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v9w0x1y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51、简单的 RSA 密钥生成后门方案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一种简单的 RSA 密钥生成后门方案,涵盖了密钥生成流程、攻击算法、置换选择及其安全性分析。文中介绍了两种主要方案:RSA-HSEβ 和 RSA-HPβ,分别通过隐藏指数和隐藏素因子的方法嵌入后门,使得拥有秘密密钥 β 的攻击者能够高效地对 RSA 模数 n 进行因式分解。同时,文章对多种置换函数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了它们在不同方案中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并讨论了结合隐藏指数与隐藏素因子方法的潜在优势与缺陷。最后,文章强调了这些后门方案的安全性尚未得到严格证明,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31 01:55:50 · 25 阅读 · 0 评论 -
50、RSA密钥生成的简单后门
本文介绍了在RSA密钥生成过程中嵌入后门的几种简单方法,这些后门允许攻击者仅根据公开信息(n, e)分解n,从而破坏RSA的机密性和真实性。文章分析了三种嵌入后门的方案(RSA-HSDβ、RSA-HSPEβ、RSA-HSEβ),它们分别隐藏小私钥指数、小素数公钥指数及其部分信息。这些方案运行时间接近标准RSA生成过程,难以被察觉,并提出了应对这些后门的安全建议,包括自主实现密钥生成、审查源代码和增加随机性等。原创 2025-07-30 13:44:33 · 32 阅读 · 0 评论 -
49、利用少量RSA私钥信息穿透迷雾
本文探讨了两种利用少量RSA私钥信息穿透迷雾的方法。第一种方法通过缩小搜索空间,利用2、3、5的幂的稀缺性,从部分最高有效位信息恢复私钥;第二种方法结合Coppersmith的格基技术和中国剩余定理,从最低有效位信息推导私钥。文章还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的安全建议,如指数盲化和基数选择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密码学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9 14:18:10 · 44 阅读 · 0 评论 -
48、密码学中签名协议与随机指数算法的安全与效率分析
本博客深入分析了密码学中的两种关键技术:阈值Schnorr签名协议(TSch和gjkr-TSch)以及Mist随机指数算法。文章从安全性和效率两个维度对TSch和gjkr-TSch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它们在不同场景(标准数域、椭圆曲线设置、互联网和局域网环境)下的性能差异,并对Mist算法在抵抗侧信道泄漏攻击方面的机制与局限进行了详细解析。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降低安全归约降级因子、优化随机数域处理方式等,旨在为实际应用中安全与效率的平衡提供参考。原创 2025-07-28 16:59:29 · 36 阅读 · 0 评论 -
47、Pedersen分布式密钥生成协议的安全应用
本文探讨了Pedersen的分布式密钥生成协议(Ped-DKG)在阈值Schnorr签名方案中的安全应用。首先介绍了相关预备知识,包括计算模型、离散对数假设和阈值签名的安全概念。详细描述了Ped-DKG协议的流程及其性质,并结合阈值Schnorr签名方案讨论了其具体应用。分析了该方案在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并与其他方案进行了对比。同时,文章讨论了Ped-DKG协议在不同场景下的潜在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协议的保密性优化和实际应用性能提升。原创 2025-07-27 14:23:44 · 49 阅读 · 0 评论 -
46、高效且可证明安全的方案及Pedersen分布式密钥生成协议的安全应用
本文探讨了TPAKE及其扩展协议TPAKE-HTSig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与安全性分析,同时研究了Pedersen分布式密钥生成(DKG)协议在阈值密码系统中的使用及其局限性。TPAKE协议保障了用户与服务器之间安全的会话密钥生成,而TPAKE-HTSig则增强了签名机制的安全性。Pedersen DKG协议虽然在私钥分布均匀性方面存在不足,但因成本较低,在某些场景中仍具应用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不同协议在安全归约效率、通信与计算成本之间的权衡,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6 14:36:15 · 25 阅读 · 0 评论 -
45、高效且可证明安全的服务器辅助阈值签名方案
本文介绍两种高效且可证明安全的服务器辅助阈值签名方案:TPAKE-HTSig 和 LW-TSig。TPAKE-HTSig 方案适用于用户设备能高效执行加密运算的场景,结合 TPAKE 和 HTSig 实现安全签名;LW-TSig 是轻量级方案,适用于无加密协处理器的智能卡场景。文章还对保护签名功能的系统进行了分类,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应用建议,为不同场景下的签名安全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5 09:25:46 · 30 阅读 · 0 评论 -
44、快速椭圆曲线算术与改进的韦伊对求值及服务器辅助阈值签名方案
本文探讨了快速椭圆曲线算术与改进的韦伊对求值方法,并提出了两种服务器辅助阈值签名方案(TPAKE-HTSig 和 LW-TSig),分别适用于不同计算能力的用户设备场景。通过优化椭圆曲线运算中的抛物线计算,显著减少了配对算法的计算量,提高了效率。同时,服务器辅助阈值签名方案结合了阈值签名的安全性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为安全电子商务中的私钥签名保密性提供了高效且可证明安全的解决方案。文章还对保护私钥签名功能的系统进行了分类,并展望了未来在性能优化、安全性增强和应用拓展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4 16:24:23 · 17 阅读 · 0 评论 -
