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
- 资源 (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hdu5288 多校
题意:f(l,r)表示i的数量,i满足(l=思路:假设有一个序列元素为 a b c d e f;且a,f是d的因数,bce都不是d的因数。则在bcde这个区间段,任意包含d的区间d都是可以贡献一个答案值的,比如本例中bcd bcde cd cde de d 这6个序列中计算f(l,r)函数时d都是可以一个统计量。所以对于每一个数组中的元素只需找到其左右最靠近的因数在哪个位置即可。若
2015-07-22 15:14:48
345
原创 hdu5288 多校
题意:f(l,r)表示i的数量,i满足(l=#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io>#include <cstring>#include <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ll long longconst int mod=1000000000+7;const int ma=100000+10;int n,a
2015-07-22 15:10:36
337
原创 欢迎使用CSDN-markdown编辑器
欢迎使用Markdown编辑器写博客本Markdown编辑器使用StackEdit修改而来,用它写博客,将会带来全新的体验哦:Markdown和扩展Markdown简洁的语法代码块高亮图片链接和图片上传LaTex数学公式UML序列图和流程图离线写博客导入导出Markdown文件丰富的快捷键快捷键加粗 Ctrl + B 斜体 Ctrl + I 引用 Ctrl
2015-05-19 22:51:34
328
原创 poj2828,很好的线段树思路
题意就不解释了,大家尽量不要搜索题意,还是要自己看题分析题意算法。这个题我看到后第一个就是用vector直接insert,然后果断超时....然后看了一下别人的思路发现这个线段树用的很好啊。思路:逆序遍历,线段树结点存储的是当前区域的空位置数量。最后一次插入的点就在插入的位置pos。然后往前遍历,倒数第二次插入就是要找到第pos+1个空位置,以此类推。以下图片转自http:
2015-03-25 00:49:56
430
转载 线段树学习
转载自【完全版】线段树很早前写的那篇线段树专辑至今一直是本博客阅读点击量最大的一片文章,当时觉得挺自豪的,还去pku打广告,但是现在我自己都不太好意思去看那篇文章了,觉得当时的代码风格实在是太丑了,很多线段树的初学者可能就是看着这篇文章来练习的,如果不小心被我培养出了这么糟糕的风格,实在是过意不去,正好过几天又要给集训队讲解线段树,所以决定把这些题目重新写一遍,顺便把近年我
2014-09-02 09:36:22
485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