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日志管理

在java开发中,日志系统是java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日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定位问题,记录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情况,以便项目的监控和优化。我们在日常开发中主要使用的java日志框架组件是:log4j、SLF4J、Commons Logging

日志级别一般分为7个打印级别(不同的日志框架组件可能打印的日志级别区别不大):

OFF-关闭所有日志;

FATAL-记录严重的错误,并且会导致应用程序退出;

ERROR-记录严重的错误,但不会影响程序的运行;

WARN-记录警告;

INFO-记录程序中比较有意义的信息;

DEBUG-记录程序中的细节信息;

ALL-记录所有的日志;

package logging;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public class LogTest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Test.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ger.trace("trace.......");
		logger.debug("debug.......");
		logger.info("info.......");
		logger.warn("warn.......");
		logger.error("error.......");
		String exception = "exception";
		String excepDesc = "exception desc";
		String[] err = {"error", "error desc"};
		//提供了占位符"{}",使书写布局更加灵活。占位符减少了日志信息中字符串的拼接,减少了内存和cpu的性能消耗。
		logger.info("problem: {}", exception);
		logger.info("problem: {},{}", exception, excepDesc);
		logger.info("problem: {},{}", err);
	}
}
因为没有配置文件,log日志会默认在控制台输出结果:
12:11:49.888 [main] DEBUG logging.LogTest - debug.......
12:11:49.905 [main] INFO  logging.LogTest - info.......
12:11:49.906 [main] WARN  logging.LogTest - warn.......
12:11:49.906 [main] ERROR logging.LogTest - error.......
12:11:49.906 [main] INFO  logging.LogTest - problem: exception
12:11:49.908 [main] INFO  logging.LogTest - problem: exception,exception desc
12:11:49.909 [main] INFO  logging.LogTest - problem: error,error desc

下面就讲一下日志的配置文件logback.xml。

由以上的代码可知,配置文件有一个根节点<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根节点有三个属性scan,scanPeriod,debug。

1、scan:当此属性设置为true时,配置文件发生改变时,将会重新加载该配置文件。默认值是true。

2、scanPeriod:设置监测配置文件是否发生改变的时间间隔。当scan为true时该属性才会生效。默认的时间间隔是60000毫秒。

3、debug:此属性设置为true时,会打印出logback内部日志信息,这个属性默认为false。建议不要开启,因为会打印很多无用日志,影响对项目的观察。

下图是<configuration>标签中包含的标签:

1、<contextName>:每个logger都关联到logger上下文,默认上下文的名称是“default”。但可以使用此标签设置为其他名字,用于区分不同应用程序的记录。一旦设置,不允许更改。

2、<property>用来定义变量值的标签,此标签有两个属性,name(变量的名称)和value(变量定义的值),通过这个标签定义的变量可以通过“${}”应用到其他标签中。

-X: X信息输出时左对齐   
%p: 输出日志信息优先级,即DEBUG,INFO,WARN,ERROR,FATAL,   
%d: 输出日志时间点的日期或时间,默认格式为ISO8601,也可以在其后指定格式,比如:%d{yyyy-MM-dd HH:mm:ss,SSS},输出类似:2011-10-18 22:10:28,921   
%r: 输出自应用启动到输出该log信息耗费的毫秒数   
%c: 输出日志信息所属的类目,通常就是所在类的全名   
%t: 输出产生该日志事件的线程名   
%l: 输出日志事件的发生位置,相当于%C.%M(%F:%L)的组合,包括类目名、发生的线程,以及在代码中的行数。   
%x: 输出和当前线程相关联的NDC(嵌套诊断环境),尤其用到像java servlets这样的多客户多线程的应用中。   
%%: 输出一个"%"字符   
%F: 输出日志消息产生时所在的文件名称   
%L: 输出代码中的行号   
%m: 输出代码中指定的消息,产生的日志具体信息   
%n: 输出一个回车换行符,Windows平台为"\r\n",Unix平台为"\n"输出日志信息换行   
     
可以在%与模式字符之间加上修饰符来控制其最小宽度、最大宽度、和文本的对齐方式。如:   
1)%20c:指定输出category的名称,最小的宽度是20,如果category的名称小于20的话,默认的情况下右对齐。   
2)%-20c:指定输出category的名称,最小的宽度是20,如果category的名称小于20的话,"-"号指定左对齐。   
3)%.30c:指定输出category的名称,最大的宽度是30,如果category的名称大于30的话,就会将左边多出的字符截掉,但小于30的话也不会有空格。   
4)%20.30c:如果category的名称小于20就补空格,并且右对齐,如果其名称长于30字符,就从左边交远销出的字符截掉  
       
log4j.rootLogger=warn,myconsole,errinfo  
  
#输出到控制台的日志  
log4j.appender.myconsole=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myconso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myconsole.Threshold=warn  
log4j.appender.my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d{yyyy-MM-dd HH:mm:ss} %5p [%t] (%F:%L) - %m%n  
  
