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打卡第四天

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编程解决链表相关问题,包括两两交换相邻节点、删除链表倒数第n个节点、寻找链表相交点以及检测环形链表。主要运用了双指针策略和虚拟头结点来简化操作。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题目1:两两交换链表的结点

题目:

给你一个链表,两两交换其中相邻的节点,并返回交换后链表的头节点。你必须在不修改节点内部的值的情况下完成本题(即,只能进行节点交换)。

示例 1:

输入:head = [1,2,3,4]
输出:[2,1,4,3]

示例 2:

输入:head = []
输出:[]

示例 3:

输入:head = [1]
输出:[1]

提示:

  •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在范围 [0, 100] 内
  • 0 <= Node.val <= 100

解析:我们需要明白:由于我们不能改变节点内部的值,所以我们只能进行节点交换,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交换相邻两个节点,需要有一个辅助节点来帮助我们进行转换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swapPairs(self, head):
        """
        :type head: ListNode
        :rtype: ListNode
        """
        dummy_head = ListNode(next=head)
        pre = dummy_head
        while pre.next and pre.next.next:
            first = pre.next.next
            next = pre.next
            next.next = first.next
            first.next = next
            pre.next = first

            pre = pre.next.next
        return dummy_head.next    
题目2:删除链表结点

题目:

给你一个链表,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并且返回链表的头结点。

示例 1:

输入:head = [1,2,3,4,5], n = 2
输出:[1,2,3,5]

示例 2:

输入:head = [1], n = 1
输出:[]

示例 3:

输入:head = [1,2], n = 1
输出:[1]

提示:

  • 链表中结点的数目为 sz
  • 1 <= sz <= 30
  • 0 <= Node.val <= 100
  • 1 <= n <= sz

我们依然在题目中使用虚拟头结点,因为这样我们在处理潜在的删除头结点时就不用分开讨论,做题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倒数第几个元素什么的,肯定就涉及到链表中的遍历,说起遍历,使用双指针法无疑效率更高。

当然,我们需要通过画图来确定快慢指针该怎么遍历。

那么对于快指针来说,他需要先领先slow指针n步,所以先让fast走n步,然后两个指针再一同移动。

解决了这个问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removeNthFromEnd(self, head, n):
        """
        :type head: ListNode
        :type n: int
        :rtype: ListNode
        """
        dummy_head = ListNode(next=head)
        fast = dummy_head
        slow = dummy_head
        
        while n > 0 and fast:
            # 让快指针先走n步
            fast = fast.next
            n -= 1
            
        while fast.next:
            fast =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slow.next = slow.next.next
        
        return dummy_head.next

          



        
题目3:链表相交

题目:

给你两个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A 和 headB ,请你找出并返回两个单链表相交的起始节点。如果两个链表没有交点,返回 null 。

图示两个链表在节点 c1 开始相交

题目数据 保证 整个链式结构中不存在环。

注意,函数返回结果后,链表必须 保持其原始结构 。

示例 1:

输入:intersectVal = 8, listA = [4,1,8,4,5], listB = [5,0,1,8,4,5], skipA = 2, skipB = 3
输出:Intersected at '8'
解释:相交节点的值为 8 (注意,如果两个链表相交则不能为 0)。
从各自的表头开始算起,链表 A 为 [4,1,8,4,5],链表 B 为 [5,0,1,8,4,5]。
在 A 中,相交节点前有 2 个节点;在 B 中,相交节点前有 3 个节点。

示例 2:

输入:intersectVal = 2, listA = [0,9,1,2,4], listB = [3,2,4], skipA = 3, skipB = 1
输出:Intersected at '2'
解释:相交节点的值为 2 (注意,如果两个链表相交则不能为 0)。
从各自的表头开始算起,链表 A 为 [0,9,1,2,4],链表 B 为 [3,2,4]。
在 A 中,相交节点前有 3 个节点;在 B 中,相交节点前有 1 个节点。

示例 3:

输入:intersectVal = 0, listA = [2,6,4], listB = [1,5], skipA = 3, skipB = 2
输出:null
解释:从各自的表头开始算起,链表 A 为 [2,6,4],链表 B 为 [1,5]。
由于这两个链表不相交,所以 intersectVal 必须为 0,而 skipA 和 skipB 可以是任意值。
这两个链表不相交,因此返回 null 。

提示:

  • listA 中节点数目为 m
  • listB 中节点数目为 n
  • 0 <= m, n <= 3 * 104
  • 1 <= Node.val <= 105
  • 0 <= skipA <= m
  • 0 <= skipB <= n
  • 如果 listA 和 listB 没有交点,intersectVal 为 0
  • 如果 listA 和 listB 有交点,intersectVal == listA[skipA + 1] == listB[skipB + 1]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object):
#     def __init__(self, x):
#         self.val = x
#         self.next = None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getIntersectionNode(self, headA, headB):
        """
        :type head1, head1: ListNode
        :rtype: ListNode
        """
        curA = headA
        curB = headB
        lenA = 0
        lenB = 0
        #先求出A,B两条链表的长度,再决定哪一条链先进行遍历
        while curA:
            curA = curA.next
            lenA+=1
        
        while curB:
            curB = curB.next
            lenB+=1
        
        curA = headA
        curB = headB
        if lenB > lenA: 
            lenA,lenB = lenB,lenA
            curA,curB = curB,curA
        
        
        gap = lenA-lenB
        while gap:
            curA = curA.next
            gap-=1

        
        while curA:
            if curA==curB:
                return curA
            
            curA = curA.next
            curB = curB.next
        
        return None
        
题目4:环形链表

题目:

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 如果链表无环,则返回 null

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如果 pos 是 -1,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注意: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

不允许修改 链表。

示例 1:

输入:head = [3,2,0,-4], pos = 1
输出:返回索引为 1 的链表节点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

示例 2:

输入:head = [1,2], pos = 0
输出:返回索引为 0 的链表节点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

示例 3:

输入:head = [1], pos = -1
输出:返回 null
解释:链表中没有环。

提示:

  •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范围在范围 [0, 104] 内
  • -105 <= Node.val <= 105
  • pos 的值为 -1 或者链表中的一个有效索引

在题目中,我们依然使用双指针的方法来判定该链表是否是环形,如果该链表能够一直遍历下去,说明该链表为环形,反之则为线性链表

其次,我们使用一快一慢的双指针来判定环的入口,首先,我们设置快指针每次走两个结点,慢指针每一次走一个结点,那么当两个指针相遇的时候,快指针所走的路程恰好就是慢指针的两倍,所以则有:2(x+y) = x+y+n(y+z)

所以化简得x+y = n(y+z)->x = n (y + z) - y

而且我们也知道,在慢指针在环里走完一圈之前,两个指针就已经相遇了。因为慢指针走完一圈,相当与快指针已经走了两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相遇。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快指针在环中走了几圈呢?其实走多少圈效果都是一样的,无论快指针提前走了多少圈,当慢指针进入环形的时候,快指针都会在同一个位置开始对慢指针进行追逐,两个相遇的地方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妨让n=1,这是就会有x=z。

代码如下: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object):
#     def __init__(self, x):
#         self.val = x
#         self.next = None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detectCycle(self, head):
        """
        :type head: ListNode
        :rtype: ListNode
    
        """

        fast = head
        slow = head
        while fast and fast.next:
            fast = fast.next.next
            slow = slow.next
            if fast==slow:
                index1 = fast
                index2 = head
                while index1!=index2:
                    index1 = index1.next
                    index2 = index2.next
                return index2

        return None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