43、快速椭圆曲线算术与改进的韦伊对计算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椭圆曲线算术算法,通过优化计算过程,显著提升了标量乘法、多标量乘法、椭圆曲线分解以及韦伊对和泰特对计算的效率。该算法通过省略不必要的域运算,实现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3.8%至8.5%的性能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原创 2025-07-23 16:17:27 · 50 阅读 · 0 评论 -
42、宽度 - w NAF 方法实现小内存消耗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度-w NAF(非相邻形式)的SPA抗性算法,通过将偶数位转换为奇数位,实现了小内存消耗和高效的标量乘法计算。该方案在处理椭圆曲线加密中的标量乘法时,通过预计算奇数点表Eodd,降低了内存需求,并通过固定计算模式有效抵御了简单功率分析(SPA)攻击。同时,文章还探讨了LSB和MSB的处理方式、安全性防护机制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建议,为实现高效且安全的椭圆曲线加密提供了新的思路。原创 2025-07-22 14:32:58 · 28 阅读 · 0 评论 -
41、RSA捷径与抗旁道攻击的椭圆曲线标量乘法优化
本文探讨了椭圆曲线密码系统(ECC)在资源受限的可穿戴设备上实现时面临的旁道攻击(SCA)问题,重点针对标量乘法的宽度-w NAF方法提出抗攻击优化方案。通过优化代表类选择,减少预计算表的内存占用,并提出基于虚拟操作的SCA抗性方案,保持固定链长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内存使用和计算速度上优于现有方法,为ECC在智能卡等设备上的安全高效实现提供了可行路径。原创 2025-07-21 15:57:06 · 28 阅读 · 0 评论 -
40、分形默克尔树的表示与遍历
本文探讨了分形默克尔树的表示与遍历方法,通过引入现有子树和期望子树的概念,实现了高效计算与存储管理。对 TREEHASH 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前终止并保存中间结果,以确保认证路径的连续输出。同时分析了时间与空间的权衡,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如丢弃无用石子和省略部分计算,以进一步减少空间需求。算法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安全性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原创 2025-07-20 13:34:52 · 23 阅读 · 0 评论 -
39、图和几何搜索中的认证数据结构及分形默克尔树遍历技术
本博客主要探讨认证数据结构在图和几何搜索中的应用,以及分形默克尔树的遍历技术。通过构建平衡二叉树、路径属性验证机制和动态树划分策略,认证数据结构能够高效处理路径属性查询、连通性查询等操作,同时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博客还介绍了分形默克尔树的结构特性与优化遍历方法,提出一种在计算和存储之间灵活权衡的新技术,有效降低了传统默克尔树的计算和存储开销。最后,对相关技术的未来优化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原创 2025-07-19 14:44:45 · 24 阅读 · 0 评论 -
38、图和几何搜索的认证数据结构
本文探讨了用于图和几何搜索的认证数据结构,重点介绍了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关键技术。内容涵盖认证技术的基本原理、路径属性与路径哈希累加器的应用、动态森林中高效且完全动态的认证图搜索数据结构,以及分数级联技术在几何搜索问题中的认证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实现了对路径属性查询、连通性查询、二维几何搜索等常见问题的高效处理和答案验证。文章最后总结了这些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潜力。原创 2025-07-18 13:13:37 · 20 阅读 · 0 评论 -
37、伪随机函数共享与图和几何搜索认证数据结构
本文探讨了伪随机函数共享和图与几何搜索认证数据结构的相关技术。在伪随机函数共享方面,研究了累积映射的应用及其密钥数量问题,并介绍了其在分组密码和消息认证码中的应用。在图和几何搜索认证数据结构方面,提出了通用的认证模型和技术,包括连通性查询、路径查询、分数级联技术的认证方法。这些技术结合密码学和数据结构,为网络服务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提供了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解决方案。文章还讨论了当前研究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7 12:10:48 · 45 阅读 · 0 评论 -
35、容错与分布式广播加密及伪随机函数共享生成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容错与分布式广播加密技术以及伪随机函数的共享生成方法。首先探讨了ω-阈值设计和密钥分发模式在广播加密中的应用,分析了如何在安全性和容错性之间实现权衡。随后,重点研究了伪随机函数的共享生成,基于累积映射构建了一个通用框架,并介绍了米凯利-西德尼方案及其扩展。此外,还推导了(t, u, n)累积映射的参数界限,并提出了一种近似贪心算法来优化种子分发。这些技术在信息安全和加密效率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原创 2025-07-15 10:57:10 · 19 阅读 · 0 评论 -