#输出到文件的异常日志文件  
log4j.appender.errinfo=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errinfo.File=D:/ERROR.LOG  
log4j.appender.errinfo.Threshold =ERROR  
log4j.appender.errinfo.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errinfo.layout.ConversionPattern=%d{yyyy-MM-dd HH:mm:ss} %5p [%t] (%F:%L) - %m%n  
3、<timestamp>:获取时间戳,有两个属性key(标识标签的名字,可以理解为变量名)和datePattern(设置将解析配置文件的时间转换成字符串,符合java.txt.SimpleDateFormat的格式)。

4、<logger>:用来设置某一个包或者某一个具体类的日志打印级别,以及指定<appender>。<logger>有三个属性:name、level和additivity。

(1)name:用来指定需要设置的包或者类的名称;

(2)level:用来设置打印级别,TRACE,DEBUG,INFO,WARN,ERROR,ALL,OFF,还有INHERITED或者NULL(代表强制执行上级的级别),如果没有设置level,那么logger将会继承上级的级别。

(3)additivity:是否向上级logger传递打印信息默认是true。

<logger>可以包含0个或多个<appender-ref>元素,标识<appender>会添加到该<logger>。

5、<root>:相当于"根<logger>",只有一个level属性,没有INHERITED或者NULL,默认为debug。

6、<appender>:是负责写日志的组件。有两个属性name(appender名称)和class(appender的全限定名)。

appender的全限定名。

(1)、ConsoleAppender:把日志添加到控制台,有两个子节点<encoder>(对日志进行格式化)和<target>(System.out或者System.err,默认是System.out);

(2)、FileAppender:把日志添加到文件,其子节点有

<file>(被写入的文件名,可以是相对目录,也可以是绝对目录,如果上级目录不存在,会自动创建)、

<append>(如果是true,日志被追加到文件结尾,如果是false,清空现存文件,默认是true)、

<encoder>(格式化)

<prudent>(如果是true,日志会被安全的写入文件,即使其他的FileAppender也在向此文件做写入操作,效率低,默认是false)。

(3)、RollingFileAppender:滚动记录文件,先将日志记录到指定文件,当符合某个条件时,将日志记录到其他文件。其子节点有:

<file>(被写入的文件名)

<encoder>

<rollingPolicy>(当发生滚动时,决定RollingFileAppender的行为,涉及文件移动和重命名)

rollingPolicy:(1)、TimeBaseRollingPolicy:最常用的滚动策略,它根据时间来指定滚动策略,既负责滚动也负责触发滚动。其子节点有

<fileNamePattern>:必要节点,包含文件名及“%d”转换符(可以按照SimpleDateForm格式来表示时间,例如:%d{yyyyMM}),

  (2)、RollingFilePolicy:它的file子节点可有可无,通过设置file,可以为活动文件和归档文件指定不同位置,当前日志总是记录到file指定的文件(活动文件),活动文件的名字不会改变;如果没设置file,活动文件的名字会根据fileNamePattern的值,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和“\”会被作为文件分割符。

<maxHistory>:可选节点,控制保留的归档文件的最大数量,超出数量就删除旧文件。假设设置每个月滚动,且<maxHistory>是6,则只保     存最近6个月的文件,删除之前的旧文件。注意,删除旧文件时,那些为了归档而创建的目录也会被删除。

  (3)、FixedWindowRollingPolicy:根据固定窗口算法重命名文件的滚动策略。其子节点如下:

<minIndex>:窗口索引最小值。

<maxIndex>:窗口索引最大值,当用户指定的窗口过大时,会自动将窗口设置成12。

<fileNamePattern>:必须包含“%i”,例如:假设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和2,命名模式为mylog%i.log,会产生归档文件mylog1.log和      mylog2.log。还可以指定文件压缩选项,例如:mylog%i.log.gz或者mylog%i.log.zip。

<triggeringPolicy>(通知RollingFileApender何时启动滚动)

(1)、triggeringPolicy:

a、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查看当前活动文件的大小,如果超过指定大小会通知。

b、RollingFileAppender:触发当前活动文件滚动。只有一个节点:

<maxFileSize>:这时活动文件的大小,默认为10MB。

<prudent>(当为true时,不支持FixedWindowRollingPolicy。支持TimeBaseRollingPolicy,但是有两个限制,1、不支持也不允许文件压缩,2、不能设置file属       性,必须留空)。

<encoder>:负责两件事,一是把日志信息转化为字节数组,二是把字节数据写入到输出流。目前PatternLayoutEncoder是唯一有用的且默认的encoder,有一个<pattern>节点,用来设置日志的输入格式。使用“%”加转换符的方式,如果要输出“%”,必须要用“\”对“\%“进行转义。

pattern里的转换符说明:

c {length } 
lo {length } 
logger {length }
输出日志的logger名,可有一个整形参数,功能是缩短logger名,设置为0表示只输入logger最右边点符号之后的字符串。 Conversion specifier Logger name Result
%loggermainPackage.sub.sample.BarmainPackage.sub.sample.Bar
%logger{0}mainPackage.sub.sample.BarBar
%logger{5}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s.Bar
%logger{10}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s.Bar
%logger{15}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sample.Bar
%logger{16}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ub.sample.Bar
%logger{26}mainPackage.sub.sample.BarmainPackage.sub.sample.Bar

