制,将方法签名(方法名加上参数列表)作为每个方法的唯一标识(被jvm识别),也就是方法可以重名了,重名的方法不会引起混淆,如下:


class Apple {

int weight;

Apple(int w) {

    weight = w;

}



Apple() { }

}

        看起来,重载机制是为了使多个构造方法并存而发明的。虽然对普通方法也是有效,但更像是无心插柳。

this关键字

        我将this理解为一个占位符,代表将来的、尚未创建出来的对象本身。因为在写代码时,写的是类本身,是个模版,而非具体的对象。在创建对象时,操作系统会为每个对象开辟存储空间,但仅仅是用来存放具体的属性值,存储空间的大小按照类中定义的属性分配,空间不能共享,因为每个对象的状态不同;但是方法却可以共享,因为方法的逻辑是通用的,没必要为每个对象单独存储一份方法代码,于是方法的代码存储在公共的空间中——也就是类本身的空间。于是,对象需要存储空间,也需要存储空间,但它们存储的内容不一样:类的空间主要存储方法,而对象的空间主要存储属性。

以grow方法为例:


void grow() {

    weight += 1.0;

}

        grow方法要对weight属性操作,注意这是类中的代码,是公共的,不是某个对象特有的。那么如何保证赋值给了正确的对象?毕竟Apple类会有很多个对象。所以就需要一个对象的指针,来保证方法是对正确的对象操作的,这个指针,就是this。上面提到方法是通过对象来调用的:


apple.grow();

        这看起来像是apple对象单独存储了一份grow方法的代码,grow方法属于这个对象。但其实方法是公共的,对象的存储空间中并没有方法代码,通过对象来调用方法似乎有点说不通。实际上,这只是为了向grow方法传递apple对象的地址(或者叫指针)而已,编译器会将这行代码编译成类似下面的代码(注意这里只是为了理解本质,编译器可能不是这么做的,但道理相通):


grow(apple);

        等等,类中的grow方法是空参的,这里强行插入一个Apple类型的参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但是grow方法只是表面上空参,实际上它长这样:


void grow(Apple this);

        这样就说得通了。类中的所有方法(构造方法应该不在此列)都有一个隐式的参数,而且排在第一位,就是this。它可能实现为一个普通的属性变量,类型就是当前类,创建对象时会自动将这个变量赋值为当前对象的地址。构造方法应该是没有这个隐式参数的,毕竟调用构造方法时对象还不没创建出来,没办法给构造方法传参——语法上构造方法也不能在对象上调用。this指针是隐式的,编译器和jvm会自动处理,我们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在类中声明方法时也没有必要把它显式写进参数列表(不合法);在方法中调用另一个方法时,也没有必要在被调用方法名前面加上”this.”(虽然合法),只是知道调用方法时有这么个机制就行。说完隐式,那么显式的this怎么用?用来干嘛?

  1. 类中引用属性,防止重名

class Apple {

int weight;

Apple (int weight) {

        this.weight = weight;

}

}

        当方法尤其是构造方法的参数中有与属性同名的参数,且在方法体中操作了同名的属性(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则需要在属性前面饮用this关键字,防止混淆。虽然写代码时对象还没创建出来,但是当jvm执行到这段代码时,this已经被赋值——相当与提前占位了。this在构造方法中使用也是合法的,这意味着执行构造方法的方法体时,对象已经创建出来了,构造方法的方法体只是在初始化对象的属性。

  1. 构造方法之间相互调用

class Apple {

int weight;

Apple(int weight) {

        this.weight = weight;

}



Apple() {

        this(4.5);

}

}

        普通的重载方法之间可以直接调用,但是构造方法却不可以,像这样是会报错的:


Apple() {

    Apple(4.5);

}

        这时只能用this( )来代替对构造方法的调用。还需要注意的是,this()的调用只能发生在构造方法内,普通方法内部不能调用;而且必须是方法体的第一条语句。如下的语句会报错:


Apple() {

    int a = 9;

    this(4.5);

}

        上面三个规则是为什么呢?

