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面试

一、Struts2面试题

1.描述Struts2的工作原理

客户端发送请求--》请求经过一系列过滤器--》FilterDispatcher通过ActionMapper来决定这个Request需要调用哪个Action --》FilterDispatcher把请求的处理交给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Manager询问Struts配置文件(Struts.xml),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ActionProxy创建一个ActionInvocation的实例 --》调用Action--》执行完毕,返回结果

2、Struts2中的拦截器有什么用?列举框架提供的拦截器名称?(至少3种,可用中文名)

1)拦截器是struts2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开发者可以定义一个特定的功能模块,这个模块会在Action执行之前或者之后执行,也可以在Action执行之前阻止Action执行。 
2)常用的拦截器有: 
 chain:在不同请求之间将请求参数在不同名字件转换,请求内容不变 
 fileUpload:提供文件上传。 
 ​i18n:记录用户选择的区域环境 
 logger:输出Action的名字
 params:将请求中的参数设置到Action中去。

3、Struts2有哪些优点?

 1)在软件设计上Struts2的应用可以不依赖于Servlet API和struts API。 Struts2的这种设计属于无侵入式设计; 
 2)拦截器,实现如参数拦截注入等功能;
 3)类型转换器,可以把特殊的请求参数转换成需要的类型; 
 4)多种表现层技术,如:JSP、freeMarker、Velocity等;
 5)Struts2的输入校验可以对指定某个方法进行校验;
 6)提供了全局范围、包范围和Action范围的国际化资源文件管理实现 
 7) 实现MVC模式,结构清晰,使开发者只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有丰富的tag可以用,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简要)

4、什么是OGNL,有什么用途?如何访问存放在session中叫user的对象的username属性

OGNL是Object-Graph Navigation Language的缩写,也叫对象导航语言。它是Struts的一种功能强大的表达式语言列如:访问session中的user对象的username属性:注意的是:使用前需要在页面头部导入taglib prefix="s" uri="/struts-tags"

​5、什么是国际化,struts2实现国际化的原理?

国际化是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的不同,所设计的适用于不同地区的编码格式。
实现方法:

1)首先在src目录下新建message_en.properties(英文); 
 2)页面获取国际化信息或者使用 

原理:程序得到当前运行环境的国际/区域,语言环境并存放于Locale,ResourceBundle根据Locale中信息自动搜索对应的国际化资源文件并加载。

6、AJAX是什么? 描述ajax的原理

Ajax又叫异步刷新,(JavaScript和xml)原理:使用HttpRequest向服务器发送异步请求,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7、什么是反射?请用反射动态创建一个类的对象(写关键代码,其它可省略)

反射,程序运行时动态获取类型信息,完成对象创建,方法调用等。

Class myclass=Class.forNama("包名.类名");
Student stu=Factory.createInstance("stu1");

8、在struts2中如何实现转发和重定向?

在struts.xml中配置type="redirect"(重定向);type="redirectAction"(重定向);
type="dispatcher";type="chain";(请求转发);

9、Struts2中的type类型有哪些?至少写4种

chain,redirect,redirectAction,json,dispatcher

10、struts2默认能解决get和post提交方式的乱码问题吗?

不能。struts.i18n.encoding=UTF-8属性值只能解析POST提交下的乱码问题。

11、说下Struts的设计模式

MVC模式:

 1)web应用程序启动时就会加载并初始化ActionServler。
 2)用户提交表单时,一个配置好的ActionForm对象被创建,并被填入表单相应的数据,ActionServler根据Struts-config.xml文件配置好的设置决定是否需要表单验证,如果需要就调用ActionForm的Validate()验证后选择将请求发送到哪个Action,如果Action不存在,ActionServlet会先创建这个对象,然后调用Action的execute()方法. 
 3)Execute()从ActionForm对象中获取数据,完成业务逻辑,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ActionServlet再把客户请求转发给ActionForward对象指定的jsp组件,ActionForward对象指定的jsp生成动态的网页,返回给客户。

12、拦截器和过滤器的区别

 1)拦截器是基于java反射机制的,而过滤器是基于函数回调的。 
 2)过滤器依赖于servlet容器,而拦截器不依赖于servlet容器。
 3)拦截器只能对Action请求起作用,而过滤器则可以对几乎所有请求起作用。 
 4)拦截器可以访问Action上下文、值栈里的对象,而过滤器不能。 
 5)在Action的生命周期中,拦截器可以多次调用,而过滤器只能在容器初始化时被调用一次。

13、请你写出struts2中至少5个的默认拦截器?

 fileUpload 提供文件上传功能 
 i18n 记录用户选择的locale 
 cookies 使用配置的name,value来是指cookies 
 checkbox 添加了checkbox自动处理代码,将没有选中的checkbox的内容设定为false,而html默认情况下不提交没有选中的 checkbox。 
 chain 让前一个Action的属性可以被后一个Action访问,现在和chain类型的result()结合使用。
 alias 在不同请求之间将请求参数在不同名字件转换,请求内容不变

14、ActionContext、ServletContext、pageContext的区别?

 1)ActionContext是当前的Action的上下文环境,通过ActionContext可以获取到request、session、ServletContext等与Action有关的对象的引用; 
 2)ServletContext是域对象,一个web应用中只有一个ServletContext,生命周期伴随整个web应用; 
 3)pageContext是JSP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内置对象,可以通过pageContext获取其他域对象的应用,同时它是一个域对象,作用范围只针对当前页面,当前页面结束时,pageContext销毁, 生命周期是JSP四个域对象中最小的。

15、拦截器的生命周期与工作过程?

 1)每个拦截器都是实现了Interceptor接口的 Java 类; 
 2)init(): 该方法将在拦截器被创建后立即被调用, 它在拦截器的生命周期内只被调用一次. 可以在该方法中对相关资源进行必要的初始化; 
 3)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每拦截一个动作请求, 该方法就会被调用一次; 
 4)destroy: 该方法将在拦截器被销毁之前被调用, 它在拦截器的生命周期内也只被调用一次; 
 5)struts2中有内置了18个拦截器。

16、用自己的话简要阐述struts2的执行流程。

Struts 2框架本身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cher、业务控制器Action和用户实现的企业业务逻辑组件。

1)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cher是Struts 2框架的基础,包含了框架内部的控制流程和处理机制。 
 2)业务控制器Action和业务逻辑组件是需要用户来自己实现的。用户在开发Action和业务逻辑组件的同时,还需要编写相关的配置文件,供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cher来使用。 

Struts 2的工作流程相对于Struts 1要简单,与WebWork框架基本相同,所以说Struts 2是WebWork的升级版本。
基本简要流程如下:

 1)客户端浏览器发出HTTP请求。 
 2)根据web.xml配置,该请求被FilterDispatcher接收。 
 3)根据struts.xml配置,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和方法, 并通过IoC方式,将值注入给Aciton。 
 4)Action调用业务逻辑组件处理业务逻辑,这一步包含表单验证。 
 5)Action执行完毕,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result,并跳转到相应页面。
 6)返回HTTP响应到客户端浏览器。

二. Hibernate面试题

1. Hibernate工作原理

1).读取并解析配置文件
2).读取并解析映射信息,创建SessionFactory
3).打开Sesssion
4).创建事务Transation
5).持久化操作
6).提交事务
7).关闭Session
8).关闭SesstionFactory

2. 什么是Hibernate的并发机制?怎么处理并发问题?