 

C {length } 
class {length }
输出执行记录请求的调用者的全限定名。参数与上面的一样。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contextName 
cn
输出上下文名称。
d {pattern } 
date {pattern }
输出日志的打印日志,模式语法与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兼容。 Conversion Pattern Result
%d2006-10-20 14:06:49,812
%date2006-10-20 14:06:49,812
%date{ISO8601}2006-10-20 14:06:49,812
%date{HH:mm:ss.SSS}14:06:49.812
%date{dd MMM yyyy ;HH:mm:ss.SSS}20 oct. 2006;14:06:49.812
F / file输出执行记录请求的java源文件名。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caller{depth}caller{depth, evaluator-1, ... evaluator-n}输出生成日志的调用者的位置信息,整数选项表示输出信息深度。

例如, %caller{2}   输出为:

0    [main] DEBUG - logging statement 
Caller+0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sampleMethodName(Bar.java:22)
Caller+1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createLoggingRequest(Bar.java:17)

例如, %caller{3}   输出为:

16   [main] DEBUG - logging statement 
Caller+0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sampleMethodName(Bar.java:22)
Caller+1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createLoggingRequest(Bar.java:17)
Caller+2   at mainPackage.ConfigTester.main(ConfigTester.java:38)
L / line输出执行日志请求的行号。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m / msg / message

输出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

M / method输出执行日志请求的方法名。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n输出平台先关的分行符“\n”或者“\r\n”。
p / le / level输出日志级别。
r / relative输出从程序启动到创建日志记录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t / thread输出产生日志的线程名。
replace(p ){r, t}

p 为日志内容,r 是正则表达式,将p 中符合r 的内容替换为t 。

例如, "%replace(%msg){'\s', ''}"

c {length } 
lo {length } 
logger {length }
输出日志的logger名,可有一个整形参数,功能是缩短logger名,设置为0表示只输入logger最右边点符号之后的字符串。 Conversion specifier Logger name Result
%loggermainPackage.sub.sample.BarmainPackage.sub.sample.Bar
%logger{0}mainPackage.sub.sample.BarBar
%logger{5}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s.Bar
%logger{10}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s.Bar
%logger{15}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sample.Bar
%logger{16}mainPackage.sub.sample.Barm.sub.sample.Bar
%logger{26}mainPackage.sub.sample.BarmainPackage.sub.sample.Bar

 

C {length } 
class {length }
输出执行记录请求的调用者的全限定名。参数与上面的一样。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contextName 
cn
输出上下文名称。
d {pattern } 
date {pattern }
输出日志的打印日志,模式语法与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兼容。 Conversion Pattern Result
%d2006-10-20 14:06:49,812
%date2006-10-20 14:06:49,812
%date{ISO8601}2006-10-20 14:06:49,812
%date{HH:mm:ss.SSS}14:06:49.812
%date{dd MMM yyyy ;HH:mm:ss.SSS}20 oct. 2006;14:06:49.812
F / file输出执行记录请求的java源文件名。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caller{depth}caller{depth, evaluator-1, ... evaluator-n}输出生成日志的调用者的位置信息,整数选项表示输出信息深度。

例如, %caller{2}   输出为:

0    [main] DEBUG - logging statement 
Caller+0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sampleMethodName(Bar.java:22)
Caller+1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createLoggingRequest(Bar.java:17)

例如, %caller{3}   输出为:

16   [main] DEBUG - logging statement 
Caller+0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sampleMethodName(Bar.java:22)
Caller+1   at mainPackage.sub.sample.Bar.createLoggingRequest(Bar.java:17)
Caller+2   at mainPackage.ConfigTester.main(ConfigTester.java:38)
L / line输出执行日志请求的行号。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m / msg / message

输出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

M / method输出执行日志请求的方法名。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n输出平台先关的分行符“\n”或者“\r\n”。
p / le / level输出日志级别。
r / relative输出从程序启动到创建日志记录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t / thread输出产生日志的线程名。
replace(p ){r, t}

p 为日志内容,r 是正则表达式,将p 中符合r 的内容替换为t 。

例如, "%replace(%msg){'\s', ''}"


格式修饰符,与转换符共同使用:
可选的格式修饰符位于“%”和转换符之间。
第一个可选修饰符是左对齐 标志,符号是减号“-”;接着是可选的最小宽度 修饰符,用十进制数表示。如果字符小于最小宽度,则左填充或右填充,默认是左填充(即右对齐),填充符为空格。如果字符大于最小宽度,字符永远不会被截断。最大宽度 修饰符,符号是点号"."后面加十进制数。如果字符大于最大宽度,则从前面截断。点符号“.”后面加减号“-”在加数字,表示从尾部截断。
 
例如:%-4relative 表示,将输出从程序启动到创建日志记录的时间 进行左对齐 且最小宽度为4。










  • 8
    点赞
  • 2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