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
文章平均质量分 58
苗妮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全波形反演之卷积、自相关、互相关(2)
使用深度学习的全波形反演方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带标签的数据不足,往往我们会从合成尽可能真实的速度模型(输出标签)和地震数据(输入数据)入手。通常的做法,当获得足够多的合成数据时,在合成数据上训练,在真实数据上测试。有学者,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利用卷积、自相关、互相关等,描述了一类新的方法来增强对具有真实数据特征的合成数据的监督训练(领域自适应)。原创 2023-12-13 17:28:05 · 476 阅读 · 0 评论 -
全波形反演之卷积、自相关、互相关(1)
比如,当 t 为0时,两个信号一模一样,此时值最大。它可以用来发现信号中的重复模式,如被噪声掩盖的周期信号。自相关函数的极大值能够很好地体现信号中的周期性分量。原创 2023-12-13 11:10:38 · 850 阅读 · 0 评论 -
地震勘探原理自问自答
2、以陆地勘探为例,炮点激发,将地下介质近似为弹性介质,由激发信号经过地下介质的传播,在地表上采集到的信号称为地震数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演过程。地震数据包含:体波(反射比、直达波、折射波等)、面波(勒夫波、瑞利波/地滚波)、噪声。比如,是否含有面波?1、二维/三维(陆地/海洋)地震勘探,炮点(激发点)和检波点(接收点)的排布位置如何?2)利用合成数据去做反演,和利用真实数据去做反演,他们的反演过程/结果会有什么差异?3、请标出真实数据中的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面波、初至波、噪声?原创 2023-10-16 09:28:12 · 361 阅读 · 0 评论 -
地震数据采集0: 观测系统
由于单次覆盖获得的地震数据信噪比比较低,通过设计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空间位置,对地下反射点进行多次观测,观测的次数叫做覆盖次数,用以提高信噪比和成像效果,这种做法称为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测线上,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空间位置关系,称为观测系统。道间距: 相邻检波器的距离,影响横向分辨率。排列长度:最近检波器与最远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四维观测系统。偏移距:应小于最小的目的层深度。炮检距:炮点和检波器间的距离。反射点距:反射点P之间的距离。炮间距:相邻激发点的距离。原创 2023-10-11 19:35:30 · 1093 阅读 · 0 评论 -
地震数据处理4:地震水平叠加处理 vs 偏移处理
地震偏移的原理没看明白?偏移分为叠前偏移和叠后偏移。什么情况下需要偏移?倾斜反射层未知错误、断层扭曲、向斜扭曲、背斜扭曲。原创 2023-10-10 09:02:08 · 1083 阅读 · 0 评论 -
地震数据处理3: 几种地震速度之间的关系
水平层状介质的时距曲线近似看成是双曲线,求出的速度,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该层的平均速度,与该层和其上层的速度有关。利用平均速度可以做时深转换,做深度构造图。水平层状介质,叠加速度与均方根速度相等。原创 2023-10-09 17:22:19 · 905 阅读 · 0 评论 -
地震数据处理2:地震静校正处理 vs 地震动校正处理
通过补偿,减少经过起伏地表、风化层、低速带的时间。好像信号就是从一个基准面激发和接收的。静校正中需要矫正的时间量为静校正量,一般用毫秒表示。针对共中心点道集的时距双曲线,纠正为直线,称为动校正。1)静校正 观察数据是共炮集 消除地表起伏影响 校正量有正有负2)动校正 观察数据是共中心点道集 消除炮检距地影响 校正量永远为正。原创 2023-10-09 16:27:35 · 1727 阅读 · 0 评论 -
地震数据处理1:二维数字滤波与地震反褶积
地震数据中包含:面波、反射波、折射波、工业干扰、风干扰、声音干扰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有效波与干扰波在频谱上的差异,进行数字滤波。地震记录的自相关代替子波的自相关的前提条件:子波是最小相位的(实际上是混合相位), 反射系数是随机的白噪声系列(实际上也不是白噪声)希望,在地震记录上每个反射波表现为一个窄的脉冲,脉冲的强弱与界面的反射系数大小成正比,脉冲的极性反映界面反射系数正负。地震记录:许多反射子波叠加的结果。将信号从时间-空间域,转换到频率-波数域,浅层折射波和反射波就可以分开。原创 2023-10-09 12:03:20 · 110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