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由网络连接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将网络终端设备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的平台。
作用:信息的传递 资源的共享
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AP
传输介质:网线、光纤、同轴电缆
网络终端设备:pc、服务器、电视
OSI开放式互联模型(七层参考模型)由iso(国际化标准组织)提出的一套标准
核心思想:分层
七层模型:
七、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各种各样的服务
作用: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http(80)、ftp(20/21)、smtp(25)、pop3(110)、telnet(23)、dns(53)
六、表示层:编码 解码 加密 解密 压缩 解压缩
五、会话层:发现 建立 维持 终止(会话进程)
四、传输层:为应用进程提供端对端的通信服务 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流 支持可靠性、流量控制、多路复用等服务;把传输表头(T H)加至资料以行程分组,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
1.通过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
端口号:0-65535
端口号分类:静态端口号:1-1023 一个端口号对应一个服务,呈永久绑定关系
动态端口号:1024-65535 一个端口号对应一个服务,呈暂时绑定关系
(0为特殊端口号,保留使用,一般在网络编程中使用,代表所有端口号)
一个端口号对应一个服务,但一个服务可以对用多个端口号
2.提供可靠的传输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面向连接的机制——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可靠传输机制——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UD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3.数据分段
MSS 最大段长度 1480B
MTU 最大传输单元 1500B
字节、位 单位换算(bite:位 byte:字节) 8位=1字节
4.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
传输速度:100M宽带 最大传输速度:带宽/8*80%-85%
家用宽带、企业宽带、专线
三、网络层: 通过ip地址来逻辑寻址 编址 寻址
二、数据链路层:MAC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作用:通过MAC地址来物理寻址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作用:为上层服务提供FCS校验
一、 物理层:定义电气电压,光学特性,接口规范
封装和解封装
封装: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六七层 (二层LLC)
解封装:逐层解封
什么是三层设备/七层设备:这台设备能够解封装到第几层就是第几层设备
PDU--协议数据单元(插板)
上三层--数据报文
传输层--数据段
网络层--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物理层--比特流(电信号)
TCP/UDP协议
UDP数据段
TCP数据段
TCP--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SYN:同步序列号请求
seq:序列号--记录发送次数(根据厂商有所区别)
ack:确认
滑动窗口机制: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流控)
四次挥手:
FIN:请求断开连接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1.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在第一次握手中 客户端发送给服务端一个SYN报文,此时客户端知道自己有发送数据的能力,但是并不知道服务端是否有接收发送数据的能力。
在第二次握手中 服务端收到了客户端发送的SYN报文,并向客户端发送了一个ACK报文,此时服务端知道自己有接收 发送数据的能力,也知道客户端有发送数据的能力,但是不知道客户端是否有接受数据的能力。
在第三次握手中 客户端收到了服务端发送的ACK报文,于是向服务端也发送一个ACK报文,此时客户端知道了服务端有接受发送数据的能力,服务端也收到了第三次握手时客户端发来的ACK报文,知道了客户端有接收数据的能力,这时三次握手结束,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连接
两次握手满足不了上述的条件,无法让客户端和服务端同时确认对方有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能力,所以需要三次握手
2.为什么是四次挥手
在第一次挥手中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FIN报文 此时服务端收到FIN报文 知道客户端要断开连接了
在第二次挥手中 服务端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报文 通知客户端服务端要断开连接了 但此时有可能数据并未传输完毕 服务端会让客户端等到传输完毕
在第三次挥手中 服务端会主动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报文 通知客户端数据传输完毕了 服务端要准备断开连接了
在第四次挥手中 客户端收到了服务端发来的FIN报文 再发送一个FIN报文给服务端 通知服务端自己知道数据传输完毕了 此时断开连接
两次挥手无法解决让数据安全传输完的问题,所以需要四次挥手
IPv4 报头
TTL ---time to live (生存周期)
数据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会减1.当这个值为0时这个数据包会被丢弃,不在转发。
作用:1.判定距离
2.防止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