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设计原则

本文探讨了软件架构中的核心思想和原则,包括分层、事件驱动、微服务和云原生模式,以及分解、解耦和可扩展性的设计理念。强调了架构设计应适合业务需求,保持简单并允许逐步演进。同时,阐述了高内聚低耦合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于提升系统可重用性、移植性和扩展性的关键作用。提出了通过分层架构、功能子系统划分和包结构来实现模块间的低耦合。最后,强调代码应追求易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架构模式:分层,事件驱动,微服务,云原生
架构思想:分解(拆,关注点分离,分而治之,DDD,降低复杂度),解耦(高内聚低耦合),可扩展性

架构设计三原则: 适合,简单,演进(避免追求大而全,一蹴而就,架构是需要不断迭代的)

常见架构设计方案质量属性点有:性能、可用性、硬件成本、项目投入、复杂度、安全性、可扩展性等。在评估这些质量属性时,需要遵循架构设计原则:1.合适原则,2简单原则,避免贪大求全,基本上某个质量属性能够满足以 一定时期业务发展就可以了。

【架构设计三原则 - 挑战者V - 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youcong/p/10029167.html

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工程中的概念,是判断软件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用于程序的面向对象的设计,主要看类的内聚性是否高,耦合度是否低。目的是使程序模块的可重用性、移植性大大增强。通常程序结构中各模块的内聚程度越高,模块间的耦合程度就越低。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使软件系统实现可扩展性在技术上灵活地使用各种架构模式和代码设计模式,并且在使用代码设计模式的同时,使用其所提倡的面向接口编程,会对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的提高有所帮助。希望能够设计出“高内聚、低耦合”的应用系统。这是架构设计最主要的目标,实现系统的高内聚、低耦合遵从以下原则:利用分层架构实现系统在纵向上的低藕合;利用开源框架进一步确保纵向分层的具体实现;按照功能划分子系统来实现横向上的低偶合;利用包结构确保横向上低耦合的具体实现。

代码追求:易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