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本读完的书,写读后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中间读了几本书,但都没写点文字,没错,是懒病又犯了。陈行甲这本书,一开始从网络上推荐看到,看之前介绍是一本人物自传的回忆录。我个人对这类贴近的生活题材的作品多少会有点兴趣,在读之前,借助现在流行的deepseek,先查看了下作者的简介。对作者的简介,有很多名片,例如清华学子、网红书记、演说家冠军、公益发起人等等,从这些标签,我在想作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经历,肯定是丰富多彩的,顿时对读这本书的兴趣更加一筹。
有意思的一个记录,以前看其他书亦或是网络文章中,看到有人会熬着夜看某本书,我想那肯定是对阅读着迷的人才会如此,也曾幻想后我会不会也会做到这一点,恰巧这本书最后部分也是看的比较晚才完结阅读,也算高考以后,第一次因为看书小熬夜了下。
读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多印象,阅读的过程中,也跟队友分享了故事的内容。从作者的记录描述中,我看到了亲情、爱情、友情的样子,也看到一个很正直、很善良、很勇敢的人物形象,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1、关于亲情
作者的第一篇幅讲述的就是他和母亲的故事。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作者从小父亲工作在异地,成长的过程主要是母亲的照料、教导和影响。从作者后来的人生轨迹来看,很多行为的背后,我想很多都是受母亲的影响。例如母亲的善良、自强、规整。人们常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对身边的孩子每天都是言传身教。你是怎样做的,未来也会影响到子女。所以,今后我也要以身作则,传递儿子一些好的价值观,并予以实践。
2、关于坚持
作者的各种经历中,离不开坚持的力量。不是所有的坚持,是立马见效,长的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亦或是在你意想不到中就派上了用场,所以不必怀疑自己所坚持的意义,去做就好了。这一点我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总是对一件事,觉得看不到意义,就不想坚持做,就是想的太多。借用队友的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3、关于斗争
作者讲述了他在从政的岁月中的一些事迹,他每一次遇到的局面都是异常复杂,以至于中间还产生了严重的抑郁情绪。但最终作者跨过这些难题,除了离不开有家人的鼓励,但也展示了他敢于斗争的精神。每一次读到有关斗争精神这个词时,我常常问自己,你有勇气去斗争身边的事情么?我没有,很多时候都是得过且过的状态,不愿意与人产生矛盾,是性格使然,也是缺乏这方面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