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总结

文章来自https://github.com/NieJianJian/AndroidNotes,内容将持续更新,欢迎star。

目录




一. 线程基础

1. 进程与线程
  • 进程

    进程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可以被看作程序的实体,它也是线程的容器。

  • 线程

    线程是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也叫做轻量级进程。每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计数器、堆栈和局部变量等属性,并且能够访问共享的内存变量。

  • 为何使用多线程

    • 使用多线程可以减少程序的响应时间。如果某个操作很耗时,或者陷入长时间的等待,此时程序将不会响应鼠标和键盘等的操作,使用多线程后可以把这个耗时操作分配到一个单独的线程中去执行,从而使程序具备了更好的交互性。
    • 与进程相比,线程创建和切换开销更小,同时多线程在数据共享方面效率非常高。
    • 多CPU或者多核计算机就具备执行多线程的能力。使用多线程可以提高CPU利用率。
    • 使用多线程能简化程序的机构,使程序便于理解和维护。

2. 线程的状态
  • New:新创建状态。线程被创建,还没有调用start方法,在线程运行之前还有一些基础工作要做。
  • Runnable:可运行状态。一旦调用start方法,线程就处于Runnable状态。一个可运行的线程可能正在运行也可能没有运行,这取决于操作系统给线程提供运行的时间。
  • Blocked:阻塞状态。表示线程被锁阻塞,它暂时不活动。
  • Waiting:等待状态。线程暂时不活动,并且不运行任何代码,这消耗最少的资源,直到线程调度器再次激活它。
  • Timed waiting:超时等待状态。和等待状态不同,它是可以在指定的时间自行返回的。
  • Terminated:终止状态。表示当前线程已经执行完毕。导致线程终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使run方法执行完毕正常退出;第二种是因为一个没有捕获的异常而终止了run方法,导致线程终止。
图:线程状态切换
3. 线程的创建
  • 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

    Thread本质是实现了Runnbale接口的一个实例。

    注意:调用start()方法后并不是立即执行多线程的代码,而是使该线程变为可运行状态,什么时候运行由操作系统决定。

    (1) 定义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run()方法。

    (2) 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即创建线程对象。

    (3) 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public class Test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TestThread();
            thread.start();
        }
    }
    
  • 实现Runnable接口,并实现该接口的run()方法

    (1) 自定义病史先Runnable接口,实现run()方法。

    (2) 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对象作为参数实例化该Thread对象。

    (3) 调用Thead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class Test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public class TestRunnba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Runnable runnable = new TestRunnable();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runnable);
            thread1.start();
        }
    }
    
  • 实现Callable接口,重写call()方法

    Callable接口属于Executor框架的功能类,比Runnable功能更强大,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 Callable可以在任务接受后提供一个返回值,Runnable不可以。

    (2) Callable中的call()方法可以抛出异常,而Runnable的run()方法不能抛出异常

    (3) 运行Callable可以拿到一个Feture对象,Feture对象表示异步计算的结果,它提供了检查计算是否完成的方法。由于线程属于异步计算模型,因此无法从别的线程中得到函数的返回值,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Feture来监视目标线程调用call()方法的情况。但调用Future的get()方法以获取结果时,当前线程就会阻塞,直到call()方法返回结果。

    public class TestCallable {
        public static class MyTest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 {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return "Hello World";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estCallable myTestCallable = new MyTestCallabl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submit方法启动该线程
            Future future = executorService.submit(myTestCallable);
            try {
                // 获取请求结果
                System.out.println(future.ge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4. 线程的终止
  • 中断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将线程的中断标识位置为true。线程会时不时的检查中断标识位。

    •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查看是否被置位。

    • Thread.interrupted()对中断标识位进行复位。

    • 如果一个线程被阻塞,就无法检测中断状态。

    • 如果一个线程处于阻塞状态,线程在检查中断标识位时如果发现中断标识位为true,则会在阻塞方法出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并且抛出异常前将中断标识位复位,设置为false。被中断的现成不一定会终止,中断是为了引起线程的注意,可以捕获异常进行处理。

      public class TestCallable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uper.run();
              try {
                  sleep(2000); // 外部设置了中断标识位,这里会抛出异常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hread1 = new TestCallable();
              thread1.start();
              Thread.sleep(1000);
              thread1.interrupt();
          }
      }
      

