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乘佛教当中,有三部经书,地位及高,被尊为经中之王。这三部经书分别是:《楞严经》、《法华经》和《华严经》。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书之所以重要,据说这部经是佛陀成道后,所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其内容涵盖了全部佛法的精华,如经中之海,无所不摄。
因为华严经的文字较多,所以没有像《金刚经》、《心经》等经书那样流传较广,汉译的华严经全经共有80卷,45000偈,将近150万字。
这么长的经书,多数人很难有机会全部读完,不过要想了解华严经,可以通过经书上的这些精华名句,去大概认识一下华严经到底说了什么?
第一句: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土之上所生有五色植物,每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树叶就是一尊佛。此说寓意着,三千大千世界摄于一微尘中,一微尘中能现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要先了解整个宇宙,可以通过一朵花、一片树叶,就能看到整个宇宙的全貌,因为一朵花与整个宇宙,本质上并无分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二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佛陀在菩提树下初悟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佛说:一切众生,皆具足佛性,只是因为妄想和执着,而迷失了真我,不能见到那个本来就清净自性。
这句话也是要告诉一切众生,成佛并不是佛的事情,而是一切众生的分内之事,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只是因为迷了,所以变成了凡夫,在六道中轮回不止,若能一念觉悟,找回真我,见到自性,则与佛无二无别。
第三句: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无量无边。知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我们要知道这个道理,一切法皆在自心之中,而无所执着。要知道一切法都在自性当中,要想成就智慧之身,觉悟世间真理,不需要向外去求。这句话与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差不多一个意思。
我们要知道三界、三世,时间和空间,一切唯心所造,都在自心当中,要知道心是无量无边的。更要知道我们的心即是佛,佛和众生皆无分别,体和性都是无尽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清楚,心、佛、众生是本无差别的,但因为我们的一念无明所生妄想执着,所以就有了分别,迷得越来越深的人,就会成了愚痴的凡夫,迷得浅的人,还能够知道自己未能觉悟,而觉悟后的圣人,也就是佛了。
这句话不是告诉我们,我们与佛一点差别都没有,而是说佛、众生、心的性本相同,但习却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