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第三方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求职市场上简历造假的平均概率38%,其中互联网行业也有30%左右。在对所有互联网行业的背调报告数据分析后可见:求职者在“在职时间”这个项目上造假概率为12%;在“担任职位”项目上的造假概率为13.9%;在“商业利益冲突”项目上的造假概率为12.5%。因此,大厂、知名公司对入职人员背调要求十分严格。
互联网大厂中阿里、鹅厂对入职背调这块比较重视,字节不是所有的候选人会进行第三方背调,主要看候选人的职级是否符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字节过去几年的人员入职量非常大,并且其中有一些是基础岗位(审核岗),如果每个人入职都进行背调,那得需要很大一笔费用,达到一定级别进行背调是最优选择。
背调形式有:公司HR背调,第三方背调以及暗调。公司HR背调一般很简单,常见的调查形式有:一、学历调查,2001年以后毕业的学历信息,是可以通过《学信网》查询的;二、资格证书,比如注册会计师等,可以通过国家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三、工作履历,会通过查询社保记录、银行流水和证明人提供的信息进行确认。
第三方背调一般需要邮件或者短信获得入职者的授权才进行。调查方式一般和公司HR背调大同小异,可能会增加几项(比如需要提供前公司Leader联系方式,前同事联系方式等)。还有就是,第三方背调公司在出具调查结果的时候会提示红、黄、绿风险等级,红色的直接Pass,黄色的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基本上也是Pass。黄色的情况下HR如果认为你十分优秀,会进一步询问信息不一致的原因,如果你能解释的通,基本问题不大。
暗调一般是公司高管或者竞业协议调查。通过联系人脉获取你的真实信息,有时候会用些特殊手段,比如蹲守你上下班的地点拍照,给你上班的公司发送邮件接受人是你自己,买通你身边的同事作证等(这些主要针对违反竞业协议)。所以大家尽量和前公司做到好聚好散,以防万一做暗调时被背后捅刀子。
背调我们注意的事项。
1、背调留下的前公司人员联系方式,尽量是关系不错的同事。即便不是十分熟悉,也要提前和前公司的HR和Leader打声招呼,让他们可观描述,说些好的一面,坏的不要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时候大家光是和自己的朋友打好招呼是不够的,有些背调人员会问多个证明人同样的问题来交叉验证。比如面试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职位,汇报上级,是否愿意再次共事等。
2、之前每段公司的工作时间节点一定要如实填写,特别要和社保公积金核对清楚。曾经遇到过一个候选人,就是因为社保和公司在职时间相差一个月,自己又解释不清楚,最后Offer没有审批通过。
3、第三方公司背调的时候,在填写联系人方式的时候,一般会要求提供这三个人的联系方式,HR、同事和直属Leader。一定要如实填写,如果被发现找人代替造假,Offer直接作废,并列入集团(包含子公司、关联公司)永久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