34、容错与分布式广播加密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容错与分布式广播加密技术,探讨了在广播加密场景中如何确保信息仅被授权用户解密的安全传输机制。文章介绍了分布式广播加密协议的流程与属性,讨论了黑名单问题、小特权用户子集方案及其分布式实现,并提出了基于无覆盖族、完美哈希族和KIO构造等多种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确保了在分布式环境下信息的安全广播,并通过容错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健壮性。原创 2025-07-14 15:34:38 · 20 阅读 · 0 评论 -
33、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加密与容错分布式广播加密方案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加密和容错分布式广播加密方案。在公钥加密部分,探讨了加密、解密过程以及交互式加密预言机的设计,并通过攻击游戏分析了不可链接性和CCA安全性的证明方法。在容错分布式广播加密部分,介绍了广播加密的动机场景和简单协议示例,同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包括减少服务器广播信息量、设计全局广播加密方案、增强容错能力以及去除对广播者的信任依赖。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广播加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原创 2025-07-13 12:37:07 · 17 阅读 · 0 评论 -
32、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加密
本博文围绕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加密在混合加密方案中的应用展开,详细介绍了加密与解密的流程、参数设置及其安全条件。同时,通过攻击游戏的形式定义了混合加密方案的不可链接性和抗主动攻击能力(CCA安全性),并分析了密钥封装机制(KEM)、一次性消息认证码(MAC)和伪随机比特串生成器(STREAM)的安全性及其在整体方案中的协同作用。最后,博文还讨论了实际应用中的参数选择、密钥管理与攻击防范等关键问题,为实现安全可靠的混合加密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12 16:26:47 · 18 阅读 · 0 评论 -
31、可证明安全的长度保留型Chaumian混洗公钥加密技术
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实用的、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长度保留型Chaumian混洗公钥加密系统。针对现有混洗链方案在安全性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抵抗自适应选择密文攻击的混合公钥加密技术。通过结合密钥封装机制、一次性消息认证码和伪随机位串生成器,实现了兼具灵活性和安全性的长度保留型混洗,为信息传输的不可追踪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原创 2025-07-11 11:16:14 · 15 阅读 · 0 评论 -
30、重新思考Kerckhoffs假设下的选择密文安全性
本文探讨了在广义Kerckhoffs假设下,几种可证明安全的密码系统(如RSA-OAEP、Abe方案和Cramer-Shoup方案)在面对选择密文攻击时的安全性评估。通过分析各方案的解密流程、需保护的信息以及攻击流程,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安全性和适用场景。文章还总结了选择密码系统时应考虑的因素,并展望了未来密码学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0 15:11:04 · 47 阅读 · 0 评论 -
29、RSA 签密:一石二鸟的密码学方案
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 RSA 函数的签密方案 RSA-TBOS 的安全性,包括其 IND-CCA2 安全性和不可伪造性的证明。同时,文章推广了 Kerckhoffs 假设,分析了在更强大攻击模型下的选择密文安全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RSA-TBOS 通过一次操作实现签名与加密,具有高效性,但其安全归约不够紧密,建议使用 2048 位 RSA 模数以确保安全性。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如更强安全定义下的方案设计、更紧密的安全归约以及跨领域应用研究。原创 2025-07-09 14:36:50 · 24 阅读 · 0 评论 -
28、基于 RSA 的签密方案:一石二鸟的安全之道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RSA 的签密方案——TBOS(一石二鸟签密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数字签名和加密的功能,能够同时提供隐私保护、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文章详细阐述了签密的基本概念、TBOS 的实现流程及其安全性分析,包括 IND-CCA2 安全性和不可伪造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流程图展示,说明了该方案在高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并指出其在电子商务、密钥传输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潜力。原创 2025-07-08 14:07:31 · 32 阅读 · 0 评论 -
27、基于中介RSA的简单身份加密技术剖析