      :中断可以用来解决"线程由于阻塞或者长时间执行不能结束"的问题。

  • 安全的终止线程

    • 采用boolean变量来控制是否需要停止线程

      public class StopTh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MoonRunnable runnable = new Moon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unnable, "MoonThread");
              thread.start();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10);
              runnable.cancel();
          }
          public static class Moon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long i;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on = tru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on) {
                      i++;
                  }
              }
              public void cancel() {
                  on = false;
              }
          }
      }
      
      
    • 采用检查中断来终止线程

      public class StopTh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MoonRunnable runnable = new Moon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unnable, "MoonThread");
              thread.start();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10);
              thread.interrupt();
          }
          public static class Moon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long i;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
                      i++;
                  }
              }
          }
      }
      



二. 多线程

1. 线程间的协作
函数作用
wait当一个线程执行到wait方法时,它就进入到一个和该对象相关的等待池中,同时失去(释放)了对象的机锁(线程没有锁,对象才有锁),使得其他线程可以访问。用户可以使用notify、notifyAll或者指定睡眠时间来唤醒当前等待池中的线程。
注意:wait、notify、notifyAll必须放在synchronized block中,否则会抛出异常。
sleep该函数是Thread的静态函数,作用是使调用线程进入睡眠状态。因为sleep是Thread类的static方法,因此他不能改变对象的机锁。所以,当在一个synchronized块中调用sleep方法时,线程虽然休眠了,但是对象的机锁并没被释放,其他线程无法访问这个对象。
join等待目标线程执行完成之后再继续执行
yield线程礼让。目标线程由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也就是让出执行权限,让其他线程得以优先执行,但其他线程能否优先执行是未知的。
  • wait和notify、notifyAll的运用

    先说两个概念,Java中每个对象都有两个池,锁池等待池

    • 锁池:假设线程A已经拥有了某个对象(注意:不是类)的锁,而其它的线程想要调用这个对象的某个synchronized方法(或者synchronized块),由于这些线程在进入对象的synchronized方法之前必须先获得该对象的锁的拥有权,但是该对象的锁目前正被线程A拥有,所以这些线程就进入了该对象的锁池中。
      • 锁池中的对象相互竞争,优先级高的得到锁的概率高。
    • 等待池:假设一个线程A调用了某个对象的wait()方法,线程A就会释放该对象的锁后(wait()必须在同步块中,所以调用前就已经拥有了该对象的锁),进入到了该对象的等待池中。
      • 其他线程调用了相同对象的notifyAll(),处于等待池的线程都会进入到锁池中去争夺锁。如果调用notify(),那仅会有一个线程(随机)进入到锁池。
    • 参考连接
    private static Object sLock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运行");
        Thread thread = new WaitThread();
        thread.start();
        long 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ry {
            synchronized (sLockObject)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等待");
                sLockObject.wait();
            }
        } catch (Exception e) {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继续,等待耗时 :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ime));
    }
    static class Wait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nchronized (sLockObject) {
                    Thread.sleep(3000);
                    sLockObject.notifyAll();
                }
            } catch (Exception e) {
            }
        }
    }
    
    主线程运行
    主线程等待
    主线程继续,等待耗时 : 3003
    
  • join

    官方解释:阻塞当前调用join函数时所在的线程,直到接收线程执行完毕之后再继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Worker worker=new Worker();
        worker.start();
        try{
            // 主线程会阻塞,直到worker执行完成
            worker.join();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static class Worker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yield

    官方解释:使调用该函数的线程主动让出执行时间给其他已就绪状态的线程。

    public class TestJo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
            YieldThread thread1 = new YieldThread("thread-1");
            YieldThread thread2 = new YieldThread("thread-2");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static class Yield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YieldThread(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 -> " + i);
                    if (i == 2) {
                        Thread.yield();
                    }
                }
            }
        }
    }
    

    理论上的输出结果是:

    thread-1 -> 0
    thread-1 -> 1
    thread-1 -> 2
    thread-2 -> 0
    thread-2 -> 1
    thread-2 -> 2
    thread-1 -> 3
    thread-1 -> 4
    thread-2 -> 3
    thread-2 -> 4
    

    但实际并不是上面的结果,结果也是很多种可能性。因为thread-1线程调用yield让出cpu之后,进入了runnable状态,也就是说该线程和其他线程一起竞争cpu,所以,cpu很有可能再次把时间片分配给thread-1线程。而且每次时间片的分配时间也和分配对象都不固定。(多核的处理器,只创建两个线程,是看不出效果的,可以尽量多的创建线程,就可以看出大概的分配趋势)


