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_05_队列

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文章传送地址,请点击本链接。

一、如何理解队列

        队列这个概念非常好理解。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排队买票,先来的先买,后来的人只能站末尾,不允许插队。先进者先出,这就是典型的“队列”。

        我们知道,栈只支持两个基本操作:入栈 push()和出栈 pop()。队列跟栈非常相似,支持的操作也很有限,最基本的操作也是两个:入队 enqueue(),放一个数据到队列尾部;出队 dequeue(),从队列头部取一个元素。

队列跟栈一样,也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数据结构

二、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

跟栈一样,队列可以用数组来实现,也可以用链表来实现。用数组实现的栈叫作顺序栈,用链表实现的栈叫作链式栈。同样,用数组实现的队列叫作顺序队列,用链表实现的队列叫作链式队列

数组实现队列代码:

// 用数组实现的队列

public class ArrayQueue {

  // 数组:items,数组大小:n

  private String[] items;

  private int n = 0;

  // head表示队头下标,tail表示队尾下标

  private int head = 0;

  private int tail = 0;

  // 申请一个大小为capacity的数组

  public ArrayQueue(int capacity) {

    items = new String[capacity];

    n = capacity;

  }

  // 入队

  public boolean enqueue(String item) {

    // 如果tail == n 表示队列已经满了

    if (tail == n) return false;

    items[tail] = item;

    ++tail;

    return true;

  }

  // 出队

  public String dequeue() {

    // 如果head == tail 表示队列为空

    if (head == tail) return null;

    // 为了让其他语言的同学看的更加明确,把--操作放到单独一行来写了

    String ret = items[head];

    ++head;

    return ret;

  }

}

对于栈来说,我们只需要一个栈顶指针就可以了。但是队列需要两个指针:一个是 head 指针,指向队头;一个是 tail 指针,指向队尾。

你可以结合下面这张图来理解。当 a、b、c、d 依次入队之后,队列中的 head 指针指向下标为 0 的位置,tail 指针指向下标为 4 的位置。

当我们调用两次出队操作之后,队列中 head 指针指向下标为 2 的位置,tail 指针仍然指向下标为 4 的位置。

你肯定已经发现了,随着不停地进行入队、出队操作,head 和 tail 都会持续往后移动。当 tail 移动到最右边,即使数组中还有空闲空间,也无法继续往队列中添加数据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你是否还记得,在数组那一节,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就是数组的删除操作会导致数组中的数据不连续。

你还记得我们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吗?对,用数据搬移!但是,每次进行出队操作都相当于删除数组下标为 0 的数据,要搬移整个队列中的数据,这样出队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就会从原来的 O(1) 变为 O(n)。能不能优化一下呢?

实际上,我们在出队时可以不用搬移数据。如果没有空闲空间了,我们只需要在入队时,再集中触发一次数据的搬移操作。借助这个思想,出队函数 dequeue() 保持不变,我们稍加改造一下入队函数 enqueue() 的实现,就可以轻松解决刚才的问题了。下面是具体的代码:

// 入队操作,将item放入队尾

 public boolean enqueue(String item) {

 // tail == n表示队列末尾没有空间了

 if (tail == n) {

 // tail ==n && head==0,表示整个队列都占满了

 if (head == 0) return false;

 // 数据搬移

 for (int i = head; i < tail; ++i) {

 items[i-head] = items[i];

 }

 // 搬移完之后重新更新headtail

 tail -= head;

 head = 0;

 }

items[tail] = item;

++tail;

return true;

}

从代码中我们看到,当队列的 tail 指针移动到数组的最右边后,如果有新的数据入队,我们可以将 head 到 tail 之间的数据,整体搬移到数组中 0 到 tail-head 的位置。

基于链表实现的队列:

基于链表的实现,我们同样需要两个指针:head 指针和 tail 指针。它们分别指向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如图所示,入队时,tail->next= new_node, tail = tail->next;出队时,head = head->next。

三、循环队列

循环队列,顾名思义,它长得像一个环。原本数组是有头有尾的,是一条直线。现在我们把首尾相连,扳成了一个环。

我们可以发现,图中这个队列的大小为 8,当前 head=4,tail=7。当有一个新的元素 a 入队时,我们放入下标为 7 的位置。但这个时候,我们并不把 tail 更新为 8,而是将其在环中后移一位,到下标为 0 的位置。当再有一个元素 b 入队时,我们将 b 放入下标为 0 的位置,然后 tail 加 1 更新为 1。所以,在 a,b 依次入队之后,循环队列中的元素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成功避免了数据搬移操作。看起来不难理解,但是循环队列的代码实现难度要比前面讲的非循环队列难多了。要想写出没有 bug 的循环队列的实现代码,最关键的是,确定好队空和队满的判定条件。

在用数组实现的非循环队列中,队满的判断条件是 tail == n,队空的判断条件是 head == tail。那针对循环队列,如何判断队空和队满呢?

