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的寻址机制和存储机制

hbase的寻址机制

  • hbase 的一个表最终拆分成 一个个region,每一个region可能会存储在不同的regionserver上,会有独立编号。
  • 无论是 读|写 操作,首先要快速定位到 写|读 是在哪一个region中进行,然后到对应的存储的regionserver上找对应的region,直接读取数据。

快速定位哪一个region存在哪一个regionServer上的过程,就叫寻址,要想知道寻址机制,需要先了解hbase的存储机制。

hbase的存储机制

hbase的存储机制:0.96及之前版本
  • 原始表:存储原始数据的
  • .meta表: 原始表 按照rowkey 创建索引,是原始表的索引目录
  • -root-表:.meta表的索引表,是终极索引,无论多大,都只有一个region,不可分割
  • -root- 表的存储位置:zookeeper中,zk中存储的是hbase的寻址路径的开始。
hbase的寻址过程:0.96及之前版本
1)客户端先去访问zk,获取-root-表的存储regionserver位置,以及region编号。
2)访问 -root- 表的region,获取 .meta表对应的regionserver的region编号。
3)访问.meta表,需要查询的rk所在的region,获取原始数据的regionserver的region编号。
4)开始真正的访问对应的regionserver的region 表数据。 

3个来回之后,才找到真正要访问的的regionServer和region表。
hbase的存储机制:0.96之后版本
  • 原始表:存储原始数据
  • .meta 表:存储原始数据的索引,. meta 无论多大,只存储在一个region上,不可分割,这个region也只会存储在一个regionserver上。
  • .meta表的寻址路径,也就是.meta表的位置,最终存储在zookeeper上。
hbase的寻址过程:0.96之后版本
1)客户端先去访问zk,获取.meta 表的存储regionserver位置以及region编号。
2)访问.meta 表的region,获取原始数据表对应的regionserver的region编号。
3)开始真正的访问对应的regionserver的region 表数据。(开始读取数据)

0.96版本之后,对寻址做了优化,提升查询效率。

现在假设我们要从 user_info 里面寻找一条 RowKey 是 rk0001 的数据。那么我们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1. 从.META.表里面查询哪个 Region 包含这条数据。
  2. 获取管理这个 Region 的 RegionServer 地址。
  3. 连接这个 RegionServer,查找对应region,扫描region,查到这条数据。
    系统如何找到某个 RowKey (或者某个 RowKey range)所在的 region。
    bigtable 使用三层类似 B+树的结构来保存 region 位置。
    第一层是 zookeeper 里面保存的数据,它持有 root region 的位置。
    第二层 root region 是.META.表的第一个 region 其中保存了.META.表其它 region 的位置。通过root region,我们就可以访问.META.表的数据。
    第三层是.META.,它是一个特殊的表,保存了 hbase 中所有数据表的 region 位置信息。

说明:
1、root region 永远不会被 split,保证了最多需要三次跳转,就能定位到任意 region。 2、.META.表每行保存一个 region 的位置信息,rowkey 采用表名+表的最后一行编码而成。3、为了加快访问,.META.表的全部 region 都保存在内存中。4、client 会将查询过的位置信息保存缓存起来,缓存不会主动失效,因此如果 client 上的缓存全部失效,则需要进行最多 6 次网络来回,才能定位到正确的 region(其中三次用来发现缓存失效,另外三次用来获取位置信息)。