2. 线程间的调度

线程调度是指系统为线程分配处理器使用权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 协同式线程调度

    线程的执行时间由线程本身来控制,线程把自己的工作执行完了,主动通知系统切换到另一个线程上。

    • 好处是实现简单,由于线程把自己的事情做完才会进行线程切换,切换线程对线程自己是可知的,所以没有线程的同步问题。Lua语言的"协同例程"就是这类实现。
    • 坏处是线程执行时间不可控,可能会导致阻塞。
  • 抢占式线程调度

    每个线程将由系统来分配执行时间片。

    • 好处是线程的执行时间是系统可控的,不会有一个线程导致整个进程阻塞的问题。Java使用的就是抢占式线程调度
    • 线程的优先级高的虽然容易被系统执行,但是优先级并不是很靠谱。因为Java的线程是通过映射到系统的原生线程上来实现的,所以线程调度最终还是取决于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提供的优先级和Java线程的优先级并不能一一对应。当Java线程的优先级比操作系统少时,可能两个不同的优先级在操作系统层面变得相同了。

3. 多线程相关方法——Callable、Future和FutureTask

Callable、Future、futureTask只能运用在线程池,而Runnable即能运用在Thread中,也能运用在线程池中。

  • Callable有返回值,Runnable没有返回值。

    public interface Callable<V> {
        V call() throws Exception;
    }
    
  • Future为线程池制定了一个可管理的任务标准。它提供了对Runnable或者Callable的管理操作。

    public interface Future<V> {
        // 取消任务
        boolean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 任务是否已经被取消
        boolean isCancelled();
        // 任务是否已经完成
        boolean isDone();
        // 获取结果,如果任务未完成,则等待,直到完成。该函数会阻塞
        V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获取结果,如果还未完成则等待,直到timeout或者返回结果。该函数会阻塞
        V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 FutureTask是Future的实现类

    public class FutureTask<V>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V> {
        public FutureTask(Callable<V> var1) {
            if (var1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else {
                this.callable = var1;
                this.state = 0;
            }
        }
        public FutureTask(Runnable var1, V var2) {
            this.callable = Executors.callable(var1, var2);
            this.state = 0;
        }  
    }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V> extends Runnable, Future<V> {
        void run();
    }
    

    上述代码可以看出,FurureTask同时具备了Runnable和Future两个接口的能力。FutureTask会像Thread包装Runnable那样对Runnable和Callable进行包装,由构造函数注入。

    上述代码可以看出,注入的Runnable会被转换为Callable,所以FutureTask最终执行的是Callable的任务。

    public static <T> Callable<T> callable(Runnable var0, T var1) {
        if (var0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return new Executors.RunnableAdapter(var0, var1);
    }
    // Runnable适配器,将Runnable转换为Callable
    static final class RunnableAdapter<T> implements Callable<T> {
        final Runnable task;
        final T result;
        RunnableAdapter(Runnable var1, T var2) {
            this.task = var1;
            this.result = var2;
        }
        public T call() {
            this.task.run();
            return this.result;
        }
    }
    
  • Runnable、Callable、FutureTask使用案例




三. 同步

1. 同步锁
  • synchronized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Method() { // 同步方法
        }
        public void syncThis() { // 同步块
            synchronized (this) { }
        }
        public void syncClassMethod() { // 同步class对象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Test.class) { }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syncStaticMethod() { // 同步静态方法
        }
    }
    

    syncMethodsyncThis锁的是对象,syncClassMethodsyncStiticMethod锁的是class对象。

    • 作用与引用对象,是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添加了synchronized锁的代码块。
    • 作用于class对象,是防止其他线程访问同一个对象中的synchronized代码块或者函数。

    Java中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内部锁,并且该锁有一个内部条件。由该锁来管理那些试图进入synchronized方法的线程,由该锁的条件来管理那些调用wait的线程。

  • ReentrantLock

    • 可重入锁,表示该锁支持一个线程对资源的重复加锁。ReentrantLock的基本操作表如下:

      函数作用
      lock()获取锁
      tryLock()尝试获取锁
      tryLock(long time,TimeUnit unit)尝试获取锁,如果指定时间还获取不到,那么超时
      unlock()释放锁
      newCondition()获取锁的Condition
    • ReentrantLock的常用形式如下:

      Lock mLock = new ReentrantLock();
      mLock.lock();
      try{
      ...
      }
      finally{
      mLock.unlock();
      }
      

      :把解锁的操作放在finally中,是保证临界区发生异常后,能够顺利的释放锁,避免阻塞,造成死锁。

    • Condition

      在ReentrantLock中有一个重要的函数newCondition(),用于获取一个条件对象。Condition用于实现线程间通信。Condition方法表如下:

      函数作用synchronized对应方法
      await()线程等待wait()
      await(int time,TimeUnit unit)线程等待特定时间,超过则为超时
      singnal()随机唤醒某个等待线程notify()
      singnalAll()唤醒所有等待中的线程notifyAll()
      public void transfer(int from, int to, double amoun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alipaylock.lock();
          try {
              while (accounts[from] < amount) {
                  // 阻塞当前线程,释放锁
                  condition.await();
              }
              // 转账操作
              accounts[from] = accounts[from] - amount;
              accounts[to] = accounts[to] + amount;
              condition.signalAll();
          }finally {
              alipaylock.unlock();
          }
      }
      

      上面是Condition的使用方法,相对来说synchronized关键字来编写代码,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给transfer方法加上synchronized关键字、condition.await()换成wait()、condition.signalAll()换成notifyAll()就可以了。

    • 案例:ReentrantLock和Condition实现简单阻塞队列MyArrayBlockingQueue

  •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的比较

    • synchronized和RenntrantLock都是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也叫做递归锁,指的是在同一线程内,外层函数获得锁之后,内层递归函数仍然可以获取到该锁。可重入锁可以防止在同一个线程中多次获取锁而导致死锁。

    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
    类型隐私锁显示锁
    实现系统自动释放必须手动释放锁,加锁和释放锁次数要一致
    灵活性锁的范围是整个方法或者代码块Lock是方法调用,可以跨方法,更灵活
    等待可中断等待的线程不可中断,除非完成或者抛出异常可以调用tryLock方法超时放弃等待
    是否公平锁非公平锁默认公平锁,构造器可传入boolean的只控制是否公平锁。
    适用情况资源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使用。因为编译程序会尽可能的进行优化,而且可读性好。ReentrantLock提供了多样化的同步,比如有时间限制的同步,可以被Interrupt的同步(synchronized的同步是不能Interrupt的)等。资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synchronized的性能一下子降低好几十倍,ReentrantLock还能保持常态。
    其他JVM在生成线程转储时能够包括锁定信息,这些对调试非常有用,因为它们能标识死锁或者其他异常行为的来源。JVM不知道具体哪个线程拥有Lock对象。
  • 信号量Semaphore

    Semaphore是一个计数信号量,它的本质是一个"共享锁"。信号量维护一个信号量许可集,调用acquire()来获取信号量许可。当信号量中有可用许可时,线程获取该许可,否则线程必须等待,直到有可用的许可。线程通过release()来释放它所持有的许可。

    假设银行有3个窗口,要办业务5个人,同时只能有3个人办业务,另外两个人等待。许可集为3,占用窗口的人调用acquire()获取许可,离开时调用release()释放许可,后续的人才能获取许可。

  • 循环栅栏CyclicBarrier

    CyclicBarrier是一个同步辅助类,允许一组线程互相等待,直到到达某个公共屏障点。

  • 闭锁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也是一个同步辅助类,在完成一组正在其他线程中执行的操作之前,它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一直等待,直到条件被满足。

    • CountDownLatch的示例
    •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的不同点:
      • CountDownLatch的作用是允许1个或者N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执行,而CyclicBarrier则是允许N个线程互相等待。
      • CountDownLatch的计数器无法被重置,CyclicBarrier的计数器可以被重置后使用,因此它被称为是循环的barrier。

2. 同步集合
  • CopyOnWriteArrayList

    思路:从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列表,当某个线程想要修改这个列表的元素时,会把列表的元素Copy一份,然后进行修改,修改完成之后再将新的元素设置给这个列表,这是一种延时懒惰策略。

    好处:可以对CopyOnWrite容器并发的读,而不需要加锁,因为当前容器不会添加、移除任何元素。

    核心源码add方法的实现:

    public boolean add(E e) {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Object[] elements = getArray();
            int len = elements.length;
            Object[] new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 len + 1);
            newElements[len] = e;
            setArray(newElements);
            return tru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添加元素时加锁,防止多线程写时Copy出N个副本出来。

