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区域5G网络实测分析


截至10月底,北京市共计建设5G基站1.4万个,开通5G基站1.3万个,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全年建设1万个5G基站的目标,城区五环路以内、郊区重要区域室外及重点应用区域已基本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11月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在北京选择部分重点道路、重点园区、重点场所对5G网络进行了现场测试,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测试的情况。

本次测试采取了DT+CQT相结合的方式,采用5G网络专用测试设备测试并记录数据,重点关注5G网络覆盖率、平均下行速率以及业务驻留比(终端业务态时5G占网时长/测试总时长*100%)的情况。

 
DT(Driving Test)即驱车道路测试,沿目标测试区域主要道路移动进行测试,模拟用户在室外移动状态下使用网络的情况。

本次DT测试的区域有:二环路、长安街、金融大街、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首钢工业园区。CQT(Call Quality Test)即定点测试,在目标室内点进行测试,模拟用户在室内场景静止状态下使用网络的情况。本次CQT测试的区域有:大兴国际机场和冬奥会组委会办公区。

本次测试同时对北京电信、北京移动、北京联通三家运营企业5G网络开展了测试。综合三家运营企业5G网络的测试结果,主要结果如下:
 

5G业务驻留比方面,CQT测试中,由于测试终端位置固定,网络环境相对稳定,两个场景测试指标均为100%,反映出稳定的5G网络环境。DT测试中,长安街5G业务驻留比最高,为95.86%,反映出长安街区域较好的5G连续覆盖情况。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大街、二环路和首钢园区等场景5G业务驻留比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连续覆盖水平。


平均下行速率方面,CQT测试中,大兴国际机场平均下行速率最高,达到804.8Mbps,反映出较好的5G网络下行能力。DT测试中,金融大街平均下行速率最高,达到327.1Mbps。

各测试区域5G网络下行速率区间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1、大兴国际机场(定点测试)

2、冬奥会组委会(定点测试)

3、金融大街(路测)

4、北京城市副中心(路测)

5、二环路(路测) 

6、长安街(路测)

7、首钢工业园区(路测)
    
从下载速率来看,本次DT的平均下行速率整体低于CQT,DT下行速率主要分布在100-500Mbps区间,CQT下行速率主要分布在600-800 Mbps区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5G室内覆盖下,5G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较好且稳定,易保证高速稳定的下行速率。而DT路测过程中由于测试终端保持运动状态,信号易发生衰落而不稳定,导致DT下行速率低于CQT。

对比三家运营企业5G网络测试结果来看,大兴国际机场和长安街两个区域的三家运营企业5G网络质量水平比较接近。但在部分区域如金融街、二环路、首钢工业园区,三家运营企业5G网络的下行速率和业务驻留比水平差异较大,个别运营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网络质量存在的问题。

5G网络质量与5G网络覆盖及优化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目前5G网络基于NSA模式,作为锚点的4G需要承载5G信令,如4G网络性能不佳将直接影响5G网络质量。因此,目前阶段4G和5G网络需要融合发展,协同优化,共同保障和提升网络质量。

目前,北京联通和北京电信正在积极开展5G网络的共建共享工作。通过协同效应,5G网络的覆盖效果将得到显著增强,5G业务驻留比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共享200M载波资源,5G网络下行速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未来随着北京地区5G基站的加快部署,4G和5G网络之间的协同优化和运营企业之间的共建共享,5G网络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和优化完善。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5G网络实现城郊全覆盖,将全面支撑北京市5G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