Hibernate并发机制:

a、Hibernate的Session对象是非线程安全的,对于单个请求,单个会话,单个的工作单元(即单个事务,单个线程),它通常只使用一次,然后就丢弃。
      如果一个Session 实例允许共享的话,那些支持并发运行的,例如Http request,session beans将会导致出现资源争用。
      如果在Http Session中有hibernate的Session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同步访问Http Session。只要用户足够快的点击浏览器的“刷新”,
      就会导致两个并发运行的线程使用同一个Session。
b、多个事务并发访问同一块资源,可能会引发第一类丢失更新,脏读,幻读,不可重复读,第二类丢失更新一系列的问题。

解决方案:设置事务隔离级别。

  Serializable:串行化。隔离级别最高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Read Committed:已提交数据读
     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数据读。隔离级别最差
设置锁:乐观锁和悲观锁。
乐观锁:使用版本号或时间戳来检测更新丢失,在<class>的映射中设置 optimistic-lock="all"可以在没有版本或者时间戳属性映射的情况下实现 版本检查,此时Hibernate将比较一行记录的每个字段的状态 行级悲观锁:Hibernate总是使用数据库的锁定机制,从不在内存中锁定对象!只要为JDBC连接指定一下隔 离级别,然后让数据库去搞定一切就够了。类LockMode 定义了Hibernate所需的不同的锁定级别:LockMode.UPGRADE,LockMode.UPGRADE_NOWAIT,LockMode.READ;

3. Hibernate自带的分页机制是什么?如果不使用Hibernate自带的分页,则采用什么方式分页?

1、hibernate自带的分页机制:获得Session对象后,从Session中获得Query对象。用Query.setFirstResult():设置要显示的第一行数据,
	Query.setMaxResults():设置要显示的最后一行数据。
2、不使用hibernate自带的分页,可采用sql语句分页,
如:5:为每页显示的记录,2为当前页: select * top 5 from table where tabId not in (select tabId top (2-1)*5 from table);
4. hibernate的对象的三种持久化状态,并给出解释?
不清楚hibernate的对象的三种持久化状态,只知道hibernate对象的三种状态,下面有介绍。

5. hibernate的三种状态之间如何转换

当对象由瞬时状态(Transient)一save()时,就变成了持久化状态。
当我们在Session里存储对象的时候,实际是在Session的Map里存了一份,
也就是它的缓存里放了一份,然后,又到数据库里存了一份,在缓存里这一份叫持久对象(Persistent)。
Session 一 Close()了,它的缓存也都关闭了,整个Session也就失效了,
这个时候,这个对象变成了游离状态(Detached),但数据库中还是存在的。
当游离状态(Detached)update()时,又变为了持久状态(Persistent)。
当持久状态(Persistent)delete()时,又变为了瞬时状态(Transient),
此时,数据库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记录。

6. hibernate中一对多配置文件返回的是什么?

hibernate中一对多配置文件会相应的映射为两张表,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
例如:一个student和classes表的关系 。一个学生只能是一个班的,一个班可以有多个学生。

7. update()和saveOrUpdate()的区别?

update()和saveOrUpdate()是用来对跨Session的PO进行状态管理的。
update()方法操作的对象必须是持久化了的对象。也就是说,如果此对象在数据库中不存在的话,就不能使用update()方法。
saveOrUpdate()方法操作的对象既可以使持久化了的,也可以使没有持久化的对象。如果是持久化了的对象调用saveOrUpdate()则会
更新数据库中的对象;如果是未持久化的对象使用此方法,则save到数据库中。

8. hibernate拒绝连接、服务器崩溃的原因?最少写5个

1). db没有打开  
2). 网络连接可能出了问题
3). 连接配置错了
4). 驱动的driver,url是否都写对了
5). LIB下加入相应驱动,数据连接代码是否有误
6). 数据库配置可能有问题
7). 当前联接太多了,服务器都有访问人数限制的
8). 服务器的相应端口没有开,即它不提供相应的服务
9).  hibernate有哪些缓存,分别怎么使用?
10).  你对hibernate的了解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11). 写出一个sql语句体现hibernate中一对多的关系

9. hibernate如何管理缓存

Hibernate 中提供了两级Cache,第一级别的缓存是Session级别的缓存,它是属于事务范围的缓存。这一级别的缓存由hibernate管理的,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干预;第二级别的缓存是SessionFactory级别的缓存,它是属于进程范围或群集范围的缓存。这一级别的缓存可以进行配置和更改,并且可以动态加载和卸载。 Hibernate还为查询结果提供了一个查询缓存,它依赖于第二级缓存。

  1. 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比较:第一级缓存 第二级缓存 存放数据的形式 相互关联的持久化对象 对象的散装数据 缓存的范围 事务范围,每个事务都有单独的第一级缓存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缓存被同一个进程或集群范围内的所有事务共享 并发访问策略由于每个事务都拥有单独的第一级缓存,不会出现并发问题,无需提供并发访问策略由于多个事务会同时访问第二级缓存中相同数据,因此必须提供适当的并发访问策略,来保证特定的事务隔离级别 数据过期策略没有提供数据过期策略。处于一级缓存中的对象永远不会过期,除非应用程序显式清空缓存或者清除特定的对象必须提供数据过期策略,如基于内存的缓存中的对象的最大数目,允许对象处于缓存中的最长时间,以及允许对象处于缓存中的最长空闲时间 物理存储介质内存内存和硬盘。对象的散装数据首先存放在基于内在的缓存中,当内存中对象的数目达到数据过期策略中指定上限时,就会把其余的对象写入基于硬盘的缓存中。缓存的软件实现 在Hibernate的Session的实现中包含了缓存的实现由第三方提供,Hibernate仅提供了缓存适配器(CacheProvider)。用于把特定的缓存插件集成到Hibernate中。启用缓存的方式只要应用程序通过Session接口来执行保存、更新、删除、加载和查询数据库数据的操作,Hibernate就会启用第一级缓存,把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对象的形式拷贝到缓存中,对于批量更新和批量删除操作,如果不希望启用第一级缓存,可以绕过Hibernate API,直接通过JDBC API来执行指操作。用户可以在单个类或类的单个集合的粒度上配置第二级缓存。如果类的实例被经常读但很少被修改,就可以考虑使用第二级缓存。只有为某个类或集合配置了第二级缓存,Hibernate在运行时才会把它的实例加入到第二级缓存中。 用户管理缓存的方式第一级缓存的物理介质为内存,由于内存容量有限,必须通过恰当的检索策略和检索方式来限制加载对象的数目。Session的evit()方法可以显式清空缓存中特定对象,但这种方法不值得推荐。 第二级缓存的物理介质可以是内存和硬盘,因此第二级缓存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数据过期策略的maxElementsInMemory属性值可以控制内存中的对象数目。管理第二级缓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选择需要使用第二级缓存的持久类,设置合适的并发访问策略:选择缓存适配器,设置合适的数据过期策略。
  2. 一级缓存的管理: 当应用程序调用Session的save()、update()、savaeOrUpdate()、get()或load(),以及调用查询接口的 list()、iterate()或filter()方法时,如果在Session缓存中还不存在相应的对象,Hibernate就会把该对象加入到第一级缓存中。当清理缓存时,Hibernate会根据缓存中对象的状态变化来同步更新数据库。 Session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两个管理缓存的方法: evict(Object obj):从缓存中清除参数指定的持久化对象。 clear():清空缓存中所有持久化对象。

3. 二级缓存的管理: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的一般过程如下:

1) 条件查询的时候,总是发出一条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选择所有字段)这样的SQL语句查询数据库,一次获得所有的数据对象。
2) 把获得的所有数据对象根据ID放入到第二级缓存中。
3) 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的时候,首先从Session一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如果配置了二级缓存,那么从二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再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
4) 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同时更新缓存。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是针对于ID查询的缓存策略,对于条件查询则毫无作用。为此,Hibernate提供了针对条件查询的Query Cache。

10. 什么样的数据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中?

 1)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2) 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3) 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4) 参考数据,指的是供应用参考的常量数据,它的实例数目有限,它的实例会被许多其他类的实例引用,实例极少或者从来不会被修改。

11不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的数据?

