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reshark的HTTP post请求分析

报文源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报文解析:
POST:表明这是POST请求

HTTP/1.1 HTTP版本为1.1

Cache-Control: no-cache 响应头:Cache-Control:no-cache,强制每次请求直接发送给源服务器,而不经过本地缓存版本的校验。这对于需要确认认证应用很有用(可以和public结合使用),或者严格要求使用最新数据 的应用(不惜牺牲使用缓存的所有好处)通俗解释:浏览器通知服务器,本地没有缓存数据

Connection: Keep-Alive 从HTTP/1.1起,浏览器默认都开启了Keep-Alive,保持连接特性。简单地说,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TCP连接。但是Keep-Alive不会永久保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中设定这个时间。

Pragma: no-cache no-cache表示每次使用缓存时,都要向服务器验证。当服务器表示资源仍然可用时,就使用缓存

User-Agent会告诉网站服务器,访问者是通过什么工具来请求的

Content-Length: 655 HTTP消息长度, 用十进制数字表示的八位字节的数目

Host: get.sogou.com 请求的URL
以下为请求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为响应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包含服务端版本、时间
Content-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表示后面的文档属于什么MIME类型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分块传输编码(Chunked transfer encoding)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机制,允许HTTP由网页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应用( 通常是网页浏览器)的数据可以分成多个部分。分块传输编码只在HTTP协议1.1版本(HTTP/1.1)中提供。

Connection: keep-alive 前面解释过

Set-Cookie: IPLOC=CN3201; path=/ 只有客户端才能设置Cookie,服务端若想让客户端增加一个Cookie项,需要在应答时,在Http头部中,通过使用Set-Cookie,将要设置的Cookie项发送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在下次访问时,会带上该Cookie项。

P3P: CP=“CURa ADMa DEVa PSAo PSDo OUR BUS UNI PUR INT DEM STA PRE COM NAV OTC NOI DSP COR” 貌似和跨域有关系,有待确认

  • 7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