写机制

写数据包括 put 和 delete

  • 1、客户端根据 rowkey 经过3次往返(寻址机制)找到对应的 region 所在的 regionserver。
  • 2、client 向 regionserver 提交写请求。
  • 3、regionserver 找到目标 region。
  • 4、region 检查数据是否与 schema(表结构:表名-列族) 一致,如果一致,允许写入;如果不一致,直接返回,报错。
  • 5、如果客户端没有指定版本,则获取当前系统时间作为数据版本。如果给定时间版本,以客户端给定的为准。
  • 6、将更新写入 WAL log。
  • 7、将更新写入对应的store中的 Memstore。
  • 8、判断 Memstore 的是否需要 flush 为 Storefile 文件。
    当memstore 的文件大小达到阈值128M的时候,开始执行flush,形成多个storefile文件。
  • 9、当一个store中的storefile个数达到一定的阈值的时候就会触发compact 合并。
    • minor compact
      storefile个数达到一定阈值进行的合并叫:minor compact 小合并
      触发条件在 hbase-default.xml文件中已经配置了。
		<property>
		        <name>hbase.hstore.compactionThreshold</name>
		        <value>3</value>
		        <description>
			       If more than this number of HStoreFiles in any one HStore
			       (one HStoreFile is written per flush of memstore) then a compaction
			       is run to rewrite all HStoreFiles files as one.  Larger numbers
			       put off compaction but when it runs, it takes longer to complete.
			     </description>
		</property>
		
		当一个store中的stotrefile文件个数达到3个时候,触发这个 minor compact 操作。将多个(3个)storefile 合并为 1个storefile文件。

minor compact 没有任何逻辑操作的,只有物理操作。简单地将多个storefile的文件进行累加合并,只是在文件个数上减少了。数据不会执行真正的删除,将需要删除的数据打了标记。这个数据对客户端不可见。

    • major compact
      当达到一定的阈值的时候,进行major compact。
        <property>
        <name>hbase.hregion.majorcompaction</name>
        <value>604800000</value>
        <description>The time (in miliseconds) between 'major' compactions of all
        HStoreFiles in a region.  Default: Set to 7 days.  Major compactions tend to
        happen exactly when you need them least so enable them such that they run at
        off-peak for your deploy; or, since this setting is on a periodicity that is
        unlikely to match your loading, run the compactions via an external
        invocation out of a cron job or some such.</description>
        </property>

        默认7天触发一次。将7天的多个hfile,合并为一个hfile。
        执行逻辑操作。

major compact 进行数据的真正删除,将所有的需要删除的数据进行真正的合并并删除。真正需要删除的数据有:

     1)执行delete操作的数据。
     2)版本超过给定需要保存的版本的数据,过期版本数据。eg:数据最多保存2个版本,实际存了3个版本,那么第一个存入的数据就过期了。
     3)TTL (Time To Live)过期的数据。
  • 10、判断一个store中的所有文件的总大小是否达到region切分的标准。
  • 11、达到region切分的标准,就会region切分,hmaster 进行新的region的重新分配。

总结: 写数据流程:
Client 写入 -> 存入 MemStore,一直到 MemStore 满 -> Flush 成一个 StoreFile,直至增长到一定阈值 -> 触发 Compact 合并操作 -> 多个 StoreFile 合并成一个 StoreFile,同时进行版本合并和数据删除 -> 当 StoreFiles Compact 后,逐步形成越来越大的 StoreFile -> 单个 StoreFile大小超过一定阈值后,触发 Split 操作,把当前 Region Split 成 2 个 Region,Region 会下线,新 Split 出的 2 个孩子 Region 会被 HMaster 分配到相应的 HRegionServer 上,使得原先 1 个Region 的压力得以分流到 2 个 Region 上由此过程可知,HBase 只是增加数据,并不真正写入磁盘。增加数据、删除操作,是在 Compact 阶段做的,所以,用户写操作只需要进入到内存即可立即返回,从而保证 I/O 高性能

读机制

读数据包括 get | scan

  • 1)客户端根据 rowkey 经过3次往返(寻址机制)找到对应的 region 所在的 regionserver。
  • 2)客户端开始向对应的regionserver的region发送读数据的请求。
  • 3)客户端会先在region的对应的store的memstore(blockcache)中进行读取。
  • 4)如果memstore 中有数据,直接返回。
  • 5)如果没有数据,到hfile 文件中进行读取(磁盘读取)。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