    读的时候不需要加锁,如果读的时候有多个线程正在向CopyOnWriteArrayList添加数据,读还是会读到旧数据,因为写的时候不会锁住旧的元素数组,代码如下:

    public E get(int index) {
        return get(getArray(), index);
    }
    

    缺点:在添加、移除元素时占用的内存空间翻了一倍,以时间换空间。相似的还有CopyOnWriteArraySet。

  • ConcurrentHashMap

    HashTable是HashMap的线程安全实现。

    HashTable使用synchronized,多线程情况下效率低下。如线程1使用put方法,线程2不但不能使用put方法,并且不能使用get方法,所以效率低下。

    所有访问HashTable的线程都必须竞争同一把锁

    假如容器中有多把锁,每一把锁用于锁容器其中一部分数据,那么当多线程访问容器里不同数据段的数据时,线程间就不存在锁竞争了,这就是ConcurrentHashMap的锁分段技术

    如size()和containsValue(),它们可能需要锁定整个表而不仅是某个段,这时候需要按顺序锁定所有段,操作完毕后,又按顺序释放所有段的锁。


3. 阻塞队列
  • 概念:阻塞队列常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场景,生产者是往队列里添加元素的线程,消费者是从队列里拿元素的线程。阻塞队列就是生产者的容器,而消费者只从容器中拿元素。

  • 阻塞场景

    (1) 当队列中没有数据的情况下,消费者端的所有线程都会被自动阻塞(挂起),直到有数据放入队列。

    (2) 当队列中填满数据的情况下,生产者端的所有线程都会被自动阻塞(挂起),直到队列有空的位置,线程被自动唤醒。

  • **BlockingQueue **

    相关的方法:

    函数名作用
    add(e)把元素e加到BlockingQueue里,如果可以容纳,则返回true,否则抛出异常
    offer(e)将元素e加到BlockingQueue里,如果可以容纳,在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offer(e,time,unit)将元素e加到BlockingQueue里,如果可以容纳,则返回true,否则在等待指定的时间之后继续尝试添加,如果失败则返回false
    put(e)将元素e加到BlockingQueue里,如果不能容纳,则调用此方法的线程被阻塞直到BlockingQueue里面有空间再继续添加
    take()取走BlockingQueue里排在队首的对象,若BlockingQueue为空,则进入等待状态直到BlockingQueue有新的对象被加入为止
    poll(time,unit)去除并移除队列中的队首元素,如果设定的阻塞时间内还没有获得数据,返回null
    element()获取队首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peek()获取队首元素,如果队列为空,返回null
    remove())获取并移除队首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 阻塞队列

    Java中提供了7个阻塞队列,都实现了BlockingQueue接口,分别如下:

    • ArrayBlockingQueue:由数组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 LinkedBlockingQueue: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 PriorityBlockingQueue:支持优先级排序的无界阻塞队列
    • DelayQueue:使用优先级队列实现的无界阻塞队列
    • SynchronousQueue: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
    • LinkedTransferQueue: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无界阻塞队列
    • LinkedBlockingDeque:由链接结构组成的双向阻塞队列

    7个阻塞队列的详细介绍

    有界队列和无界队列的区别:

    • 有界队列:有固定大小的队列
    • 无界队列:无固定大小的队列。这些队列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入列,直到溢出。现实中几乎不会有达到那么大容量的(Integer.MAX_VALUE),所以相当于无界。



四. 线程池

优点

  • (1) 重用存在的线程,减少对象创建、销毁的开销

  • (2) 可有效控制最大并发数,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同时避免过多资源竞争,避免堵塞

  • (3) 提供定时执行、定期执行、单线程、并发数控制等功能。

线程池都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我们不会直接通过new的形式创建线程池,系统提供了Executors工厂类来简化这个过程。

ExecutorService的生命周期包括3种状态:

  • 运行:创建后进入运行状态
  • 关闭:调用shutdown()方法时,进入关闭状态,此时不接收新任务,但执行已提交的任务
  • 终止:所以已提交的任务执行完成后,变成终止状态。

1. ThreadPoolExecutor

功能:启动指定数量的线程以及任务添加到一个队列中,并且将任务分发给空闲的线程。

ThreadPoolExecutor拥有最多参数的构造函数如下: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