 1) 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2) 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3) 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12.常用的缓存插件 Hibernater 的二级缓存是一个插件,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缓存插件

EhCache:可作为进程范围的缓存,存放数据的物理介质可以是内存或硬盘,对Hibernate的查询缓存提供了支持。
  OSCache:可作为进程范围的缓存,存放数据的物理介质可以是内存或硬盘,提供了丰富的缓存数据过期策略,对Hibernate的查询缓存提供了支持。
  SwarmCache:可作为群集范围内的缓存,但不支持Hibernate的查询缓存。
  JBossCache:可作为群集范围内的缓存,支持事务型并发访问策略,对Hibernate的查询缓存提供了支持。

13. 配置二级缓存的主要步骤:

1) 选择需要使用二级缓存的持久化类,设置它的命名缓存的并发访问策略。这是最值得认真考虑的步骤。
  2) 选择合适的缓存插件,然后编辑该插件的配置文件。

14. 使用Hibernate的优点:

1). 对JDBC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做了封装,大大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繁琐的重复性代码。
2). Hibernate是一个基于JDBC的主流持久化框架,是一个优秀的ORM实现。他很大程度的简化DAO层的编码工作
3). hibernate使用Java反射机制,而不是字节码增强程序来实现透明性。
4). hibernate的性能非常好,因为它是个轻量级框架。映射的灵活性很出色。它支持各种关系数据库,从一对一到多对多的各种复杂关系。

15. Hibernate是如何延迟加载?

1). Hibernate2延迟加载实现:a)实体对象 b)集合(Collection)
2). Hibernate3 提供了属性的延迟加载功能
当Hibernate在查询数据的时候,数据并没有存在与内存中,当程序真正对数据的操作时,对象才存在与内存中,就实现了延迟加载,他节省了服务器的内存开销,从而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

16. Hibernate中怎样实现类之间的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进行操作,它们都是对对象进行操作,我们程序中把所有的表与类都映射在一起,它们通 过配置文件中的many-to-one、one-to-many、many-to-many、

17. Hibernate的查询方式

Sql、Criteria,object comptosition
Hql:
1)、 属性查询
2)、 参数查询、命名参数查询
3)、 关联查询
4)、 分页查询
5)、 统计函数

18. 如何优化Hibernate?

1).使用双向一对多关联,不使用单向一对多
2).灵活使用单向一对多关联
3).不用一对一,用多对一取代
4).配置对象缓存,不使用集合缓存
5).一对多集合使用Bag,多对多集合使用Set
6). 继承类使用显式多态
7). 表字段要少,表关联不要怕多,有二级缓存撑腰

三 Struts部分

1. Struts1.x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
Struts的工作流程:
在web应用启动时就会加载初始化ActionServlet,ActionServlet从
struts-config.xml文件中读取配置信息,把它们存放到各种配置对象
当ActionServlet接收到一个客户请求时,将执行如下流程.

-(1)检索和用户请求匹配的ActionMapping实例,如果不存在,就返回请求路径无效信息;
-(2)如果ActionForm实例不存在,就创建一个ActionForm对象,把客户提交的表单数据保存到ActionForm对象中;
-(3)根据配置信息决定是否需要表单验证.如果需要验证,就调用ActionForm的validate()方法;
-(4)如果ActionForm的validate()方法返回null或返回一个不包含ActionMessage的ActuibErrors对象, 就表示表单验证成功;
-(5)ActionServlet根据ActionMapping所包含的映射信息决定将请求转发给哪个Action,如果相应的 Action实例不存在,就先创建这个实例,然后调用Action的execute()方法;
-(6)Action的execute()方法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ActionServlet在把客户请求转发给 ActionForward对象指向的JSP组件;
-(7)ActionForward对象指向JSP组件生成动态网页,返回给客户;

2. 为什么要用Struts1.x

JSP、Servlet、JavaBean技术的出现给我们构建强大的企业应用系统提供了可能。但用这些技术构建的系统非常的繁乱,所以在此之上,我们需要一个规则、一个把这些技术组织起来的规则,这就是框架,Struts便应运而生。
基于Struts开发的应用由3类组件构成:控制器组件、模型组件、视图组件

3. Struts1.x的validate框架是如何验证的?

在struts配置文件中配置具体的错误提示,再在FormBean中的validate()方法具体调用。

4. 说下Struts的设计模式

MVC模式: web应用程序启动时就会加载并初始化ActionServler。用户提交表单时,一个配置好的ActionForm对象被创建,并被填入表单相应的数据,ActionServler根据Struts-config.xml文件配置好的设置决定是否需要表单验证,如果需要就调用ActionForm的Validate()验证后选择将请求发送到哪个Action,如果Action不存在,ActionServlet会先创建这个对象,然后调用Action的execute()方法。Execute()从ActionForm对象中获取数据,完成业务逻辑,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ActionServlet再把客户请求转发给ActionForward对象指定的jsp组件,ActionForward对象指定的jsp生成动态的网页,返回给客户。

5. 谈谈你mvc的理解

MVC是Model—View—Controler的简称。即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把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
MVC中的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分别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视图: 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视图向用户显示相关的数据,并接受用户的输入。视图不进行任何业务逻辑处理。
模型: 模型表示业务数据和业务处理。相当于JavaBean。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这提高了应用程序的重用性
控制器: 当用户单击Web页面中的提交按钮时,控制器接受请求并调用相应的模型去处理请求。
        然后根据处理的结果调用相应的视图来显示处理的结果。
MVC的处理过程:首先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请求,调用相应的模型来进行业务处理,并返回数据给控制器。控制器调用相应的视图来显示处理的结果。并通过视图呈现给用户。

6. struts1.2和struts2.0的区别?如何控制两种框架中的单例模式?

struts1.2和struts2.0的对比
a、Action类:
struts1.2要求Action类继承一个基类。struts2.0 Action要求继承ActionSupport基类
b、线程模式
struts1.2 Action是单例模式的并且必须是线程安全的,因为仅有一个Action的实例来处理所有的请求。
单例策略限制了Struts1.2 Action能做的事情,并且开发时特别小心。Action资源必须是线程安全的或同步的。
struts2.0 Action为每一个请求产生一个实例,因此没有线程安全问题。
c、Servlet依赖
struts1.2 Action依赖于Servlet API,因为当一个Action被调用时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被传递给execut方法。
struts2.0 Action不依赖于容器,允许Action脱离容器单独测试。如果需要,Struts2 Action仍然可以访问初始的Request和Response。
但是,其他的元素减少或者消除了直接访问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的必要性。
d、可测性
测试struts1.2 Action的一个主要问题是execute方法暴露了Servlet API(这使得测试要依赖于容器)。一个第三方扩展:struts TestCase
提供了一套struts1.2的模拟对象来进行测试。 Struts2.0 Action可以通过初始化、设置属性、调用方法来测试,“依赖注入”也使得测试更容易。

7. struts如何实现国际化

以下以两国语言(中文,英文)为例:
 1). 在工程中加入Struts支持
    2). 编辑ApplicationResource.properties文件,在其中加入要使用国际化的信息, 例如: lable.welcome.china=Welcome!!!
    3). 创建英文资源文件ApplicationResource_en.properites
    4). 创建临时中文资源文件ApplicationResource_temp.properites 例如:lable.welcom.china=中国欢迎您!
    5). 对临时中文资源文件进行编码转换。可以使用myeclipse的插件,也可以在dos下执行:
       native2ascii -encoding gb2312 ApplicationResource_temp.properties ApplicationResource_zh_CN.properties
    6). 在jsp中加入struts的bean标记库 <%@ taglib uri="/WEB-INF/struts-bean.tld" prefix="bean"%>
       显示信息: <bean:message key="label.welcome.china">
可以在struts-config.xml文件中定义多个资源包,而每个资源包可使用key属性指定包的名称。

