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沫.一切从广场协议开始 俞天任 读后总结

日本泡沫经济(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的形成与崩溃缘由:

            起因,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放弃金本位后,依旧强势的美元造成巨额入超(贸易逆差),日本为主要出超国,为减少美国贸易逆差而形成。广场协议目的:贬值美元升值日元,降低美国制造商品价格提升竞争力;日、德(欧盟)扩大内需。美国期望广场协议效果:减少美国贸易赤字+日本贸易黑字。

            协议签订后,由于日元升值,短期来看,出口商品价格增高,市场份额面临降低风险,日本企业为保持利益,节省生产成本10~20%,从而保证了国际市场竞争力;长期来开,由于日元升值,原料等依靠进口而来的商品价格降低。综合因素造成广场协议失败告终。

           美国人认为广场协议没有见效是因为日元升值程度不够和日本不守信用,拒绝与日本合作限制日元升值,造成强势日元。1990~1992年,一方面,大量资本涌入日本。同期,为扩大内需,在美国的指导下实行低利率+6万亿日元财政救灾,形成的货币宽松环境致使楼市、股市泡沫不断扩大,日本可以买下美国。    一方面,企业不再能忍受高涨的日元,为降低成本同时可减少出超,到外国去建厂成为企业选择(低技术),而当时中国良好的教育+廉价劳动力,在四川人的领导下,中国沿海成为日本主要输出对象,造成日本产业空洞化(失业率上升)。1995年1月16日,里氏7.3级地震袭击日本中部大阪和神户地区,加速日本经济衰退。中国最终GDP超越日本成为第二,亚洲经济地图重绘。

          2000年, 由于Intel将主板投放台湾生产,廉价的个人PC出现,将IBM挤出市场。综合日企的技工需求和pc普及,美国高昂的UG、CAD、CAM等破解软件的出现,为工业,数据交互等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互联网泡沫出现。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4万亿造成新一轮楼市疯长。

           2015年,政策导向+高杆杆。熔断机制、IPO、外资引入

部分经济常识:

加息——减少货币供应、鼓励存款、减少市场投机——抑制消费——通货紧缩——外汇升值——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额增加——出口商品价格增加——出口额降低——出超(贸易顺差、黑字)降低——外资流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