本文详细剖析了一种基于中介RSA(mRSA)的简单身份加密技术(IB-mRSA),探讨了其安全性、性能特点以及与Boneh/Franklin基于身份加密(BF-IBE)的对比。文章分析了在不同RSA模数下的加密性能,讨论了其细粒度撤销功能的优势,并通过实验实现验证了其实用性。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安全证明、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展示了IB-mRSA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07 15:20:55 · 25 阅读 · 0 评论 -
26、基于中介RSA的简单身份密码学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中介RSA(mRSA)的简单身份基加密方案(IB-mRSA),该方案利用用户身份信息(如电子邮件地址)生成对应的公钥进行加密通信。通过系统设置、加密和解密流程的详细分析,展示了IB-mRSA在安全性、性能和密钥管理方面的优势。文章还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的安全性,并与传统身份基加密方案Boneh-Franklin IBE进行了对比,强调了IB-mRSA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原创 2025-07-06 15:32:02 · 31 阅读 · 0 评论 -
25、分组密码结构与身份基密码系统的硬件性能分析
本文详细分析了分组密码结构(包括嵌套SPN和Feistel网络)的硬件性能,比较了不同S盒和MDS映射对安全性和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在流水线与非流水线场景中的应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身份基密码系统IB-mRSA的设计原理、优势及优化建议,指出其在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突出表现。最后,文章展望了分组密码和身份基密码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原创 2025-07-05 12:45:13 · 26 阅读 · 0 评论 -
24、分组密码结构的硬件性能表征
本文探讨了分组密码结构的硬件性能表征,重点分析了嵌套SPN和Feistel网络两种常见结构在安全性与硬件实现方面的表现。通过比较S盒大小、MDS映射方式以及设计方法对性能指标(如加权面积、加权延迟和综合性能指标)的影响,为密码设计者提供了在安全性和硬件性能之间取得平衡的参考依据。原创 2025-07-04 12:39:06 · 22 阅读 · 0 评论 -
23、高效GF(pm)算术架构在密码学应用中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高效GF(pm)算术架构在密码学应用中的研究,重点分析了GF(3m)中的立方运算及其复杂度、不可约多项式的选择与实现、原型实现及性能比较。同时,文章从硬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角度评估了不同块密码结构(如Feistel网络和SPN)的性能,并结合安全要求对128位块密码的参数化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F(3m)架构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为密码学算法的硬件实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5-07-03 11:25:25 · 28 阅读 · 0 评论 -
22、高效 GF(pm) 算术架构在密码学应用中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有限域GF(pm)中高效算术架构的设计与实现,重点分析了加法器和乘法器(如LSE和LSDE架构)的原理与性能对比,并讨论了不可约多项式的选择策略及其对密码学应用的影响。通过在GF(3m)中的具体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架构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和哈希函数等密码学应用中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总结了不同架构的适用场景,并展望了未来在后量子密码和硬件优化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02 13:50:03 · 23 阅读 · 0 评论 -
21、关于GF(2)上的XL算法及GF(pm)算术架构的研究
本博客研究了GF(2)上的XL算法及其改进版本XL’和XL2,探讨了其在求解多元二次方程(MQ问题)中的应用与效率优化。同时,研究还聚焦于GF(pm)(p为奇数)的高效算术架构设计,提出了适用于密码学应用的通用乘法器架构,并专门研究了GF(3m)的特殊情况,包括立方运算的硬件实现和不可约多项式表。研究成果为密码分析和有限域硬件实现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原创 2025-07-01 15:33:17 · 30 阅读 · 0 评论 -
20、关于GF(2)上XL算法的深入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在GF(2)上XL算法的基础原理、行为特点及其改进方法。内容包括XL算法的基本理论、对GF(2)特性的利用、不同D值下的模拟结果,以及改进的FXL、XL’和XL2算法。文章还探讨了XL算法的渐近行为,并提供了不同算法的适用场景和复杂度特点,为密码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6-30 16:50:21 · 21 阅读 · 0 评论 -
19、密码学中NTRUSign与XL算法的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密码学中的NTRUSign数字签名技术和GF(2)上的XL算法。NTRUSign基于格理论,在抗伪造安全性和性能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签名和验证速度上优于传统RSA和ECDSA算法。XL算法则为解决多元二次方程组(MQ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通过改进版本如XL’和XL2进一步优化了性能。文章还探讨了两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考量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密码学领域的信息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6-29 09:37:56 · 27 阅读 · 0 评论 -
