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先对Android手机的硬件架构做一定的了解,设计出的应用程序通常不会成为待机电池杀手,而要设计出正确的通信机制与通信协议也并不困难。但如果不去了解而盲目设计,可就没准了。
首先Android手机有两个处理器,
ApplicationProcessor(AP):AP是ARM架构的处理器,用于运行Linux+Android系统;
一个叫Baseband Processor(BP):BP用于运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通讯协议栈运行于BP的RTOS之上。
区别:非通话时间,BP的能耗基本上在5mA左右,而AP只要处于非休眠状态,能耗至少在50mA以上,执行图形运算时会更高。另外LCD工作时功耗在100mA左右,WIFI也在100mA左右。一般手机待机时,AP、LCD、WIFI均进入休眠状态,这时Android中应用程序的代码也会停止执行。
Android为了确保应用程序中关键代码的正确执行,提供了Wake Lock的API,使得应用程序有权限通过代码阻止AP进入休眠状态。但如果不领会Android设计者的意图而滥用Wake Lock API,为了自身程序在后台的正常工作而长时间阻止AP进入休眠状态,就会成为待机电池杀手。比如前段时间的某应用,比如现在仍然干着这事的某应用。
首先,完全没必要担心AP休眠会导致收不到消息推送。通讯协议栈运行于BP,一旦收到数据包,BP会将AP唤醒,唤醒的时间足够AP执行代码完成对收到的数据包的处理过程。其它的如Connectivity事件触发时AP同样会被唤醒。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程序如何执行向服务器发送心跳包的逻辑。你显然不能靠AP来做心跳计时。Android提供的Alarm Manager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Alarm应该是BP计时(或其它某个带石英钟的芯片,不太确定,但绝对不是AP),触发时唤醒AP执行程序代码。那么Wake Lock API有啥用呢?比如心跳包从请求到应答,比如断线重连重新登陆这些关键逻辑的执行过程,就需要Wake Lock来保护。而一旦一个关键逻辑执行成功,就应该立即释放掉Wake Lock了。两次心跳请求间隔5到10分钟,基本不会怎么耗电。除非网络不稳定,频繁断线重连,那种情况办法不多。
理论知识科普到这里,看看源码:
Alarm manager主要管理硬件时钟。
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应用,如日历,闹钟等需要使用Alarm Manager的服务。Alarm manager功能相对比较简单,相关代码位于
frameworks/base/core/jni/server/com_android_server_AlarmManagerService.cpp
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AlarmManagerService.java
一.frameworks/base/core/jni/server/com_android_server_AlarmManagerService.cpp
这部分代码直接管理硬件时钟,设备名为/dev/alarm。包括打开设备,关闭设备,设置时区,设置触发时间(timeout),以及等待时钟触发。
二. 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AlarmManagerService.java
这部分封装目录一中的代码,向上提供java接口,同时与客户端(如calendar)交互,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时钟设置请求,并在时钟触发时通知客户端。
Alarm是在预定的时间上触发Intent的一种独立的方法。
Alarm超出了应用程序的作用域,所以它们可以用于触发应用程序事件或动作,甚至在应用程序关闭之后。与Broadcast Receiver结合,它们可以变得尤其的强大,可以通过设置Alarm来启动应用程序或者执行动作,而应用程序不需要打开或者处于活跃状态。
举个例子,你可以使用Alarm来实现一个闹钟程序,执行正常的网络查询,或者在“非高峰”时间安排耗时或有代价的操作。
对于仅在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内发生的定时操作,Handler类与Timer和Thread类的结合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它允许Android更好地控制系统资源。
Android中的Alarm在设备处于睡眠模式时仍保持活跃,它可以设置来唤醒设备;然而,所有的Alarm在设备重启时都会被取消。
Alarm的操作通过AlarmManager来处理,通过getSystemService可以获得其系统服务,如下所示:
AlarmManager alarms =(AlarmManager)getSystemService(Context.ALARM_SERVICE);
为了创建一个新的Alarm,使用set方法并指定一个Alarm类型、触发时间和在Alarm触发时要调用的Intent。如果你设定的Alarm发生在过去,那么,它将立即触发。
这里有4种Alarm类型。你的选择将决定你在set方法中传递的时间值代表什么,是特定的时间或者是时间流逝:
❑RTC_WAKEUP
在指定的时刻(设置Alarm的时候),唤醒设备来触发Intent。
❑RTC
在一个显式的时间触发Intent,但不唤醒设备。
❑ELAPSED_REALTIME
从设备启动后,如果流逝的时间达到总时间,那么触发Intent,但不唤醒设备。流逝的时间包括设备睡眠的任何时间。注意一点的是,时间流逝的计算点是自从它最后一次启动算起。
❑ELAPSED_REALTIME_WAKEUP
从设备启动后,达到流逝的总时间后,如果需要将唤醒设备并触发Intent。
Alarm的创建过程演示如下片段所示:
int alarmType = 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_WAKEUP;
long timeOrLengthofWait = 10000;
String ALARM_ACTION =“ALARM_ACTION”;
Intent intentToFire = new Intent(ALARM_ACTION);
PendingIntent pendingIntent = PendingIntent.getBroadcast(this, 0,intentToFire, 0);
alarms.set(alarmType, timeOrLengthofWait, pendingIntent);
当Alarm到达时,你指定的PendingIntent将被触发。设置另外一个Alarm并使用相同的PendingIntent来替代之前存在的Alarm。
取消一个Alarm,调用AlarmManager的cancel方法,传入你不再希望被触发的PendingIntent,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alarms.cancel(pendingIntent);
接下来的代码片段中,设置了两个Alarm,随后马上取消了第一个Alarm。第一个Alarm显式地设置了在特定的时间唤醒设备并发送Intent。第二个设置为从设备启动后,流逝时间为30分钟,到达时间后如果设备在睡眠状态也不会唤醒它。
AlarmManager alarms =(AlarmManager)getSystemService(Context.ALARM_SERVICE);
String MY_RTC_ALARM =“MY_RTC_ALARM”;
String ALARM_ACTION =“MY_ELAPSED_ALARM”;
PendingIntent rtcIntent = PendingIntent.getBroadcast(this, 0, newIntent(MY_RTC_ALARM), 1);
PendingIntent elapsedIntent = PendingIntent.getBroadcast(this, 0, newIntent(ALARM_ACTION), 1);
// Wakeup and fire intent in 5 hours.(注释可能有错)
Date t = new Date();
t.setTime(java.lang.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6010005);
alarms.set(AlarmManager.RTC_WAKEUP, t.getTime(), rtcIntent);
// Fire intent in 30 mins if already awake.
alarms.set(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 30601000, elapsedIntent);
// Cancel the first alarm.
alarms.cancel(rtcI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