    • 线程池启动后默认为空,有任务来时才会创建线程。
    • prestartAllcoreThread方法可以在线程池启动时创建所有核心线程来等待任务。
  • maximumPoolSize:线程池允许创建的最大线程数。

    • 如果任务队列满了并且线程数小于maximumPoolSize,则线程池会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 当workQueue使用无界队列(如LinkedBlockingQueue)时,此参数无效。
    • 如果corePoolSize和maximumPoolSize相同,则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 keepAliveTime:非核心线程闲置的超时时间。

    • 非核心线程闲置超过这个时间则回收。

    • 如果任务多,每个任务执行时间很短,可以调大keepAliveTime来提高利用率。

    • 设置allowCoreThreadTimeOut的属性为true,keepAliveTime也可以应用到核心线程上。

  • TimeUnit:keepAliveTime参数的时间单位。

  • workQueue:任务队列。

    如果当前线程数大于corePoolSize,则将任务添加到任务队列中。该任务队列是BlockingQueue类型的,也就是阻塞队列。

  •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

    可以定制线程的创建过程,比如给线程设置名字。通常不需要设置此参数。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饱和策略。

    • AbortPolicy:拒绝任务,并抛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异常。默认策略
    • CallerRunsPolicy:用调用者所在线程来处理任务。此策略提供简单的反馈控制机制,能减缓新任务的提交速度。
    • DiscardPolicy:添加不进去的任务都抛弃,没有异常抛出。
    •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队列头部任务,并执行当前任务。

2. 线程池处理流程和原理

图:线程池的处理流程

上图可以看出,线程的处理流程主要分为3个步骤:

  • 提交任务后,线程池先判断线程数是否达到了核心线程数。如果未达到,则创建核心线程处理任务;否则,就执行下一步操作。
  • 接着线程池判断任务队列中是否已经满了。如果没满,则将任务添加到任务队列中;否则,执行下一步。
  • 接着因为任务队列中满了,线程池判断是否达到了最大线程数。如果未达到,则创建非核心线程处理任务;否则,执行饱和策略,默认抛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异常。

结合下图,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线程池的原理了。

图:线程池执行示意图

上图看到,执行ThreadPoolExecutor的execute方法, 会遇到各种情况:

  • 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未达到核心线程数,则创建核心线程处理任务。
  • 如果线程数大于或者等于核心线程数,则将任务加入队列,线程池中的空闲线程会不断地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进行处理。
  • 如果任务队列满了,并且线程数还没有达到最大线程数,则创建非核心线程去处理任务。
  • 如果线程数超过了最大线程数,则执行饱和策略。

3. 线程池的种类

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地配置ThreadPoolExecutor的参数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ThreadPoolExecutor。

  • FixedThreadPool

    一个有固定数量核心线程的线程池,并且核心线程不会被回收。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nThreads, nThreads,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 只有核心线程,并且数量固定。
    • 多余的线程会被立刻终止。因为没有非核心线程,所以keepAliveTime是无效参数。
    • 采用无界阻塞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容量默认Integer.MAX_VALUE)。
  • CacheThreadPool

    一个根据需要创建线程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0, Integer.MAX_VALU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SynchronousQueue<Runnable>());
    }
    
    • 没有核心线程,非核心线程是无界的。
    • 空闲线程等待任务的最长时间是60s。
    • 使用了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SynchronousQueue。
    • 由于maximumPoolSize是无界的,并且SynchronousQueue不存储元素,所以如果提交的任务速度大于线程池中线程处理任务的速度,就会不断的创建新线程。每次提交任务都立即有线程进行处理。
    • CacheThreadPool比较适合大量的需要立即处理并且耗时少的任务。
  • SingleThreadExecutor

    使用单个工作线程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return new Executors.FinalizableDelegatedExecutorService(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 只有一个核心线程在执行任务。
    • SingleThreadExecutor可以确保所有的任务在一个线程中按照顺序逐一执行。
  • ScheduledThreadPool

    一个能够实现定时和周期性任务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 {
        return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corePoolSize);
    }
    
    public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
        super(corePoolSize, Integer.MAX_VALUE,
                0L, TimeUnit.NANOSECONDS,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DelayedWorkQueue());
    }
    
