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文章平均质量分 69
谭倩倩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扩展SQL的灵活性——静态T_SQL和动态SQL
其实我觉得这个博客写在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开发是最好的,因为目前我们很少在客户端实现排序和过滤功能,而且很多开发采用的都是轻量级的两层模型,所以缺少专门处理数据缓冲和过滤业务,有些人会说,我们可以创建存储过程或者嵌套复杂的控制流程块?但是我想说,这些方案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它们带来的问题远远比我想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原创 2015-05-31 18:13:09 · 2072 阅读 · 27 评论 -
改善SQL语句
很多人不知道SQL语句在SQL SERVER中是如何执行的,他们担心自己所写的SQL语句会被SQL SERVER误解。比如:原创 2016-07-05 22:04:33 · 1221 阅读 · 22 评论 -
prepareStatement的用法和解释
1.PreparedStatement是预编译的,对于批量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也叫JDBC存储过程2.使用 Statement 对象。在对数据库只执行一次性存取的时侯,用 Statement 对象进行处理。PreparedStatement 对象的开销比Statement大,对于一次性操作并不会带来额外的好处。3.statement每次执行sql语句,相关数据库都要执行sq转载 2017-02-16 11:47:54 · 6007 阅读 · 11 评论 -
【explain】MySQL联表查询中的驱动表
写在前面1、不要求每个人一定理解 联表查询(join/left join/inner join等)时的mysql运算过程2、不要求每个人一定知道线上(现在或未来)哪张表数据量大,哪张表数据量小3、但把mysql客户端(如SQLyog,如HeidiSQL)放在桌面上,时不时拿出来 explain 一把,这是一种美德!在实例讲解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联表查询的基础知识原创 2017-02-10 10:42:05 · 8954 阅读 · 13 评论 -
数据源 与数据库连接池的 关系
2016-05-23 14:49而我个人认为这两者有不同的:(1)数据源是一种数据库对编程提供的一个接口,每个数据源对应一个数据库。(2)连接池只是存放数据库连接对象的一个缓冲池,需要数据连接的时候从缓冲池中取就行了。(3)连接池可以管理数据源。 用TCP来连接你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是一件昂贵的事情(很费时的事情),开发者可以通过用连接池来反复的使用数原创 2017-02-10 20:32:21 · 2783 阅读 · 13 评论 -
mysql有条件插入数据
要求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表存着基础数据有一个字段是 管理号 我的目的是先查询最新的管理号按照规则生成新管理号 然后insert到表里新数据 由于查询并不锁表 所以在查询到insert这步中间会有可能两线程查询到相同的管理号? 关键是如下的MYSQL语句, 插入多条记录: [sql] INSERT INTO clients (clien原创 2017-05-07 05:11:58 · 13145 阅读 · 5 评论 -
mysql使用存储过程循环插入数据
本来想说写一个sql插入语句,结果三百条数据,真的很壮观。所以自己查了查网上,写了个存储过程。逻辑:把t_memberId表里面存在的id查出来并插入到t_member_account//删除存储过程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proc_buildata; //存储语句tudou@Gyyx CREATE PROCEDURE proc_buildata(IN l原创 2017-05-07 05:25:15 · 2029 阅读 · 5 评论 -
SQL 行转列和列转行
行转列,列转行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行转列一般通过CASE WHEN 语句来实现,也可以通过 SQL SERVER 2005 新增的运算符PIVOT来实现。用传统的方法,比较好理解。层次清晰,而且比较习惯。 但是PIVOT 、UNPIVOT提供的语法比一系列复杂的SELECT…CASE 语句中所指定的语法更简单、更具可读性。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来介绍一下列转行、行转列问题。原创 2017-05-15 22:13:00 · 1997 阅读 · 6 评论 -
锁
一、什么是锁: Oracle的锁机制是一种轻量级的锁定机制,不是通过构建锁列表来进行数据的锁定管理,而是直接将锁作为数据块的属性,存储在数据块首部。这个是通过ITL来实现的,一个事务要修改块中的数据,必须获得该块中的一个itl。关于itl(事务槽)的介绍可参考http://blog.csdn.net/gybyylx/article/details/6893639。转载 2017-10-24 16:36:40 · 391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