18、NTRUSign:基于NTRU格的数字签名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基于NTRU格的数字签名技术NTRUSign,涵盖了其签名与验证机制、安全性分析、代数原理及其实现细节。文章讨论了无扰动和带扰动情况下的签名过程,分析了对抗无记录攻击者和记录泄露攻击的安全性,并探讨了NTRU代数相关定理及其证明。NTRUSign作为后量子密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应用前景,但仍面临一些开放性技术挑战。原创 2025-06-28 12:55:49 · 34 阅读 · 0 评论 -
17、基于配对密码学的访问控制与NTRUSign数字签名技术解析
本博客深入解析了基于配对密码学的访问控制机制和NTRUSign数字签名方案。访问控制部分介绍了如何通过基于身份的加密方式实现低成本、高安全性的信息广播控制。NTRUSign部分系统阐述了其背景、密钥生成、签名与验证流程、数学基础以及安全性分析,包括在无签名记录和有签名记录情况下的安全表现。博客还介绍了NTRUSign的扰动技术、转置NTRU格等增强安全性与效率的手段,并通过图表总结了其关键流程与参数配置。通过本博客,读者可以全面了解NTRUSign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密码学中的应用价值。原创 2025-06-27 16:26:30 · 45 阅读 · 0 评论 -
16、基于配对密码学的访问控制
本文探讨了基于配对密码学的访问控制系统,利用Boneh和Franklin的身份基加密方案及CDNF逻辑表达式,实现灵活且高效的访问控制策略。通过加密和解密过程的优化,以及带宽的最小化,系统在企业网络安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同时,文章也分析了系统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26 09:55:39 · 25 阅读 · 0 评论 -
15、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安全签名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安全签名方案,详细分析了签名树结构与签名长度的关系,并讨论了已有方案(如DN94、CD96、CS99、GHR99)的优缺点。新方案结合双线性映射和抗碰撞哈希函数,在标准模型下实现了高效且安全的数字签名。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选择超奇异椭圆曲线或Miyaji曲线族来实例化该签名方案,并比较了不同曲线类型对签名长度和安全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该方案的优势,并提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原创 2025-06-25 16:05:56 · 23 阅读 · 0 评论 -
14、密码学签名方案的安全性与效率研究
本文研究了密码学中签名方案的安全性与效率问题,重点分析了 RSA 不可否认签名方案和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签名方案。RSA 方案在隐藏比特独立性、抗伪造性和可转换性方面表现出色,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提供了良好的安全性。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签名方案则利用 Weil 或 Tate 配对等技术,在标准模型下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适用于数字证书、区块链和云计算等场景。文章还对不同签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原创 2025-06-24 14:57:08 · 34 阅读 · 0 评论 -
13、不可否认签名与确认者签名的不可见性和匿名性
本博文介绍了一种基于RSA的新方案,用于实现不可否认签名与确认者签名的不可见性和匿名性。该方案适用于模数为安全素数乘积的情况,并基于复合决策Diffie-Hellman(CDDH)问题的计算难度保证安全性。文章详细描述了系统参数、密钥生成、签名过程、确认/否认协议以及相关的定理证明,同时讨论了该方案在不同签名机制下的匿名性实现。原创 2025-06-23 15:05:15 · 31 阅读 · 0 评论 -
12、不可否认签名和确认签名的不可见性与匿名性
本文探讨了密码学中不可否认签名和确认签名的两个重要安全属性:不可见性和匿名性。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定义、相关性质,以及基于 RSA 的签名方案在这些属性方面的表现。同时分析了针对这些属性的攻击方法及相应的防御措施,并总结了安全设计的关键要点和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2 16:15:48 · 30 阅读 · 0 评论 -
11、代理签名与不可否认/确认签名的安全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了代理签名和不可否认/确认签名的安全性,比较了不同代理签名方案在安全通道需求、代理保护及各项安全特性上的差异,并提出了修订方案以增强安全性。同时,文章探讨了不可否认和确认签名的基本概念及安全性属性,介绍了一种新的RSA基方案,该方案在保证高效性的同时实现了可见性和匿名性。适用于多用户环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原创 2025-06-21 16:24:40 · 1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