8. struts2.0的常用标签有哪些

  1). 往action里传值:<input name="userName" type="text" class="input6" size="15">
    2). 显示标签 property 用于输出指定值:<s:property value="userName "/>
  3). 用于从页面往action中(user)的对象内传值:<s:text name="user.userName " id="username"/>
    4). 判断<s:if> </s:if> 用于在页面中判断指定数据 <s:if test="userName == admin">…. </s:if> <s:else>…. </s:else>
    5). 迭代<s:iterator>用于将List、Map、ArrayList等集合进行循环遍历
       <s:iterator value="userList" id="user" status="u">
          <s:property value="userName"/></a>
       </s:iterator>
    6). URL地址标签,<s:url>用于生成一个URL地址,可以通过URL标签指定的<s:param>子元素向URL地址发送请求参数
       <s:url action=" ">
          <s:param name=" " value=""></s:param>
       </s:url>
    7). 超链接 <a href >一般和<s:url>标签一起使用,用于带多个参数。
       <a href="
          <s:url action=" ">
             <s:param name=" " value=""></s:param>
             <s:param name=" " value=""></s:param>
             <s:param name=" " value=""></s:param>
          </s:url>
       ">超链接</a>
    8). set标签,用于将某个值放入指定的范围内。例如application,session等。
       <s:set name="user" value="userName" scope=”request”/>
9. struts中怎么配置form-bean、action、tiles
    此处配置的是struts1.2的
    form-bean配置:(在配置文件struts-config.xml中):
    <form-beans >
   <form-bean name="" type=""></form-bean>
   </form-beans>
    name: 指定form的名字; type指定form的类型:包名+类名;
   action配置:(在配置文件struts-config.xml中)
   <action-mappings >
   <action path=""
           attribute=""
           input=""
           name=""
           parameter=""
           scope="request"
           type=""
           ></action>
   </action-mappings>

path:请求Action的名字; attribute:form的名字,与form-bean中的name对应; input:输入页的路径;
name:如果配置了attribute,name不起作用,与attribute一样; parameter:使用分发Action时,指定调用分发Action中的方法名;
scope:Action的范围; type:Action的类型:包名+类名;
tites配置:

 1). 新建一个 tiles-defs.xml文件,并在其中做如下配置: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tiles-definitions PUBLIC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DTD Tiles Configuration 1.1//EN" "http://jakarta.apache.org/struts/dtds/tiles-config_1_1.dtd">
      <tiles-definitions>
        <definition name="member-definition" path="/Jsp/layout.jsp">  
          <put name="top" value="/mTop.do"/>  
          <put name="left" value="/mLeft.do"/>
          <put name="main" value="/defaultMmain.do"/>
        </definition>
     </tiles-definitions>
   2). 在web.xml和struts-config.xml和web.xml中做相应配置:
      在struts-config.xml中配置如下:
      ************
      <plug-in className="org.apache.struts.tiles.TilesPlugin">
         <set-property property="definitions-config" value="/WEB-INF/tiles-defs.xml"/>   
         <set-property property="definitions-parser-validate" value="true"/>
      </plug-in>
      ************
      在web.xml中配置如下:
      ************
      <init-param>    
         <param-name>definitions-config</param-name>    
         <param-value>/WEB-INF/tiles-defs.xml</param-value>
      </init-param>
      *************
   3). 调用Tiles组件
      Tiles组件是通过Struts Action来调用的,在struts-config.xml中做如下action配置:
      *************
      <action
        path="/member"
        parameter="member-definition"
        type="org.apache.struts.actions.ForwardAction"/>
     **************

10. logic标签有哪几个?

此标签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条件、循环、转发/重定向。

1). 条件类型 (没标注的都比较简单)
logic:empty, logic:notEmpty;
logic:equal, logic:notEqual, logic:lessThan, logic:greaterThan,logic:lessEqual, logic:greaterEqual;
logic:present, logic:notPresent;
logic:match, logic:notMatch; 比较两字符串是否相等,可以比较字符串的开始的、结尾的或其中的某个部分。location属性:指定从某个位置开始进行比较。
2). 循环类型
logic:iterate
3). 转发/重定向类型
logic:forward和logic:redirect
logic:forward标签和jsp:forward标签相似,但它可以使用global forward中的一个ActionForward
例如:<logic:forward name=“login” />

与上面相关的global forward中的代码:



logic:redirect标签和上面的标签类似,但它默认调用的方法是response.sendRedirect(),
取代了上面的requestDispatcher.forward()。最大的不同是它支持所有html:link标签的属性,所以你能够指定request参数:
<logic:redirect name=“login” paramId=“employeeId” paramName=“employee” property=“id” />
在MVC框架下,不推荐使用这两个标签,你应该是从controller中选择下一个view,而不是从view中选择.在Jsp页面中不要过多的使用logic标签。

11. action是单实例还是多实例,为什么?

action是单实例的。当多个用户访问一个请求的时候,服务器内存中只有一个与之对应的action类对象。
因为当服务器第一次加载struts的配置文件的时候,创建了一个Action后,每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都会先去检索相应的范围内(request,session)是否存在
这样一个action实例,如果存在,则使用这个实例,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action实例。

12. dispatchAction是用什么技术实现的?

DispatchAction 是Aciton的一个子类,主要解决了一个请求处理多个功能的问题
普通的Action你只能写execute方法来处理业务,而想用这一个Action处理多个任务,你必须要请求参数进行解析,用if语句块来处理
举一个小例子:
有如下一个url:  http://localhost:8080/myApp/addUserAction.do
如果你处理这个url的是一个普通的Action,那么就只能在execute里面执行插入的相关操作,如果换成一下url:
http://localhost:8080/myApp/UserAction.do?method=add
你就应该根据method对象的值来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再有一个路径http://localhost:8080/myApp/UserAction.do?method=delete
这个还可以使用那个Action来处理的,只是多判断一下而已.

如果你用DispatchAction,就简单多了,所以dispatchAction还是用的Action的这么一个技术。

13. struts2.0的mvc模式?与struts1.0的区别?

struts2的mvc模式:当用户在页面提交用户请求时,该请求需要提交给struts2的控制器处理。struts2的控制器根据处理结果,

决定将哪个页面呈现给客户端。
与struts1最大的不同是:struts2的控制器。struts2的控制器不再像struts1的控制器,需要继承一个Action父类,甚至可以无需实现
任何接口,struts2的Action就是一个普通的POJO。实际上,Struts2 的Action就是一个包含execute方法的普通Java类
该类里包含的多个属性用于封装用户的请求参数。

14. struts的处理流程。

一、ActionServlet的初始化
ActionServlet作为Struts组件的前端控制器,由于web.xml的相应配置:
0
在应用一加载时即会被实例化并调用其init方法,init方法所做的主要工作有二:
1). 加载struts配置文件,并创建用于封装配置信息的ModuleConfig对象
2). 加载资源文件,并创建用于封装资源文件的MessageResources对象
需要注意两点:如果web.xml有多模块配置,将创建多个ModuleConfig对象和MessageResources对象分别
用于封装各个模块的struts配置文件和资源文件。
针对各个模块所创建的ModuleConfig对象和MessageResources对象将存储在ServletContext中,对应的属
性名中有该模块名称的相应标识。
另外,如果有相应配置的话,init方法还将初始化数据源和PlugIn

15、ActionServlet的process

所有形如*.do的请求(根据web.xml中的相关配置)将提交给ActionServlet,最终将调用其process方法
。process方法的主要工作有三:

1).  根据请求信息获知所请求的模块名称,从ServletContext中获得与请求模块对应的的ModuleConfig对
象,并存储到request中。
2).  根据模块信息获得相应的RequestProcessor对象,一个模块对应一个RequestProcessor对象,
RequestProcessor对象将关联与所属模块对应的ModuleConfig对象。
3).  调用RequestProcessor对象的process方法,将request和response作为参数传递给它。

16、RequestProcessor的process

RequestProcessor对象的process方法的主要工作有五步:

1).调用自己的 processPreprocess(request, response)方法,该方法不进行任何操作,用于子类重写

扩展其功能。
2).获得与请求地址所匹配的ActionMapping对象,AcionMapping对象用于封装一个特定acion的配置信息。
3). 根据ActionMapping中的配置信息获得ActionForm对象(该对象将缓存到request或session中),并
将表单数据填充到ActionForm中,然后根据ActionMapping的配置决定是否验证ActionForm,如果验证,
将调用ActionForm的 validate方法,若其返回的ActionErros对象中包含ActionMessage对象则表示验证
失败,将转向action配置信息 input属性所指示的地址。
4).如果ActionForm无需验证或验证通过将创建并缓存与请求地址匹配的Action对象,将ActionMapping
对象、ActionForm对象、request和response作为参数调用其execute方法。
5).根据Action对象的execute方法返回的ActionForward对象,将请求转发或重定向到该ActionForward
所封装的地址。

15. Struts/webwork 的工作机制,它有哪些标签

Struts 2框架的大致处理流程如下:
浏览器发送请求,例如请求/mypage.action、/reports/myreport.pdf等。
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cher根据请求决定调用合适的Action。
WebWork的拦截器链自动对请求应用通用功能,例如workflow、validation或文件上传等功能。 回调Action的execute方法,该execute方法先获取用户请求参数,然后执行某种数据库操作,既可以是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也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信息。实际上,因为Action只是一个控制器,它会调用业务逻辑组件来处理用户的请求。
Action的execute方法处理结果信息将被输出到浏览器中,可以是HTML页面、图像,也可以是PDF文档或者其他文档。此时支持的视图技术非常多,既支持JSP,也支持Velocity、FreeMarker等模板技术。

四 Spring部分

1. spring工作机制

1).spring mvc请所有的请求都提交给DispatcherServlet,它会委托应用系统的其他模块负责负责对请求进行真正的处理工作。
2).DispatcherServlet查询一个或多个HandlerMapping,找到处理请求的Controller.
3).DispatcherServlet请请求提交到目标Controller
4).Controller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后,会返回一个ModelAndView
5).Dispathcher查询一个或多个ViewResolver视图解析器,找到ModelAndView对象指定的视图对象
6).视图对象负责渲染返回给客户端。

2. 使用Spring的好处

{AOP 让开发人员可以创建非行为性的关注点,称为横切关注点,并将它们插入到应用程序代码中。使用 AOP 后,公共服务 (比 如日志、持久性、事务等)就可以分解成方面并应用到域对象上,同时不会增加域对象的对象模型的复杂性。
IOC 允许创建一个可以构造对象的应用环境,然后向这些对象传递它们的协作对象。正如单词 倒置 所表明的,IOC 就像反 过来的 JNDI。没有使用一堆抽象工厂、服务定位器、单元素(singleton)和直接构造(straight construction),每一个对象都是用其协作对象构造的。因此是由容器管理协作对象(collaborator)。
Spring即使一个AOP框架,也是一IOC容器。 Spring 最好的地方是它有助于您替换对象。有了 Spring,只要用 JavaBean 属性和配置文件加入依赖性(协作对象)。然后可以很容易地在需要时替换具有类似接口的协作对象。}

3. spring是什么?根据你的理解详细谈谈你的见解。

◆目的: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
◆功能:使用基本的JavaBean代替EJB,并提供了更多的企业应用功能
◆范围:任何Java应用简单来说,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的容器框架。
◆轻量——从大小与开销两方面而言Spring都是轻量的。完整的Spring框架可以在一个大小只有1MB多的JAR文件里发布。并且Spring所需的处理开销也是微不足道的。此外,Spring是非侵入式的:典型地,Spring应用中的对象不依赖于Spring的特定类。
◆控制反转——Spring通过一种称作控制反转(IoC)的技术促进了松耦合。当应用了IoC,一个对象依赖的其它对象会通过被动的方式传递进来,而不是这个对象自己创建或者查找依赖对象。你可以认为IoC与JNDI相反——不是对象从容器中查找依赖,而是容器在对象初始化时不等对象请求就主动将依赖传递给它。
◆面向切面——Spring提供了面向切面编程的丰富支持,允许通过分离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系统级服务(例如审计(auditing)和事务()管理)进行内聚性的开发。应用对象只实现它们应该做的——完成业务逻辑——仅此而已。它们并不负责(甚至是意识)其它的系统级关注点,例如日志或事务支持。
◆容器——Spring包含并管理应用对象的配置和生命周期,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容器,你可以配置你的每个bean如何被创建——基于一个可配置原型(prototype),你的bean可以创建一个单独的实例或者每次需要时都生成一个新的实例——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然而,Spring不应该被混同于传统的重量级的EJB容器,它们经常是庞大与笨重的,难以使用。
◆框架——Spring可以将简单的组件配置、组合成为复杂的应用。在Spring中,应用对象被声明式地组合,典型地是在一个XML文件里。Spring也提供了很多基础功能(事务管理、持久化框架集成等等),将应用逻辑的开发留给了你。所有Spring的这些特征使你能够编写更干净、更可管理、并且更易于测试的代码。它们也为Spring中的各种模块提供了基础支持。

4. 项目中如何体现Spring中的切面编程,具体说明。

面向切面编程:主要是横切一个关注点,将一个关注点模块化成一个切面。在切面上声明一个通知(Advice)和切入点(Pointcut); 通知: 是指在切面的某个特定的连接点(代表一个方法的执行。通过声明一个org.aspectj.lang.JoinPoint类型的参数可以使通知(Advice)的主体部分获得连接点信息。)上执行的动作。通知中定义了要插入的方法。切入点:切入点的内容是一个表达式,以描述需要在哪些对象的哪些方法上插入通知中定义的方法。
项目中用到的Spring中的切面编程最多的地方:声明式事务管理。

a、定义一个事务管理器
b、配置事务特性(相当于声明通知。一般在业务层的类的一些方法上定义事务)
c、配置哪些类的哪些方法需要配置事务(相当于切入点。一般是业务类的方法上)

5. spring在项目中如何充当粘合剂

1)、在项目中利用spring的IOC(控制反转或依赖注入),明确地定义组件接口(如UserDAO),开发者可以独立开发各个组件, 然后根据组件间的依赖关系组装(UserAction依赖于UserBiz,UserBiz依赖于UserDAO)运行,很好的把Struts(Action)和hibernate(DAO的实现)结合起来了。
2)、spring的事务管理把hibernate对数据库的操作进行了事务配置。

4.6. spring的事务如何配置
spring的声明式事务配置:
1).


/WEB-INF/classes/hibernate.cfg.xml


2). 配置事务管理器



</property>
</bean>
    3). 配置事务特性
       <tx:advice id="txAdvice"  transaction-manager="transactionManager">
<tx:attributes>
 	           <tx:method name="add*" propagation="REQUIRED"/>
                    <tx:method name="update*" propagation="REQUIRED"/>
                    <tx:method name="del*" propagation="REQUIRED"/>
                    <tx:method name="*" read-only="true"/>
                </tx:attributes>
       </tx:advice>
    4). 配置哪些类的哪些方法配置事务
       <aop:config>
           <aop:pointcut id="allManagerMethod" ession="execution(* com.yyaccp.service.impl.*.*(..))"/>
           <aop:advisor advice-ref="txAdvice" pointcut-ref="allManagerMethod">
       </aop:config>

7. transaction有那几种实现

在Spring中,事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1)	代码控制事务  
在程序中引入新的模版类,这个类封装了事务管理的功能
(2)	参数配置控制事务,在Application-Context.xml增加一个事务代理(UserDAOProxy)配置
IBATIS中的事物属性怎么配置
SQL MAP XML配置文件中的transactionManager

8. Hibernate与spring的联系

hibernate中的一些对象可以给Spring来管理,让Spring容器来创建hibernate中一些对象实例化。例如:SessionFactory,HibernateTemplate等。
Hibernate本来是对数据库的一些操作,放在DAO层,而Spring给业务层的方法定义了事务,业务层调用DAO层的方法,很好的将Hibernate的操作也加入到事务中来了。

9. 项目中为什么使用SSH

1). 使用Struts是因为struts是基于MVC模式的,很好的将应用程序进行了分层,使开发者更关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第二,struts有着丰富的taglib,如能灵活运用,则能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2). 使用Hibernate:因为hibernate为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易用的、高效率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hibernate是个轻量级的持久性框架,功能丰富。
3). 使用Spring:因为spring基于IoC(Inversion of Control,反向控制)和AOP构架多层j2ee系统的框架,但它不强迫你必须在每一层中必须使用Spring,因为它模块化的很好,允许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它的某一个模块;
   采用IoC使得可以很容易的实现bean的装配,提供了简洁的AOP并据此实现事务管理(Transcation Managment),等等

五、spring boot

1.Spring Boot、Spring MVC 和 Spring 有什么区别?