    • 由于采用的DelayedWorkQueue是无界的,所以maximumPoolSize参数是无效的。
    • 当执行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的scheduledAtFixedRatescheduleWithFixedDelay方法时,会向DelayedWorkQueue添加一个实现RunnableScheduledFuture接口的ScheduledFutureTask(任务的包装类),并会检查运行的线程是否达到corePoolSize。
    • 如果没有则新建线程并启动它,但并不是立即执行任务,而是去DelayedWorkQueue中取ScheduledFutureTask,然后去执行任务。
    • 如果运行的线程达到corePoolSize,则将任务添加到DelayedWorkQueue中。
    • DelayedWorkQueue会将任务进行排序,先要执行的任务放在队列的前面。
    • 当执行完任务后,会将ScheduledFutureTask中的time变量改为下次要执行的时间病房回到DelayedWorkQueue中。

4. 线程池的使用准则
  • 不要对那些同步等待其它任务结果的任务排队。这可能会导致上面所描述的那种形式的死锁,在那种死锁中,所有线程都被一些任务所占用,这些任务依次等待排队任务的结果,而这些任务又无法执行,因为所有的线程都很忙。
  • 理解任务。要有效地调整线程池大小,您需要理解正在排队的任务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它们是 CPU 限制的(CPU-bound)吗?它们是 I/O 限制的(I/O-bound)吗?您的答案将影响您如何调整应用程序。如果您有不同的任务类,这些类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那么为不同任务类设置多个工作队列可能会有意义,这样可以相应地调整每个池。
  • 调整线程池的大小基本上就是避免两类错误:线程太少或线程太多。幸运的是,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来说,太多和太少之间的余地相当宽。
  • 在运行于具有 N 个处理器机器上的计算限制的应用程序中,在线程数目接近 N 时添加额外的线程可能会改善总处理能力,而在线程数目超过 N 时添加额外的线程将不起作用。事实上,太多的线程甚至会降低性能,因为它会导致额外的环境切换开销。
  • 线程池的最佳大小取决于可用处理器的数目以及工作队列中的任务的性质。若在一个具有 N 个处理器的系统上只有一个工作队列,其中全部是计算性质的任务,在线程池具有 N 或 N+1 个线程时一般会获得最大的 CPU 利用率。
  • 对于那些可能需要等待 I/O 完成的任务(例如,从套接字读取 HTTP 请求的任务),需要让池的大小超过可用处理器的数目,因为并不是所有线程都一直在工作。



附录:相关示例代码

1. Runnable、Callable、FutureTask使用案例
public class FutureTest {
    static ExecutorService m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futureWithRunnable();
        futureWithCallable();
        futureTask();
    }
    private static void futureWithRunnable()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Future<?> result = mExecutor.submi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ibc(20);
            }
        });
        System.out.println("runnable : " + result.get());
    }
    private static void futureWithCallable()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Future<Integer> result2 = mExecutor.submit(new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fibc(20);
            }
        });
        System.out.println("Callable : " + result2.get());
    }
    private static void futureTask()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FutureTask<Integer>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new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fibc(20);
            }
        });
        mExecutor.submit(futureTask);
        System.out.println("FutureTask1 : " + futureTask.get());
    }
    private static void futureTaskR() {
        // FutureTask包装Runnable使用案例
    }
    private static int fibc(int num) {
        if (num == 0) {
            return 0;
        }
        if (num == 1) {
            return 1;
        }
        return fibc(num - 1) + fibc(num - 2);
    }
}
2. ReentrantLock和Condition实现简单阻塞队列MyArrayBlockingQueue
public class MyArrayBlockingQueue<T> {
    // 数据数组
    private final T[] items;
    // 锁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 队满的条件
    private Condition 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 队空条件
    private Condition 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 数据个数
    private int count;
    // 头部索引
    private int head;
    // 尾部索引
    private int tail;

    public MyArrayBlockingQueue(int size) {
        items = (T[]) new Object[size];
    }

    public MyArrayBlockingQueue() {
        this(10);
    }

    public void put(T t) {
        lock.lock();
        try {
            while (count == getCapacity()) {
                // 已经是满的,阻塞等待“不满”的线程
                System.out.println("数据已满,等待");
                notFull.await();
            }
            items[tail] = t;
            if (++tail == getCapacity()) {
                tail = 0;
            }
            ++count;
            // 已经确定不空了,唤醒 阻塞着的 等待“不空”的线程
            notEmpty.signalAl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T take() {
        lock.lock();
        try {
            while (count == 0) {
                //已经是空的,阻塞等待“不空”的线程
                System.out.println("还没有数据,请等待");
                notEmpty.await();
            }
            T ret = items[head];
            items[head] = null;
            if (++head == getCapacity()) {
                head = 0;
            }
            --count;
            //已经确定不满了,唤醒 阻塞着的 等待“不满”的线程
            notFull.signalAll();
            return re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return null;
    }

