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入门

redis概述

Redis是一款开源的、高性能的键-值存储(key-value store)。它常被称作是一款数据结构服务器(data structure server)。
Redis的键值可以包括字符串(strings)类型,同时它还包括哈希(hashes)、列表(lists)、集合(sets)和 有序集合(sorted sets)等数据类型。 对于这些数据类型,你可以执行原子操作。例如:对字符串进行附加操作(append);递增哈希中的值;向列表中增加元素;计算集合的交集、并集与差集等。
为了获得优异的性能,Redis采用了内存中(in-memory)数据集(dataset)的方式。同时,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将数据集转存到磁盘上(snapshot),或者在日志尾部追加每一条操作命令(append only file,aof)。
Redis同样支持主从复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并且具有非常快速的非阻塞首次同步( non-blocking first synchronization)、网络断开自动重连等功能。同时Redis还具有其它一些特性,其中包括简单的事物支持、发布订阅 ( pub/sub)、管道(pipeline)和虚拟内存(vm)等 。
Redis具有丰富的客户端,支持现阶段流行的大多数编程语言。(此段转载自城南花已开的博客https://www.cnblogs.com/yuhangwang/p/5817930.html)

安装

编译安装

  • 解压安装
tar -zxvf redis-5.0.3.tar.gz #解压压缩包
cd redis-5.0.3/src #进入相应的相应目录的src目录
make #执行编译操作
make test #执行make test来进行安装完毕的测试
make install #执行最后一步安装步骤
  • redis安装的默认路径为/usr/local/bin/,包括以下几个文件,可以将这些文件拷贝进新的文件夹:
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aof  redis-check-rdb  redis-cli  redis-sentinel  redis-server
  • 可以将解压缩包文件夹中的redis.conf文件拷贝出来,比如/etc/目录下
  • 启动redis以及关闭redis
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启动
/usr/local/bin/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shutdown #关闭
redis-cli
#启动客户端链接
#键入info,查看当前redis信息
#键入shutdown 停止redis服务

设置systemctl服务方式启动

用service来管理服务的时候,是在/etc/init.d/目录中创建一个脚本文件,来管理服务的启动和停止,在systemctl中,也类似,文件目录有所不同,在/lib/systemd/system目录下创建一个脚本文件redis.service

[Unit]
Description=Redis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ExecStart=/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daemonize no
ExecStop=/usr/local/bin/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shutdown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

配置文件

  • daemonize no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 pidfile /var/run/redis.pid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文件
  • port 6379
    指定Redis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6379
  • bind 127.0.0.1
    绑定的主机地址
  • timeout 300
    当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 loglevel verbose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 logfile stdout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dev/null
  • databases 16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 save <seconds> <changes>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钟)内有1个更改,300秒(5分钟)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
  • rdbcompression yes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 dbfilename dump.rdb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 dir ./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 requirepass foobared
    设置Redis连接密码,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 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 maxclients 128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 maxmemory <bytes>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
  • appendonly no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
  • appendfsync everysec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默认值)
  • vm-enabled no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no,简单的介绍一下,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Redis的VM机制)
  •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 vm-max-memory 0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 vm-page-size 32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 vm-pages 134217728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
  • vm-max-threads 4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默认值为4
  • glueoutputbuf yes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 activerehashing yes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
  •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常用监控项

uptime_in_days ##启动经过的天数
connected_clients ##连接的客户端数
blocked_clients : ##正在等待阻塞命令(BLPOP、BRPOP、BRPOPLPUSH)的客户端的数量
used_memory_peak_huma: ##reids所用内存的高峰期
used_memory: ##运行起来使用的内存数
expired_keys: ##过期的key数量
evicted_keys: ##删除过期的key数量
keyspace_misses: ##没命中的key数量
keyspace_hits: ##命中的key数量
connected_slaves: ##已连接的从服务器数
rejected_connections: ##因为超过最大连接数被拒接的请求数量

redis主从服务器

redis主从的作用

主从模式: redis的主从模式,使用异步复制,slave节点异步从master节点复制数据,master节点提供读写服务,slave节点只提供读服务(这个是默认配置,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 slave-read-only 控制)。master节点可以有多个从节点。配置一个slave节点只需要在redis.conf文件中指定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即可。

搭建过程

  • 新建一个配置文件夹,放置主从配置文件
  • master配置文件 master-6379.conf
bind 0.0.0.0 #允许任意主机连接
logfile "6379.log" logfile #指定日志文件路径,此为相对路径,在启动处生成
dbfilename "dump-6379.rdb"
daemonize yes
rdbcompression yes
  • slave1 配置文件 master-6380.conf
bind 0.0.0.0 #允许任意主机连接
logfile "6380.log" logfile
dbfilename "dump-6380.rdb"
daemonize yes
rdbcompression yes
slaveof 192.168.81.135 6379 #主redis的IP以及端口
  • slave2 配置文件 master-6381.conf
bind 0.0.0.0 #允许任意主机连接
logfile "6381.log" logfile
dbfilename "dump-6381.rdb"
daemonize yes
rdbcompression yes
slaveof 192.168.81.135 6379

验证

  • 启动三台reids服务
./src/redis-server config/master-6379.conf
./src/redis-server config/master-6380.conf
./src/redis-server config/master-6381.conf
  • 给master节点set一个key
./src/redis-cli -p 6380

127.0.0.1:6380> get name
"cmy"

master配置永久化

使用主从模式时应注意matser节点的持久化操作,matser节点在未使用持久化的情况详情下如果宕机,并自动重新拉起服务,从服务器会出现丢失数据的情况

redis集群搭建

搭建过程

  • 此实例将在一台机器上运行模拟集群
  • 将 src/redis-trib.rb 复制到 /usr/local/bin 目录下
  • 将配置文件复制三份,分别以端口命名便于识别,cluster-7000.conf,cluster-7001.conf,cluster-7002.conf
  • 修改配置文件,以7000为例
port  7000                                        //端口7000,7002,7003        
bind 本机ip                                       //默认ip为127.0.0.1 需要改为其他节点机器可访问的ip 否则创建集群时无法访问对应的端口,无法创建集群
daemonize    yes                               //redis后台运行
pidfile  /var/run/redis_7000.pid          //pidfile文件对应7000,7001,7002
cluster-enabled  yes                           //开启集群  把注释#去掉
cluster-config-file  nodes_7000.conf   //集群的配置  配置文件首次启动自动生成 7000,7001,7002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请求超时  默认15秒,可自行设置
appendonly  yes                           //aof日志开启  有需要就开启,它会每次写操作都记录一条日志
  • 启动这三个实例
  • Redis 官方提供了 redis-trib.rb 这个工具,使用下面这个命令即可完成集群的搭建
redis-trib.rb  create  127.0.0.1:7000 127.0.0.1:7001  127.0.0.1:7002 

这个工具是用 ruby 实现的,所以需要安装 ruby。安装命令如下:

yum -y install ruby ruby-devel rubygems rpm-build
gem install redis

  • 若没有报错,则搭建完成

验证

redis-cli -h 127.0.0.1 -c -p 7002
127.0.0.1:7002>cluster info
cluster_state:ok
cluster_slots_assigned:16384
cluster_slots_ok:16384
cluster_slots_pfail:0
cluster_slots_fail:0
cluster_known_nodes:3 	#集群节点数量3
cluster_size:3	#集群规模
cluster_current_epoch:3
cluster_my_epoch:3
cluster_stats_messages_sent:19346
cluster_stats_messages_received:1934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