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家属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比如有的服刑人员还没到刑满释放的日子就提前几个月出来了...这究竟是为啥呢?
减刑
看到提前释放,家属可能下意识的会想到减刑。减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缩短刑期的方式,但想要减刑成功,服刑人员还是得多下点功夫。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请减刑的,像有期徒刑的服刑人员一般需要服刑到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需要实际执行13年以上的刑期后,确实有改造变化的,才可以申请减刑。
但这仅仅只是申请减刑的一道门槛。
要想提高减刑申请的成功率,还得符合下面的条件。第一当然是要遵守监规纪律,严格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违规违纪是基本。
同时,服刑人员应当积极接受改造,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改造、文化教育改造等。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去,积极参加监狱举办的各项活动,例如主题教育活动、特殊节日活动等。
最重要的是,要确确实实有悔改表现,正确认识到自已的错误并进行深刻反思,有付出实际悔改行为的,例如向受害者及家属道歉、赔偿等。
假释
假释和减刑有所不同,假释可以提前释放,不过因其这种制度,限制条件比减刑要多一点。假释只有一次机会。
限制条件:
累计犯罪人员;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员;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死缓同时终身监禁的犯罪分子,在减为无期徒刑后不得减刑、假释。
假释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服刑人员在假释后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所以假释是有考验期的,给予服刑人员足够的时间去证明自已可以重新融入社会。
但如果服刑人员被假释后又犯了错,那么就要重回监狱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暂予监外执行
例如服刑人员患有严重疾病,监狱内的医疗设施无法救助的;怀孕或者是正在哺乳期的服刑人员;或者是该服刑人员无生活自理条件且不会危害社会的,就可以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不过,当服刑人员情况好转之后,还是需要回到监狱继续服刑的。
这些提前释放的门道,既给了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机会,又严守住了社会安全底线。
家属平常也可以通过线上寄信给服刑人员多写点信,鼓励支持他们在狱内积极改造,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争取早日回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