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动态代理 详细整理

找到的一些资料要么不全,要么只是告诉你怎么去使用动态代理,看了半天发现平时也没怎么用过,除了AOP的时候,所以总结一下自己看到的各种资料。太基础的使用,网上一大把,请找别的帖子看看~

动态代理类 Proxy

Proxy 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

Object proxyObject =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class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 lassLoader:指定的类加载器,把指定代理类的 .class 文件加载到内存,形成 Class 对象;
  • Class[] interfaces:指定要实现代理类的接口数组;
  • InvocationHandler:一定要实现的一个接口,它只有一个方法(invoke)需要实现,实现方法就是动态代理的具体实现。

该方法动态创建实现了 interfaces 数组中所有指定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源码: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 检查InvocationHandler不为空,如果为空则抛异常
        Objects.requireNonNull(h);

        final Class>[] intfs = interfaces.clone();
        final SecurityManager sm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if (sm != null) {
            checkProxyAccess(Reflection.getCallerClass(), loader, intfs);
        }

        // 利用指定类加载器与一组与指定接口相关代理类生成class对象
        Class<?> cl = getProxyClass0(loader, intfs);

		/*
         * Invoke its constructor with the designated invocation handler.
         */
        try {
            if (sm != null) {
                checkNewProxyPermission(Reflection.getCallerClass(), cl);
            }
			// 获取代理对象的构造方法  $Proxy0(InvocationHandler h)
            final Constructor<?> cons = cl.getConstructor(constructorParams);
            final InvocationHandler ih = h;
            if (!Modifier.isPublic(cl.getModifiers())) {
                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new PrivilegedAction() {
                    public Void run() {
                        cons.setAccessible(true);
                        return null;
                    }
                });
            }
			// 生成代理类的实例并把InvocationHandlerImpl的实例传给它的构造方法
            return cons.newInstance(new Object[]{h});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throw new InternalError(e.toString(), e);
        } catch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e) {
            Throwable t = e.getCause();
            if (t instanceof RuntimeException) {
                throw (RuntimeException) t;
            } else {
                throw new InternalError(t.toString(), t);
            }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throw new InternalError(e.toString(), e);
        }
    }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

InvocationHandler 是代理实例的调用处理程序实现的接口。

每个代理实例都具有一个关联的调用处理程序。对代理实例调用方法时,将对方法调用进行编码并将其指派到它的调用处理程序的 invoke 方法。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 Object proxy:当前对象,即代理对象,在调用谁的方法;
  • Method method:当前被调用的方法(目标方法);
  • Object[] args:方法实参。

分析JAVA动态代理过程

为了搞清楚动态代理如何工作,首先看看生成的动态代理的代码是什么,借助[1]中ProxyUtil代码

public class ProxyUtils {
 
    /**
     * Save proxy class to path
     * 
     * @param path path to save proxy class
     * @param proxyClassName name of proxy class
     * @param interfaces interfaces of proxy class
     * @return
     */
    public static boolean saveProxyClass(String path, String proxyClassName, Class[] interfaces) {
        if (proxyClassName == null || path == null) {
            return false;
        }
 
        // get byte of proxy class
        byte[] classFile = ProxyGenerator.generateProxyClass(proxyClassName, interfaces);
        FileOutputStream out = null;
        try {
            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path);
            out.write(classFile);
            out.flush();
            return tru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out.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false;
    }
}

得到生成的动态代理代码:
注意,这个例子是参考链接2中的代理类,里面简单写了加和减两个简单的方法而已。

public final class $Proxy0 extends Proxy
    implements Calculator
{
 
    public $Proxy0(InvocationHandler invocationhandler)
    {
    //构造函数里,初始化了内部的InvocationHandler变量,也就是下文的super.h
        super(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try
        {
            return ((Boolean)super.h.invoke(this, m1, new Object[] {
                obj
            })).booleanValue();
        }
        catch(Error _ex) { }
        catch(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try
        {
            return (String)super.h.invoke(this, m2, null);
        }
        catch(Error _ex) { }
        catch(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ublic final Integer minus(Integer integer, Integer integer1)
    {
        try
        {
            return (Integer)super.h.invoke(this, m4, new Object[] {
                integer, integer1
            });
        }
        catch(Error _ex) { }
        catch(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ublic final Integer add(Integer integer, Integer integer1)
    {
        try
        {
            return (Integer)super.h.invoke(this, m3, new Object[] {
                integer, integer1
            });
        }
        catch(Error _ex) { }
        catch(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try
        {
            return ((Integer)super.h.invoke(this, m0, null)).intValue();
        }
        catch(Error _ex) { }
        catch(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rivate static Method m1;
    private static Method m2;
    private static Method m4;
    private static Method m3;
    private static Method m0;
 
    static
    {
    //静态代码块,得到公共interface中的add函数和minus函数对应的Method方法,同事也得到了equals,toString,hashCode三个函数的Method,所以调用代理类的equals,toString,hashCode也是要执行被代理类的方法的,知道这点很有必要
        try
        {
            m1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equals", new Class[]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
            });
            m2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toString", new Class[0]);
            m4 = Class.forName("com.langrx.mq.Calculator").getMethod("minus", new Class[] {
                Class.forName("java.lang.Integer"), Class.forName("java.lang.Integer")
            });
            m3 = Class.forName("com.langrx.mq.Calculator").getMethod("add", new Class[] {
                Class.forName("java.lang.Integer"), Class.forName("java.lang.Integer")
            });
            m0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hashCode", new Class[0]);
        }
        catch(NoSuchMethod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
            throw new NoSuchMethodError(nosuchmethodexception.getMessage());
        }
        catch(ClassNotFound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throw new NoClassDefFoundError(classnotfoundexception.getMessage());
        }
    }
}

