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遇上众筹——颠覆性创业背后的思考

春节前后,微信除了红包满天飞以外,我的朋友圈也被几条很有意思的文章反复刷屏,那是关于众筹与颠覆性创业的话题。我和几个创业圈的朋友边围观边思考,于是有了下面这些文字,更多是记录,列位看官请轻拍。

事件:各老总微信筹学费,互联网思维上中欧

1月19号,黄太吉创始人郝畅率先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题为《就用互联网思维大闹中欧》的文章,随后90后辣女马佳佳、91助手开发者熊俊、易淘食的张洋、雕爷牛腩的孟醒等先锋创业者们也纷纷发文为自己上中欧创业营集资募款。直至最近的2月10日凌晨,有米传媒陈第仅用短短三小时就成功募款11.8万,彻底引爆移动创业圈、手游圈对中欧创业营的关注,也引起大家对微信众筹这一做法的讨论。

翻回这些文章,其内容或诚恳或幽默、或激情或理性,但殊途同归地都指向一个目的:筹够11.8W元的中欧学费!有意思的是要参加中欧课程的这帮人并非没钱交学费,恰恰相反——他们大多是时下中国最流弊的创业者,代表着中国最新一代的中坚创业力量。原来,“以互联网思维上学”,是中欧创业营创始人李善友教授(酷6网创始人)为学员进入中欧创业营的设下的第一道考验。

李善友教授的“互联网思维”,也让我有了很多思考:

思考一:众筹潮流意味着什么?

“众筹”这个词最早源自西方国家,意指以展示创意的行为,获得大众的资金援助。至于本文的“众筹”,仅谈狭义的创业角度。国内创业者对“众筹”的概念接触得比较晚,这个词被人津津乐道也只是近一两年的事情。而在国外,像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众筹网站早已玩转得风声水起了,说众筹是一种“潮流”一点也不为过。在国外,说起创业启动资金紧缺,第一时间就是上众筹网;而在中国,不够钱,第一时间就是找老爸、找干爹、找投资方、找银行。相较之下,中国创业项目融资失败率高、起步时间长的必然性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现实,也反映出东西方创业观念的差异以及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包容性的高下。

实际上,众筹机制无论是从发起者还是投资者的角度去考量,它都是一个比传统的风险投资效率更高的方式。投资人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资本升值,而发起者能用最灵活的方式去应对资金流的问题。在法律准许的条件下,这种创新方式,更利于促进零启动资金项目的首次创业。

2014年年初的这一场跨域极广的连锁众筹案例,我们应该对众筹在中国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一旦普遍大众逐渐认同了这种的投资手段,众筹将流行起来,这对整个创业圈以及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必定是巨大的。想象着某天,你想开个小公司,把创业计划书往网上一放,不用几天不仅你的资金凑齐了,你顺便连你的合伙人、员工都招募到了,想想都觉得兴奋吧。

 思考二:微信将成为最合适的众筹平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