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电器是什么?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继电器组成部分
继电器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线圈、磁路、反力弹簧和触点。线圈通电后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磁路的衔铁吸合,并使得触点产生变位动作。磁路由铁芯、铁扼和衔铁构成,它的任务是为线圈产生的磁通建立磁路通道。反力弹簧的作用就是为衔铁提供与动作方向相反的斥力,当线圈断电后它能帮助衔铁和触点复位。触点用于对外执行控制输出,它由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构成。线圈等电继电器吸合后,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释放后,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均复位为初始状态。
我们以最常用的中间继电器为例介绍一下,中间继电器通常用来传递信号和同时控制多个电路,也可用来直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或其他电气执行元件。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但它的触点数量较多,容量较小,它是作为控制开关使用的电器。中间继电器电气部分由线圈和触点组成,中间继电器的电磁线圈所用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两种。在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以用来扩展控制触点的数量和增加触点的容量,在控制电路中,用来做中间传递信号和同时控制多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