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弗洛伊德(Floyd)算法的个人理解

Floyd算法是一种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虽然时间复杂度为O(n^3),但能一次性求得所有节点对的最短路径。与Dijkstra算法相比,Floyd在效率上稍逊,但它可以找到所有路径,而Dijkstra仅针对起点的最短路径。本文通过代码解析和实例说明,详细阐述了Floyd算法的更新过程和路径查找方法。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Floyd算法也是著名的最短路径求解算法,其过程非常简洁优雅,基本原理和Dijkstra算法相似。如果比较两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那么Dijkstra算法的效率要更高,因为Floy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3),而Dijkstra算法只需要O(n^2)的时间复杂度。但是Floyd算法的优势在于,它能一次求得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而Dijkstra算法只能求得以特定节点开始的最短路径。

下面直接给出Floyd的算法的实现代码,理一理该算法的具体步骤,谈谈我自己的理解:

#define MAXVEX 15
#define INFINITY 65535

typedef int Pathmatrix[MAXVEX][MAXVEX];  //用于保存两节点间最短路径中某个节点的下标
typedef int ShortPathTable[MAXVEX][MAXVEX];  //用于保存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void ShortestPath_Floyd(MGraph G, Pathmatrix *P, ShortPathTable *D)
{
	int v, w, k;

	//初始化
	for(v = 0; v < G.numVertexes; v++)
	{
		for(w=0; w < G.numVertexes; w++)
		{
			(*D)[v][w] = G.matrix[v][w];
			(*P)[v][w] = w;
		}
	}

	//Floyd算法实现
	for(k = 0; k < G.numVertexes; k++)
	{
		for(v = 0; v < G.numVertexes; v++)
		{
			for(w = 0; w < G.numVertexes; w++)
			{
				if((*D)[v][w] > (*D)[v][k] + (*D)[k][w])
				{
					(*D)[v][w] = (*D)[v][k] + (*D)[k][w];
					(*P)[v][w] = k;
				}
			}
		}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