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在 C/C++ 中,程序员负责对象的创建和销毁。通常程序员会忽略无用对象的销毁。由于这种疏忽,在某些时候,为了创建新对象,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可用,整个程序将异常终止,导致OutOfMemoryErrors。
- 但是在 Java 中,程序员不需要关心所有不再使用的对象。垃圾回收机制自动销毁这些对象。
- 垃圾回收机制是守护线程的最佳示例,因为它始终在后台运行。
- 垃圾回收机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销毁无法访问的对象来释放堆内存。
重要条款:
- 无法访问的对象: 如果一个对象不包含对它的任何引用,则称其为无法访问的对象。另请注意,属于隔离岛的对象也无法访问。
Integer i = new Integer(4); // 新的 Integer 对象可通过 'i' 中的引用访问 i = null; // Integer 对象不再可用。
- 垃圾回收的资格: 如果对象无法访问,则称该对象有资格进行 GC(垃圾回收)。在上图中,在i = null 之后; 堆区域中的整数对象 4 有资格进行垃圾回收。
使对象符合 GC 条件的方法
- 即使程序员不负责销毁无用的对象,但如果不再需要,强烈建议使对象不可访问(因此有资格进行 GC)。
- 通常有四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对象适合垃圾回收。
- 取消引用变量
- 重新分配引用变量
- 在方法内部创建的对象
- 隔离岛
以上所有带有示例的方法都在单独的文章中讨论:如何使对象符合垃圾收集条件
请求JVM运行垃圾收集器的方式
- 一旦我们使对象符合垃圾收集条件,垃圾收集器可能不会立即销毁它。每当 JVM 运行垃圾收集器程序时,只会销毁对象。但是当JVM运行Garbage Collector时,我们无法预料。
- 我们还可以请求 JVM 运行垃圾收集器。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
- 使用System.gc() 方法:系统类包含静态方法gc() 用于请求 JVM 运行垃圾收集器。
- 使用Runtime.getRuntime().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