    public int getCapacity() {
        return items.length;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ArrayBlockingQueue<Integer> aQueue = new MyArrayBlockingQueue<>();
        aQueue.put(3);
        aQueue.put(24);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aQueue.take());
        }
    }
3. Semaphore的示例
public class Semaphor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ExecutorService 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final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3);
        for (int i = 0; i < 5; i++) {
            service.submi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剩余许可 : " + semaphore.availablePermits());
                        Thread.sleep(2000);
                        semaphore.relea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剩余许可 : 2
剩余许可 : 1
剩余许可 : 0
剩余许可 : 2 // 2s后输出
剩余许可 : 1
4. CyclicBarrier的示例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Te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IZE = 5;
    private static CyclicBarrier mCyclicBarri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Cyclic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SIZE,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 --> 满足条件,参与者:" + mCyclicBarrier.getParties());
            }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new WorkerThread().start();
        }
    }
    static class Work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等待 CyclicBarrier");
                mCyclicBarrier.awai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继续执行");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Thread-0 等待 CyclicBarrier
Thread-1 等待 CyclicBarrier
Thread-2 等待 CyclicBarrier
Thread-3 等待 CyclicBarrier
Thread-4 等待 CyclicBarrier
 --> 满足条件,参与者:5
Thread-4 继续执行
Thread-2 继续执行
Thread-1 继续执行
Thread-0 继续执行
Thread-3 继续执行

只有当5个线程都调用了mCyclicBarrier.await()函数之后,后续的代码才会执行。

CyclicBarrier可以用于多个线程等待,知道某个条件被满足。

5. CountDownLatch的示例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LATCH_SIZE = 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LATCH_SIZE);
            for (int i = 0; i < LATCH_SIZE; i++) {
                new WorkerThread(latch).start();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等待");
            // 主线程等待池中5个任务的完成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继续执行");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static class Work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CountDownLatch mLatch;
        public WorkerThread(CountDownLatch latch) {
            mLatch = latch;
        }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执行操作");
                // 将CountDownLatch的数值减1
                mLatch.countDown();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主线程等待
Thread-2 执行操作 // 1s后执行
Thread-0 执行操作
Thread-1 执行操作
Thread-4 执行操作
Thread-3 执行操作
主线程继续执行
6. 7个阻塞队列的详细介绍
  • ArrayBlockingQueue

    • 由数组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 按照FIFO原则队元素进行排序

    • 默认情况下不保证线程公平地访问队列,通常为了保证公平性会降低吞吐量

    • 代码创建一个公平的阻塞队列

      ArrayBlockingQueue 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2000, true);
      
  • LinkedBlockingQueue

    • 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 按照FIFO原则队元素进行排序
    • 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采用了独立的锁来控制数据同步,所以高效。
    • 构造LinkedBlockingQueue对象时,如果未指定其容量大小,会默认一个类似于无限大小的容量。
  • PriorityBlockingQueue

    • 支持优先级排序的无界阻塞队列
    • 默认情况下元素才去自然顺序升序排列。
    • 自定义实现compareTo()方法来指定元素进行排序规则
    • 初始化PriorityBlockingQueue时,指定构造参数Comparator来队元素进行排序。
    • 不能保证同优先级元素的顺序。
  • DelayQueue

    • 使用优先级队列实现的无界阻塞队列
    • 队列使用PriorityQueue来实现
    • 队列中的元素必须实现Delayed接口。
    • 创建元素时,可以指定元素到期的时间,只有在元素到期时才能从队列中取走。
  • SynchronousQueue

    • 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
    • 每个插入操作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的移除操作,每个移除操作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的插入操作。因此队列中没有元素,容量为0。
    • 队列没有容量,不能调用peek操作。
  • LinkedTransferQueue

    • 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无界阻塞队列
    • 实现接口TransferQueue,该接口有5个方法。
  • LinkedBlockingDeque

    • 由链接结构组成的双向阻塞队列
    • 从队列两端插入和移除元素,减少一半竞争。
    • 多了addFirst、addLast、offerFirst、offerLast、peekFirst、peekLast等方法。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