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层建筑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出现,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居住密度逐步提高,原有的供水压不能满足供水需求,二次供水方式应运而生。近年我国二次供水设备产需量稳步增长,2021年中国二次供水设备产量约为14.9万套,需求量约为14.6万套。
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比较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易被污染。对此,智慧水务在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兴起的背景下,使城市二次供水智能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保证了城市水务系统运行能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真正实现“智慧”目标。
二次供水所经历的5个阶段
一、水塔
利用重力给水原理,水塔是第一种二次供水方式。这种形式给水具有水压稳定、设备简单、调蓄能力强等优点,但存在投资大、占地多、建设周期长等缺点,且水质易受污染。
二、高位水箱
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各种建筑,管理维护简单,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水,但水泵应长时间连续运行,维护不当容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
三、气压供水设备。
这种供水方式是通过挤压密封碳钢罐后的局部增压来实现的。优点是节省空间,安装灵活,临时停电时仍能短时间供水。缺点是罐体容积有限,导致泵频繁启停,增加能耗,容易造成部件损耗。
四、变频恒压供水装置。
这类给水设备不再受罐体容量限制,但相应地又缺少一定的储水功能,水泵机组频繁启停也带来能耗和设备损耗问题。
五、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
叠压或无负压是当今主流的二次供水形式。无论是叠压还是无负压,都与市政管网压力没有本质区别。常规的二次供水是把水倒进水池或水箱后,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