动态代理类的生成步骤

// InvocationHandlerImpl 实现了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并能实现方法调用从代理类到委托类的分派转发
// 其内部通常包含指向委托类实例的引用,用于真正执行分派转发过来的方法调用
InvocationHandler handler = new InvocationHandlerImpl(..); 
  
// 通过 Proxy 为包括 Interface 接口在内的一组接口动态创建代理类的类对象
Class clazz = Proxy.getProxyClass(classLoader, new Class[] { Interface.class, ... }); 
  
// 通过反射从生成的类对象获得构造函数对象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lazz.getConstructor(new Class[] { InvocationHandler.class }); 
  
// 通过构造函数对象创建动态代理类实例
Interface Proxy = (Interface)constructor.newInstance(new Object[] { handler });

Proxy.newProxyInstance帮我们做了2,3,4步,直接返回给我们一个动态代理对象,代理对象最终执行InvocationHandler中invoke函数。

Java 动态代理的特点

首先是动态生成的代理类本身的一些特点。

1)包:如果所代理的接口都是 public 的,那么它将被定义在顶层包(即包路径为空),如果所代理的接口中有非 public 的接口(因为接口不能被定义为 protect 或 private,所以除 public 之外就是默认的 package 访问级别),那么它将被定义在该接口所在包(假设代理了 com.ibm.developerworks 包中的某非 public 接口 A,那么新生成的代理类所在的包就是 com.ibm.developerworks),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动态代理类不会因为包管理的问题而无法被成功定义并访问;

2)类修饰符:该代理类具有 final 和 public 修饰符,意味着它可以被所有的类访问,但是不能被再度继承;

3)类名:格式是“$ProxyN”,其中 N 是一个逐一递增的阿拉伯数字,代表 Proxy 类第 N 次生成的动态代理类,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每次调用 Proxy 的静态方法创建动态代理类都会使得 N 值增加,原因是如果对同一组接口(包括接口排列的顺序相同)试图重复创建动态代理类,它会很聪明地返回先前已经创建好的代理类的类对象,而不会再尝试去创建一个全新的代理类,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代码重复生成,提高了代理类的创建效率。

4)类继承关系:该类的继承关系如图:

图 2. 动态代理类的继承图
由图可见,Proxy 类是它的父类,这个规则适用于所有由 Proxy 创建的动态代理类。而且该类还实现了其所代理的一组接口,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够被安全地类型转换到其所代理的某接口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代理类实例的一些特点。

每个实例都会关联一个调用处理器对象,可以通过 Proxy 提供的静态方法 getInvocationHandler 去获得代理类实例的调用处理器对象。在代理类实例上调用其代理的接口中所声明的方法时,这些方法最终都会由调用处理器的 invoke 方法执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代理类的根类 java.lang.Object 中有三个方法也同样会被分派到调用处理器的 invoke 方法执行,它们是 hashCode,equals 和 toString,可能的原因有:一是因为这些方法为 public 且非 final 类型,能够被代理类覆盖;二是因为这些方法往往呈现出一个类的某种特征属性,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所以为了保证代理类与委托类对外的一致性,这三个方法也应该被分派到委托类执行。当代理的一组接口有重复声明的方法且该方法被调用时,代理类总是从排在最前面的接口中获取方法对象并分派给调用处理器,而无论代理类实例是否正在以该接口(或继承于该接口的某子接口)的形式被外部引用,因为在代理类内部无法区分其当前的被引用类型。

接着来了解一下被代理的一组接口有哪些特点。首先,要注意不能有重复的接口,以避免动态代理类代码生成时的编译错误。其次,这些接口对于类装载器必须可见,否则类装载器将无法链接它们,将会导致类定义失败。再次,需被代理的所有非 public 的接口必须在同一个包中,否则代理类生成也会失败。最后,接口的数目不能超过 65535,这是 JVM 设定的限制。

最后再来了解一下异常处理方面的特点。从调用处理器接口声明的方法中可以看到理论上它能够抛出任何类型的异常,因为所有的异常都继承于 Throwable 接口,但事实是否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必须遵守一个继承原则:即子类覆盖父类或实现父接口的方法时,抛出的异常必须在原方法支持的异常列表之内。所以虽然调用处理器理论上讲能够,但实际上往往受限制,除非父接口中的方法支持抛 Throwable 异常。那么如果在 invoke 方法中的确产生了接口方法声明中不支持的异常,那将如何呢?放心,Java 动态代理类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解决方法:它将会抛出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 异常。这个异常是一个 RuntimeException 类型,所以不会引起编译错误。通过该异常的 getCause 方法,还可以获得原来那个不受支持的异常对象,以便于错误诊断。

参考资料:
http://objcoding.com/2017/08/16/Java-Dynamic-proxy/
http://www.importnew.com/26166.html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proxy1/index.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