1)、Spring
Spring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注入。所有 SpringModules 不是依赖注入就是 IOC 控制反转。
当我们恰当的使用 DI 或者是 IOC 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发松耦合应用。松耦合应用的单元测试可以很容易的进行。
2)、Spring MVC
Spring MVC 提供了一种分离式的方法来开发 Web 应用。通过运用像 DispatcherServelet,MoudlAndView 和 ViewResolver 等一些简单的概念,开发 Web 应用将会变的非常简单。
3)、SpringBoot
Spring 和 SpringMVC 的问题在于需要配置大量的参数。
Spring Boot 通过一个自动配置和启动的项来目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更快的构建产品就绪应用程序,Spring Boot 提供了一些非功能性特征。

2.什么是自动配置?

Spring 和 SpringMVC 的问题在于需要配置大量的参数。
我们能否带来更多的智能?当一个 MVC JAR 添加到应用程序中的时候,我们能否自动配置一些 beans?
Spring 查看(CLASSPATH 上可用的框架)已存在的应用程序的配置。在此基础上,Spring Boot 提供了配置应用程序和框架所需要的基本配置。这就是自动配置。

3.什么是 Spring Boot Stater ?

启动器是一套方便的依赖没描述符,它可以放在自己的程序中。你可以一站式的获取你所需要的 Spring 和相关技术,而不需要依赖描述符的通过示例代码搜索和复制黏贴的负载。
例如,如果你想使用 Sping 和 JPA 访问数据库,只需要你的项目包含 spring-boot-starter-data-jpa 依赖项,你就可以完美进行。

4.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解释更多 Staters 的内容?

让我们来思考一个 Stater 的例子 -Spring Boot Stater Web。
如果你想开发一个 web 应用程序或者是公开 REST 服务的应用程序。Spring Boot Start Web 是首选。让我们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创建一个 Spring Boot Start Web 的快速项目。
Spring Boot Start Web 的依赖项

5.Spring Boot 还提供了其它的哪些 Starter Project Options?

pring Boot 也提供了其它的启动器项目包括,包括用于开发特定类型应用程序的典型依赖项。
spring-boot-starter-web-services - SOAP Web Services;
spring-boot-starter-web - Web 和 RESTful 应用程序;
spring-boot-starter-test -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spring-boot-starter-jdbc - 传统的 JDBC;
spring-boot-starter-hateoas - 为服务添加 HATEOAS 功能;
spring-boot-starter-security - 使用 SpringSecurity 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
spring-boot-starter-data-jpa - 带有 Hibeernate 的 Spring Data JPA;
spring-boot-starter-data-rest - 使用 Spring Data REST 公布简单的 REST 服务;

6.Spring 是如何快速创建产品就绪应用程序的?

Spring Boot 致力于快速产品就绪应用程序。为此,它提供了一些譬如高速缓存,日志记录,监控和嵌入式服务器等开箱即用的非功能性特征。
spring-boot-starter-actuator - 使用一些如监控和跟踪应用的高级功能
spring-boot-starter-undertow, spring-boot-starter-jetty, spring-boot-starter-tomcat - 选择您的特定嵌入式 Servlet 容器
spring-boot-starter-logging - 使用 logback 进行日志记录
spring-boot-starter-cache - 启用 Spring Framework 的缓存支持
###Spring2 和 Spring5 所需要的最低 Java 版本是什么?
Spring Boot 2.0 需要 Java8 或者更新的版本。Java6 和 Java7 已经不再支持。

7.创建一个 Spring Boot Project 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Spring Initializr是启动 Spring Boot Projects 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8.为什么我们需要 spring-boot-maven-plugin?

1)spring-boot-maven-plugin 提供了一些像 jar 一样打包或者运行应用程序的命令。
2)spring-boot:run 运行你的 SpringBooty 应用程序。
3)spring-boot:repackage 重新打包你的 jar 包或者是 war 包使其可执行
4)spring-boot:start 和 spring-boot:stop 管理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也可以说是为了集成测试)。
5)spring-boot:build-info 生成执行器可以使用的构造信息

9.什么是 Spring Data?

Spring Data 的使命是在保证底层数据存储特殊性的前提下,为数据访问提供一个熟悉的,一致性的,基于 Spring 的编程模型。这使得使用数据访问技术,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map-reduce 框架以及基于云的数据服务变得很容易。

10.RequestMapping 和 GetMapping 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1)RequestMapping 具有类属性的,可以进行 GET,POST,PUT 或者其它的注释中具有的请求方法。
2)GetMapping 是 GET 请求方法中的一个特例。它只是 ResquestMapping 的一个延伸,目的是为了提高清晰度。

11.JPA 和 Hibernate 有哪些区别?

1)JPA 是一个规范或者接口
2)Hibernate 是 JPA 的一个实现

12、什么是springboot

用来简化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 使用特定的方式来进行配置(properties或yml文件)
创建独立的spring引用程序 main方法运行
嵌入的Tomcat 无需部署war文件
简化maven配置
自动配置spring添加对应功能starter自动化配置
答:spring boot来简化spring应用开发,约定大于配置,去繁从简,just run就能创建一个独立的,产品级别的应用

13、Spring Boot有哪些优点?

答:-快速创建独立运行的spring项目与主流框架集成
-使用嵌入式的servlet容器,应用无需打包成war包
-starters自动依赖与版本控制
-大量的自动配置,简化开发,也可修改默认值
-准生产环境的运行应用监控
-与云计算的天然集成

14、如何重新加载Spring Boot上的更改,而无需重新启动服务器?

这可以使用DEV工具来实现。通过这种依赖关系,您可以节省任何更改,嵌入式tomcat将重新启动。
Spring Boot有一个开发工具(DevTools)模块,它有助于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Java开发人员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将文件更改自动部署到服务器并自动重启服务器。
开发人员可以重新加载Spring Boot上的更改,而无需重新启动服务器。这将消除每次手动部署更改的需要。Spring Boot在发布它的第一个版本时没有这个功能。
这是开发人员最需要的功能。DevTools模块完全满足开发人员的需求。该模块将在生产环境中被禁用。它还提供H2数据库控制台以更好地测试应用程序。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devtools
true

15、Spring Boot中的监视器是什么?

Spring boot actuator是spring启动框架中的重要功能之一。Spring boot监视器可帮助您访问生产环境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当前状态。
有几个指标必须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检查和监控。即使一些外部应用程序可能正在使用这些服务来向相关人员触发警报消息。监视器模块公开了一组可直接作为HTTP URL访问的REST端点来检查状态。

16、什么是YAML?