编辑:陈颖思
来源:CAICT5G创新研究中心
央视纪录片《国之利器:5G》
独家汇总!各省市5G建设最新进展与规划
2万座5G基站每月电费就要3亿!5G耗电问题各地如何解决?
报告下载|3大趋势8大场景101种生活,首个年轻人5G生活场景共创报告发布
我叫“5G产业圈”
长按扫码关注
最新5G资讯都在这里!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5G SA驻留比提升方案总结 5G SA驻留比提升方案 1 背景介绍 随着5G SA的大规模商用,WZ YD已建站5000+,一二期已完成建设,正在投入三期建设,随着5G用户的发展,用户的感知也显得尤为重要,其“占得上”为最基本的需求,由于5G流量尚未形成规模,时长驻留比为重点关注的对象,用于反映SA用户的驻留情况,在建设的同时进行及时的优化跟进,从而指导建设,拉通规建维优,四轮驱动助力驻留比提升。 2 定义 目前驻留比指标统计主要基于用户面话单,统计方法:通过ACES_NET_TYPE识别用户驻留网络,通过up_flux/down_flux 等字段识别流量及对应时长,公式如下: 3 指标提升情况 从2020年8月以来,随着9月初SA的商用,SA驻留比指标从49.48%提升至88.81%,提升近2倍,省内排名从第10名左右提升至第2名,效果显著。 4 驻留比低原因分析 经过前期的分析驻留比低主要为以下5个原因造成: 4.1 弱覆盖&深度覆盖不足 以9月份分析数据为例,根据高倒流小区分析,50-200m有5G站点的52例,占28.6%,其27例倒流室分微站或小区分布,此部分有室分和微站补盲需求。200-300m有5G站点的39例的,占21.4%,其31例倒流4G宏站,说明驻留比指标差主要是由覆盖与深度覆盖不足导致。 距离(m) 计数 占比 备注 描述 定位 0-50米 76 41.80% 共站倒流 62例倒流FDD900或1800 深度覆盖不足 50-200 52 28.60%   27例倒流室分微站或小区分布 室分和微站补盲需求 200-300 39 21.40%   31例倒流宏站 宏站升级 300以上 15 8.20%   14例倒流宏站 宏站升级 合计 182 100.00%       4.2 天馈部署不合理 根据4,5G工参分析,WZ一二类区域45G方位差异30度以上存在131个小区,LC区域最多,高达58个,占比44.3%;大于50度的有87个,占比66%。4/5G方位角不一致或不合理会导致存在用户分布的区域不能占用上5G,从而影响驻留比指标及用户感知,需针对用户实际分布进行优化。且天馈存在被遮挡的现象,需要结合现场进行整改。 4.3 郊县边缘&孤站入网影响 12月以来新入网的站点大部分为边缘站点,因接通、掉线等基本指标较差,对5-4的切换门限,NR功率、最小接入电平、下倾等进行了参数调整,故对驻留比指标有较大的影响。 如对12月17日-22日期间参数修改的78个站点进行撒点,发现64个宏站为孤站,占比82%,另外站点12个室分站点,仅有2个为非孤站站点,如下图所示(红色圆点为新开边缘站点)。对比22日与17日的指标,剔除边缘站点后指标恢复。12月开通站点大部分为二期二站点,12月开通站点的驻留比仅52.98%,剔除12月开通站点后指标恢复。 4.4 互操作参数需及时优化异常终端影响 新开站点的4-5的license,基于现网45G互操作License配置量,最新现网5G开通站点和截止2.2期预规模周边外扩2km的需求量,需要在保证现网已有license可用的基础上新增2113个。在license分配后,新开站的互操作参数需及时配置。 制式 可用 需求 GAP TDD 58295 59642 1347 FDD 20399 21165 766 汇总 78694 80807 2113 4.5 异常终端影响 异常终端驻留比的影响较大,如全网时长驻留比在11月20日左右发生下降,从20日之前的84%以上,降为82%左右,但流量驻留比变化差异不大。 观察WZ TOP20驻留时长的终端,发现OPPO A92s,OPPO A92s 5G,OPPO Reno4 SE 5G,OPPO Reno3 5G 四款TOP终端存在流量驻留比较高在80%左右,但是时长驻留比却在45%以下的情况,终端存在异常。 5 驻留比优化提升整体举措 5.1 站点建设 根据9月份高TOP倒流站,发现覆盖触发的NR向E-UTRAN切换出准备尝试次数较普通站点多,达平均5.71次,是普通站点的3倍左右,故判断TOP小区为弱覆盖引起较多。 区域 SA无线接通率 SA无线掉线率 SA切换成功率 NR到LTE的系统间切换出成功率 干扰平均值 TA索引平均值 覆盖触发的NR向E-UTRAN切换出准备尝试次数 全网 99.36% 0.79% 99.70% 98.07% -113.4 2.85 1.9 高倒流小区 99.19% 0.86% 99.82% 98.12% -112.8 2.84 5.71 覆盖提升是提升驻留比的重之重,故需持续性的推动站点建设,目前截止2021年5月二期二宏站已开通505个,网优建成率达到10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