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_after那些事儿
//这是很trivial的一个小问题,个人觉得挺有趣的就写下来了,阅读时请不要有太多的期待。
其中jiffies是个不断在增大的unsigned long,timeout可以看作比jiffies“大不了多少”的unsigned long。当jiffies变得比2^32-1还要大的时候会发生溢出,“回绕”(wrap around)到0附近。此时,判断语句为真,虽然实际上超时了,但是判断为没有超时。
---分割线---
以上为问题背景。为了防止发生溢出,Linux内核提供了一组宏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宏time_after(a, b)是考虑可能的溢出情况后判断时间a是否在时间b之后(即“b < a”)。书中给出了time_after的一个简化版本:
//这是很trivial的一个小问题,个人觉得挺有趣的就写下来了,阅读时请不要有太多的期待。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第三版》P172中,介绍了jiffies的回绕问题。简单来说,考虑如下程序:
unsigned long jiffies;
unsigned long timeout = jiffies + HZ/2;
//......
if (timeout > jiffies) {
//没有超时,很好
}
else {
//超时了,发生错误
}
不妨假设当前机器的unsigned long类型变量长度为4字节。
其中jiffies是个不断在增大的unsigned long,timeout可以看作比jiffies“大不了多少”的unsigned long。当jiffies变得比2^32-1还要大的时候会发生溢出,“回绕”(wrap around)到0附近。此时,判断语句为真,虽然实际上超时了,但是判断为没有超时。
---分割线---
以上为问题背景。为了防止发生溢出,Linux内核提供了一组宏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宏time_after(a, b)是考虑可能的溢出情况后判断时间a是否在时间b之后(即“b < a”)。书中给出了time_after的一个简化版本:
#define time_after(a, b) ((long)(b) - (long)(a) < 0)
代入a = jiffies, b = timeout, 上面的宏展开为:
time_a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