YAML是一种人类可读的数据序列化语言。它通常用于配置文件。
与属性文件相比,如果我们想要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复杂的属性,YAML文件就更加结构化,而且更少混淆。可以看出YAML具有分层配置数据。

17、springboot自动配置的原理

在spring程序main方法中 添加@SpringBootApplication或者@EnableAutoConfiguration
会自动去maven中读取每个starter中的spring.factories文件 该文件里配置了所有需要被创建spring容器中的bean

18、springboot读取配置文件的方式

springboot默认读取配置文件为application.properties或者是application.yml

19、springboot集成mybatis的过程

添加mybatis的starter maven依赖
org.mybatis.spring.boot
mybatis-spring-boot-starter
1.2.0
在mybatis的接口中 添加@Mapper注解
在application.yml配置数据源信息

20、Spring Boot 的核心注解是哪个?它主要由哪几个注解组成的?

启动类上面的注解是@SpringBootApplication,它也是 Spring Boot 的核心注解,主要组合包含了以下 3 个注解:
@SpringBootConfiguration:组合了 @Configuration 注解,实现配置文件的功能。
@EnableAutoConfiguration:打开自动配置的功能,也可以关闭某个自动配置的选项,如关闭数据源自动配置功能: @SpringBootApplication(exclude = { DataSourceAutoConfiguration.class })。
@ComponentScan:Spring组件扫描。

21、开启 Spring Boot 特性有哪几种方式?

1)继承spring-boot-starter-parent项目
2)导入spring-boot-dependencies项目依赖

22、Spring Boot 需要独立的容器运行吗?

可以不需要,内置了 Tomcat/ Jetty 等容器。

23、运行 Spring Boot 有哪几种方式?

1)打包用命令或者放到容器中运行
2)用 Maven/ Gradle 插件运行
3)直接执行 main 方法运行

24、你如何理解 Spring Boot 中的 Starters?

Starters可以理解为启动器,它包含了一系列可以集成到应用里面的依赖包,你可以一站式集成 Spring 及其他技术,而不需要到处找示例代码和依赖包。如你想使用 Spring JPA 访问数据库,只要加入 spring-boot-starter-data-jpa 启动器依赖就能使用了。

25、Spring Boot 支持哪些日志框架?推荐和默认的日志框架是哪个?

Spring Boot 支持 Java Util Logging, Log4j2, Lockback 作为日志框架,如果你使用 Starters 启动器,Spring Boot 将使用 Logback 作为默认日志框架.

26、SpringBoot 实现热部署有哪几种方式?

主要有两种方式:
Spring Loaded
Spring-boot-devtools

六、spring cloud

1. 什么是 spring cloud?

spring cloud 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它利用 spring boot 的开发便利性巧妙地简化了分布式系统基础设施的开发,如服务发现注册、配置中心、消息总线、负载均衡、断路器、数据监控等,都可以用 spring boot 的开发风格做到一键启动和部署。

2. spring cloud 断路器的作用是什么?

在分布式架构中,断路器模式的作用也是类似的,当某个服务单元发生故障(类似用电器发生短路)之后,通过断路器的故障监控(类似熔断保险丝),向调用方返回一个错误响应,而不是长时间的等待。这样就不会使得线程因调用故障服务被长时间占用不释放,避免了故障在分布式系统中的蔓延。

3. spring cloud 的核心组件有哪些?

Eureka:服务注册于发现。
Feign:基于动态代理机制,根据注解和选择的机器,拼接请求 url 地址,发起请求。
Ribbon:实现负载均衡,从一个服务的多台机器中选择一台。
Hystrix:提供线程池,不同的服务走不同的线程池,实现了不同服务调用的隔离,避免了服务雪崩的问题。
Zuul:网关管理,由 Zuul 网关转发请求给对应的服务。

4. SpringCloud和Dubbo

SpringCloud和Dubbo都是现在主流的微服务架构
SpringCloud是Apache旗下的Spring体系下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Dubbo是阿里系的分布式服务治理框架
从技术维度上,其实SpringCloud远远的超过Dubbo,Dubbo本身只是实现了服务治理,而SpringCloud现在以及有21个子项目以后还会更多
所以其实很多人都会说Dubbo和SpringCloud是不公平的
但是由于RPC以及注册中心元数据等原因,在技术选型的时候我们只能二者选其一,所以我们常常为用他俩来对比
服务的调用方式Dubbo使用的是RPC远程调用,而SpringCloud使用的是 Rest API,其实更符合微服务官方的定义
服务的注册中心来看,Dubbo使用了第三方的ZooKeeper作为其底层的注册中心,实现服务的注册和发现,SpringCloud使用Spring Cloud Netflix Eureka实现注册中心,当然SpringCloud也可以使用ZooKeeper实现,但一般我们不会这样做
服务网关,Dubbo并没有本身的实现,只能通过其他第三方技术的整合,而SpringCloud有Zuul路由网关,作为路由服务器,进行消费者的请求分发,SpringCloud还支持断路器,与git完美集成分布式配置文件支持版本控制,事务总线实现配置文件的更新与服务自动装配等等一系列的微服务架构要素
从技术选型上讲~
目前国内的分布式系统选型主要还是Dubbo毕竟国产,而且国内工程师的技术熟练程度高,并且Dubbo在其他维度上的缺陷可以由其他第三方框架进行集成进行弥补
而SpringCloud目前是国外比较流行,当然我觉得国内的市场也会慢慢的偏向SpringCloud,就连刘军作为Dubbo重启的负责人也发表过观点,Dubbo的发展方向是积极适应SpringCloud生态,并不是起冲突
Rest和RPC对比
其实如果仔细阅读过微服务提出者马丁福勒的论文的话可以发现其定义的服务间通信机制就是Http Rest
RPC最主要的缺陷就是服务提供方和调用方式之间依赖太强,我们需要为每一个微服务进行接口的定义,并通过持续继承发布,需要严格的版本控制才不会出现服务提供和调用之间因为版本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而REST是轻量级的接口,服务的提供和调用不存在代码之间的耦合,只是通过一个约定进行规范,但也有可能出现文档和接口不一致而导致的服务集成问题,但可以通过swagger工具整合,是代码和文档一体化解决,所以REST在分布式环境下比RPC更加灵活
这也是为什么当当网的DubboX在对Dubbo的增强中增加了对REST的支持的原因
文档质量和社区活跃度
SpringCloud社区活跃度远高于Dubbo,毕竟由于梁飞团队的原因导致Dubbo停止更新迭代五年,而中小型公司无法承担技术开发的成本导致Dubbo社区严重低落,而SpringCloud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微服务的市场,背靠Spring混的风生水起
Dubbo经过多年的积累文档相当成熟,对于微服务的架构体系各个公司也有稳定的现状

5. SpringBoot和SpringCloud

SpringBoot是Spring推出用于解决传统框架配置文件冗余,装配组件繁杂的基于Maven的解决方案,旨在快速搭建单个微服务
而SpringCloud专注于解决各个微服务之间的协调与配置,服务之间的通信,熔断,负载均衡等
技术维度并相同,并且SpringCloud是依赖于SpringBoot的,而SpringBoot并不是依赖与SpringCloud,甚至还可以和Dubbo进行优秀的整合开发
总结:
Spring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的开发单个个体的微服务
SpringCloud是关注全局的微服务协调整理治理框架,整合并管理各个微服务,为各个微服务之间提供,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路由,事件总线等集成服务
SpringBoot不依赖于SpringCloud,SpringCloud依赖于SpringBoot,属于依赖关系
Spring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的开发单个的微服务个体,SpringCloud关注全局的服务治理框架

6. 微服务之间是如何独立通讯的

1.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Invocation):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服务的注册与发现
直接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来访问别的service。
优点:
简单,常见,因为没有中间件代理,系统更简单
缺点:
只支持请求/响应的模式,不支持别的,比如通知、请求/异步响应、发布/订阅、发布/异步响应
降低了可用性,因为客户端和服务端在请求过程中必须都是可用的
2.消息:
使用异步消息来做服务间通信。服务间通过消息管道来交换消息,从而通信。
优点:
把客户端和服务端解耦,更松耦合
提高可用性,因为消息中间件缓存了消息,直到消费者可以消费
支持很多通信机制比如通知、请求/异步响应、发布/订阅、发布/异步响应
缺点:
消息中间件有额外的复杂

7. 负载均衡的意义是什么?