初始化

        对象的初始化指的是其属性被赋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节点:第一个是对象刚被分配空间时,这个节点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清零”,即将这块内存区域以前使用的痕迹抹去,换成属性对应类型的默认值,比如int类型赋值0,引用类型赋值null。这个赋值过程是jvm自动执行的,无需人工干预。这个特点是Java语言的一大卖点,C++就不会做这种“多余”的动作。这么做的好处是更安全,对象的初始化状态不是一堆乱起八糟的“前任”值,而是经过清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清理动作只发生在对象创建的时刻,或者说只对属性变量有效;对于局部变量,也就是方法体内临时定义的变量,jvm不会有这个动作,所以必须手动初始化——给变量赋值,否则无法通过编译。(这又是为啥呢?一个猜测是对象的初始化发生在堆上,jvm可以干预属性变量的赋值;而局部变量在栈上,jvm干预不了)

第二个节点就是在声明变量的同时赋值,如下:


class Apple {

    int weight = 3;

}

        这样的属性值是写死的,或者说硬编码的,缺乏灵活性:每个new出来的对象,其weight属性都是3。当然某些情况下需要这样做。

        第三个节点就是构造方法了,在构造方法内给属性赋值,可以是固定值,类似于第二个节点;也可以是参数值,更灵活。

        至此,初始化过程就结束了,构造方法是最后的机会。再往后对属性值的改变就不属于初始化了,比如各种setter方法。有啥子区别吗?我反正没看出来。Spring给对象的属性赋值时,基本靠的是setter方法,当然构造方法也是可以的。

static关键字

        上面提到类的存储空间中主要保存了方法代码,而属性保存在对象的存储空间中,这两个存储空间是分开的。而实际上类的存储空间中也可以保存属性值,只要将属性用static关键字修饰。

        static代表静态的,Java引入这个机制是为向所谓的“全局变量”妥协。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可以被每个该类的对象访问,可以看成是共享的;由于存储在类空间,所以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访问,如下:


class Apple {

    static String name = “apple”;

}

        然后就可以这样访问了:


Apple.name;

        从实现的角度,static变量跟对象无关,它存放在类空间;但是从语义的角度,static变量用来表达所有对象都共有的属性,比如上例中的name属性,每个Apple对象或许weight属性不同,但是name都是一致的。一旦name发生了变化,所有对象的这个属性也会跟着变化;从这个角度理解,static变量的确是全局的。

        static还可以用来修饰方法,表示这个方法跟具体对象无关,不必再通过对象名来访问了(当然,static方法不会有隐式的this指针)。static方法表示那些可以直接可以直接以类名来访问的方法,毕竟创建对象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空间的。static方法当然也可以通过对象来访问,只是需要先创建一个对象,不如直接使用类名省事。

        static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是static块,当然它还是跟对象无关(static跟对象绝缘),而是表示在加载类的时候需要做的事,如下:


class Apple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init”);

    }

}

        类加载是发生在创建对象之前的。与此对应,也可以创建没有static修饰的块,表示在创建对象时要做的事,如下:


class Apple {

    {

        System.out.println(“init”);

    }

}

        可以手动验证下是否在构造方法执行之前。

main方法

        先思考一个问题:java的代码是如何运转起来的?类中的确定义了很多变量和方法,问题是谁来调用它们呢?总不会自动执行吧?你会说是在另一个类中被调用的,可另一个类又是被谁调用的?这样调用来调用去,最终的调用者是谁?是某个固定的类吗?这些问题的其实可以归结为:java程序执行的起点在哪儿?

        在C或着C++中,都会有一个main函数,操作系统以这个函数为入口,顺序执行其中的代码。Java也提供了这样的机制——main方法,举个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e apple = new Apple(4);

    apple.grow(4);

    System.out.println(apple.weight);

}

        Java程序都是从这里启动并执行的。与C/C++不同的是,Java程序是由jvm来执行的,而不是直接由操作系统来执行。说到底,Java是解释型的语言,由jvm一行行解释执行java编译后的字节码;C/C++则直接编译成了二进制的系统指令,操作系统可以直接拿来执行。Java语言不是自举的,它无法自己执行自己,需要依赖外部力量——jvm一般是由C++编写实现的。jvm本身也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中的程序,main方法是jvm程序与java程序之间的接口,像是约定好的暗号,在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


java Apple

        jvm启动,寻找并加载Apple类,检查类中是否有入口——main方法,而不是别的其他方法,然后开始执行其中的代码。

        所以,java程序的启动工作都放在这个方法里面,比如创建一个对象并执行其中某个方法。main方法与其他普通方法的唯一区别在于:它是唯一可以被jvm识别的方法。当然,main方法也可以被其他类调用,此时它就是个普通静态方法。

        main方法可以出现在任何类中,只要你想将它作为程序的起点和入口;但每个jvm进程每次只能启动一个入口,如果项目中还有其他的类也有main方法,那么需要再启动一个jvm进程来执行它——两个进程之间是互不干扰的。


已开通个人博客,欢迎访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