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gradle配置生成的apk名称和存放位置

这篇博客介绍了如何在Android Studio项目中通过Gradle脚本修改apk的生成名称,使其包含日期信息,并且调整apk的输出路径,将打包后的apk复制到指定目录。配置包括设置应用名称、定义时间格式、修改apk名称格式以及定义输出路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项目场景:

配置apk生成之后的名称,并且重新修改apk生成路径


解决方案:

提示:
1、gradle中修改apk生成名称
2、将构建的apk拷贝到新的文件路径中

定义生成apk名称和当前时间

// 定义应用名称
def appName = "Example"

static def packageTime() {
    return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format(new Date())
}

修改apk名称:格式Example-2022-04-26-debug/release.apk,根据当前编译环境决定是debug或者release

// 修改apk的名称,并且指定输出路径
    android.applicationVariants.all { variant ->
        variant.outputs.all {
            // 格式:Example-2022-04-26-debug/release.apk
            outputFileName = "${appName}-${packageTime()}-${variant.buildType.name}.apk"
        }
    }

修改apk的输出路径

// 打包完成之后,将apk复制到指定目录
// 生成在Project根目录,就是跟app同级
        def outputFilePath = "${rootDir.absolutePath}/apk/$appName/${variant.buildType.name}"
        File outputFile = new File(outputFilePath)
        variant.assemble.doLast {
            copy {
                variant.outputs.all { file ->
                    copy {
                        from file.outputFile
                        into outputFile
                    }
                }
            }
        }

修改名称之后,并且修改输出路径完整配置

// 定义应用名称
def appName = "Gesture"

static def packageTime() {
    return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format(new Date())
}

android {
    // 修改apk的名称,并且指定输出路径
    android.applicationVariants.all { variant ->
        variant.outputs.all {
            outputFileName = "${appName}-${packageTime()}-${variant.buildType.name}.apk"
        }
        // 打包完成之后,将apk复制到指定目录
        def outputFilePath = "${rootDir.absolutePath}/apk/$appName/${variant.buildType.name}"
        File outputFile = new File(outputFilePath)
        variant.assemble.doLast {
            copy {
                variant.outputs.all { file ->
                    copy {
                        from file.outputFile
                        into outputFile
                    }
                }
            }
        }
    }
}

参考

AndroidStudio2021/3版 gradle7.0环境 自定义输出apk路径

<think>嗯,用户想了解Java中如何遍历List。首先,我得回忆一下Java中的List遍历方法有哪些。常见的应该有三种:for循环、增强for循环和迭代器。可能还有Java 8的Stream API的forEach方法。 然后,我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可能是刚开始学Java,或者对集合操作不太熟悉。需要解释清楚每种方法的用法,给出示例代码,并指出优缺点,这样用户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接下来,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每种遍历方式,比如1. 普通for循环,2. 增强for循环,3. 迭代器,4. forEach方法。每种方法都需要代码示例,注意要使用正确的语法,比如泛型、变量命名等,可能需要用List<String>作为例子。 还要注意提到线程安全的问题,比如在用迭代器遍历时删除元素会抛异常,而使用CopyOnWriteArrayList或者在迭代器中正确使用remove方法。这点可能对用户在实际开发中遇到问题时有帮助。 另外,Java 8的Stream API的forEach可能用户不太熟悉,需要简单说明,但要指出它在并行处理时的优势。同时提醒顺序问题,避免误解。 需要检查是否覆盖了所有常见的遍历方式,有没有遗漏,比如ListIterator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有必要可以提到,不过可能用户更关注基础方法。不过用户的问题只是“介绍”,所以可能不需要太深入。 确保回答的语言用中文,避免术语错误,比如“迭代器”而不是“迭代器”。代码中的注释也要用中文吗?用户没有特别要求,但可能更易于理解,所以可以保留英文注释,或者简单翻译。 最后,总结一下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比如普通for循环需要索引,增强for代码简洁,迭代器适合边遍历边删除,forEach适合函数式编程。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系统级指令,数学表达式用$...$,但这个问题不涉及数学公式,所以可能不需要处理。但如果有代码块,需要用正确的格式,比如Java代码块标记出来,确保语法正确。 可能用户的问题比较基础,但需要详细说明,特别是异常情况和最佳实践,比如不要在遍历时用List的remove方法,而用迭代器的remove,避免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检查是否有错误,比如普通for循环的条件是i < list.size(),对吗?是的,因为索引从0开始。迭代器的hasNext()和next()的使用是否正确。是的。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先介绍遍历方法,每种方法给出示例,说明优缺点,然后注意事项,最后总结。这样用户能逐步理解,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think>在 Java遍历 `List` 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以下从基础到进阶逐步说明: --- ### 1. **普通 for 循环** 通过索引遍历,适用于需要操作索引的场景。 ```java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list.add("B"); list.add("C");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String element = list.get(i);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 **优点**:可通过索引访问元素。 - **缺点**:对 `LinkedList` 性能较差(`get(i)` 时间复杂度为 $O(n)$)。 --- ### 2. **增强 for 循环(foreach)** 语法简洁,适用于不需要索引的场景。 ```java for (String element : list) {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 **优点**:代码简洁,适用于所有实现 `Iterable` 接口的集合。 - **缺点**:无法直接操作索引,遍历时不能修改集合结构(否则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3. **迭代器(Iterator)** 显式使用迭代器,适合需要边遍历边删除元素的场景。 ```java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element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安全删除当前元素 if (element.equals("B")) { iterator.remove(); } } ``` - **优点**:支持安全的元素删除操作。 - **缺点**:代码相对冗长。 --- ### 4. **Java 8+ 的 forEach 方法** 结合 Lambda 表达式,实现函数式编程风格。 ```java list.forEach(element ->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或使用方法引用 list.forEach(System.out::println); ``` - **优点**:代码简洁,支持并行流(`parallelStream()`)。 - **缺点**:无法修改集合外部变量(需使用 `final` 或等效 final 的局部变量)。 --- ### 5. **ListIterator** 双向遍历(仅适用于 `List`),允许向前或向后遍历及修改元素。 ```java ListIterator<String> listIterator = list.listIterator(); while (listIterator.hasNext()) { String element = list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反向遍历 while (listIterator.hasPrevious()) { String element = listIterator.previous();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 ### **注意事项** - **遍历时修改集合**:除通过 `Iterator.remove()` 外,其他修改操作(如 `list.add()` 或 `list.remove()`)会触发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性能选择**:根据 `List` 实现类选择遍历方式(如 `ArrayList` 适合普通 for 循环,`LinkedList` 适合迭代器)。 - **线程安全**:多线程环境下需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或同步机制。 --- ### **总结** | 方法 | 适用场景 | 线程安全 | |--------------------|----------------------------------|------------------| | 普通 for 循环 | 需要索引操作 | 需自行同步 | | 增强 for 循环 | 简单遍历 | 需自行同步 | | 迭代器 | 需要删除元素 | 需自行同步 | | forEach + Lambda | 函数式风格 | 依赖集合实现 | | ListIterator | 双向遍历或修改 | 需自行同步 |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先考虑代码简洁性和性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吃骨头不吐股骨头皮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