在计算中,负载均衡可以改善跨计算机,计算机集群,网络链接,中央处理单元或磁盘驱动器等多种计算资源的工作负载分布。负载均衡旨在优化资源使用,最大吞吐量,最小响应时间并避免任何单一资源的过载。使用多个组件进行负载均衡而不是单个组件可能会通过冗余来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负载平衡通常涉及专用软件或硬件,例如多层交换机或域名系统服务进程。

8. springcloud如何实现服务的注册?

1.服务发布时,指定对应的服务名,将服务注册到 注册中心(eureka zookeeper)
2.注册中心加@EnableEurekaServer,服务用@EnableDiscoveryClient,然后用ribbon或feign进行服务直接的调用发现。

9. 什么是服务熔断?什么是服务降级

在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微服务之间的相互调用,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服务的阻塞,在高并发场景下,服务的阻塞意味着线程的阻塞,导致当前线程不可用,服务器的线程全部阻塞,导致服务器崩溃,由于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是同步的,会对整个微服务系统造成服务雪崩
为了解决某个微服务的调用响应时间过长或者不可用进而占用越来越多的系统资源引起雪崩效应就需要进行服务熔断和服务降级处理。
所谓的服务熔断指的是某个服务故障或异常一起类似显示世界中的“保险丝"当某个异常条件被触发就直接熔断整个服务,而不是一直等到此服务超时。
服务熔断就是相当于我们电闸的保险丝,一旦发生服务雪崩的,就会熔断整个服务,通过维护一个自己的线程池,当线程达到阈值的时候就启动服务降级,如果其他请求继续访问就直接返回fallback的默认值

10. 微服务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说下你在项目开发中碰到的坑

优点
每一个服务足够内聚,代码容易理解
开发效率提高,一个服务只做一件事
微服务能够被小团队单独开发
微服务是松耦合的,是有功能意义的服务
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开发,面向接口编程
易于与第三方集成
微服务只是业务逻辑的代码,不会和HTML,CSS或者其他界面组合
开发中,两种开发模式
前后端分离
全栈工程师
可以灵活搭配,连接公共库/连接独立库
缺点
分布式系统的负责性
多服务运维难度,随着服务的增加,运维的压力也在增大
系统部署依赖
服务间通信成本
数据一致性
系统集成测试
性能监控

11. 你所知道的微服务技术栈?

维度(springcloud)
服务开发:springboot spring springmvc
服务配置与管理:Netfix公司的Archaiusm ,阿里的Diamond
服务注册与发现:Eureka,Zookeeper
服务调用:Rest RPC gRpc
服务熔断器:Hystrix
服务负载均衡:Ribbon Nginx
服务接口调用:Fegin
消息队列:Kafka Rabbitmq activemq
服务配置中心管理:SpringCloudConfig
服务路由(API网关)Zuul
事件消息总线:SpringCloud Bus

12. Eureka和ZooKeeper都可以提供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功能,请说说两个的区别

1.ZooKeeper保证的是CP,Eureka保证的是AP
ZooKeeper在选举期间注册服务瘫痪,虽然服务最终会恢复,但是选举期间不可用的
Eureka各个节点是平等关系,只要有一台Eureka就可以保证服务可用,而查询到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
自我保护机制会导致
Eureka不再从注册列表移除因长时间没收到心跳而应该过期的服务
Eureka仍然能够接受新服务的注册和查询请求,但是不会被同步到其他节点(高可用)
当网络稳定时,当前实例新的注册信息会被同步到其他节点中(最终一致性)
Eureka可以很好的应对因网络故障导致部分节点失去联系的情况,而不会像ZooKeeper一样使得整个注册系统瘫痪
2.ZooKeeper有Leader和Follower角色,Eureka各个节点平等
3.ZooKeeper采用过半数存活原则,Eureka采用自我保护机制解决分区问题
4.Eureka本质上是一个工程,而ZooKeeper只是一个进程

13. eureka自我保护机制是什么?

当Eureka Server 节点在短时间内丢失了过多实例的连接时(比如网络故障或频繁启动关闭客户端)节点会进入自我保护模式,保护注册信息,不再删除注册数据,故障恢复时,自动退出自我保护模式。

14. 什么是Ribbon?

ribbon是一个负载均衡客户端,可以很好的控制htt和tcp的一些行为。feign默认集成了ribbon。

15. 什么是feigin?它的优点是什么?

1.feign采用的是基于接口的注解
2.feign整合了ribbon,具有负载均衡的能力
3.整合了Hystrix,具有熔断的能力
使用:
1.添加pom依赖。
2.启动类添加@EnableFeignClients
3.定义一个接口@FeignClient(name=“xxx”)指定调用哪个服务

16. Ribbon和Feign的区别?

1.Ribbon都是调用其他服务的,但方式不同。
2.启动类注解不同,Ribbon是@RibbonClient feign的是@EnableFeignClients
3.服务指定的位置不同,Ribbon是在@RibbonClient注解上声明,Feign则是在定义抽象方法的接口中使用@FeignClient声明。
4.调用方式不同,Ribbon需要自己构建http请求,模拟http请求然后使用RestTemplate发送给其他服务,步骤相当繁琐。Feign需要将调用的方法定义成抽象方法即可。

17. 什么是Spring Cloud Bus?

spring cloud bus 将分布式的节点用轻量的消息代理连接起来,它可以用于广播配置文件的更改或者服务直接的通讯,也可用于监控。
如果修改了配置文件,发送一次请求,所有的客户端便会重新读取配置文件。
使用:
1.添加依赖
2.配置rabbimq

18. 什么是Hystrix?

防雪崩利器,具备服务降级,服务熔断,依赖隔离,监控(Hystrix Dashboard)
服务降级:
双十一 提示 哎哟喂,被挤爆了。 app秒杀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优先核心服务,非核心服务不可用或弱可用。通过HystrixCommand注解指定。
fallbackMethod(回退函数)中具体实现降级逻辑。

19. springcloud断路器作用?

当一个服务调用另一个服务由于网络原因或自身原因出现问题,调用者就会等待被调用者的响应 当更多的服务请求到这些资源导致更多的请求等待,发生连锁效应(雪崩效应)
断路器有完全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内 达到一定的次数无法调用 并且多次监测没有恢复的迹象 断路器完全打开 那么下次请求就不会请求到该服务
半开:短时间内 有恢复迹象 断路器会将部分请求发给该服务,正常调用时 断路器关闭
关闭:当服务一直处于正常状态 能正常调用

20. 什么是SpringCloudConfig?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服务数量巨多,为了方便服务配置文件统一管理,实时更新,所以需要分布式配置中心组件。在Spring Cloud中,有分布式配置中心组件spring cloud config ,它支持配置服务放在配置服务的内存中(即本地),也支持放在远程Git仓库中。在spring cloud config 组件中,分两个角色,一是config server,二是config client。
使用:
1、添加pom依赖
2、配置文件添加相关配置
3、启动类添加注解@EnableConfigServer

21. 架构?

在微服务架构中,需要几个基础的服务治理组件,包括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消费、负载均衡、断路器、智能路由、配置管理等,由这几个基础组件相互协作,共同组建了一个简单的微服务系统
在Spring Cloud微服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负载均衡方式是,客户端的请求首先经过负载均衡(zuul、Ngnix),再到达服务网关(zuul集群),然后再到具体的服。,服务统一注册到高可用的服务注册中心集群,服务的所有的配置文件由配置服务管理,配置服务的配置文件放在git仓库,方便开发人员随时改配置。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