队列为空的判断条件仍然是 head == tail。但队列满的判断条件就稍微有点复杂了。

队满的情况,tail=3,head=4,n=8,所以总结一下规律就是:(3+1)%8=4。多画几张队满的图,你就会发现,当队满时,(tail+1)%n=head。

你有没有发现,当队列满时,图中的 tail 指向的位置实际上是没有存储数据的。所以,循环队列会浪费一个数组的存储空间。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CircularQueue {

  // 数组:items,数组大小:n

  private String[] items;

  private int n = 0;

  // head表示队头下标,tail表示队尾下标

  private int head = 0;

  private int tail = 0;

  // 申请一个大小为capacity的数组

  public CircularQueue(int capacity) {

    items = new String[capacity];

    n = capacity;

  }

  // 入队

  public boolean enqueue(String item) {

    // 队列满了

    if ((tail + 1) % n == head) return false;

    items[tail] = item;

    tail = (tail + 1) % n;

    return true;

  }

  // 出队

  public String dequeue() {

    // 如果head == tail 表示队列为空

    if (head == tail) return null;

    String ret = items[head];

    head = (head + 1) % n;

    return ret;

  }

}

四、阻塞队列和并发队列

前面讲的内容理论比较多,看起来很难跟实际的项目开发扯上关系。确实,队列这种数据结构很基础,平时的业务开发不大可能从零实现一个队列,甚至都不会直接用到。而一些具有特殊特性的队列应用却比较广泛,比如阻塞队列和并发队列。

阻塞队列其实就是在队列基础上增加了阻塞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在队列为空的时候,从队头取数据会被阻塞。因为此时还没有数据可取,直到队列中有了数据才能返回;如果队列已经满了,那么插入数据的操作就会被阻塞,直到队列中有空闲位置后再插入数据,然后再返回。

基于阻塞队列,我们还可以通过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个数,来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比如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多配置几个“消费者”,来应对一个“生产者”。

线程安全的队列我们叫作并发队列。最简单直接的实现方式是直接在 enqueue()、dequeue() 方法上加锁,但是锁粒度大并发度会比较低,同一时刻仅允许一个存或者取操作。实际上,基于数组的循环队列,利用 CAS 原子操作,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的并发队列。这也是循环队列比链式队列应用更加广泛的原因。

五、双端队列

一、Queue和Deque异同介绍

我们知道,Queue是队列,只能一头进,另一头出。

如果把条件放松一下,允许两头都进,两头都出,这种队列叫双端队列(Double Ended Queue),学名Deque。

Java集合提供了接口Deque来实现一个双端队列,它的功能是:

既可以添加到队尾,也可以添加到队首;

既可以从队首获取,又可以从队尾获取。

首先我们比较下Queue和Deque出队和入队的方法:

注:这里解释先为什么Queue或者Deque都有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1、add()和offer()区别:

add()和offer()都是向队列中添加一个元素。一些队列有大小限制,因此如果想在一个满的队列中加入一个新项,调用 add() 方法就会抛出一个 unchecked 异常,而调用 offer() 方法会返回 false。因此就可以在程序中进行有效的判断!

2、poll()和remove()区别:

remove() 和 poll() 方法都是从队列中删除第一个元素。如果队列元素为空,调用remove() 的行为与 Collection 接口的版本相似会抛出异常,但是新的 poll() 方法在用空集合调用时只是返回 null。因此新的方法更适合容易出现异常条件的情况。

3、element() 和 peek()区别:

element() 和 peek() 用于在队列的头部查询元素。与 remove() 方法类似,在队列为空时, element() 抛出一个异常,而 peek() 返回 null。

上面介绍的是Queue的两中方法,Deque也是相同的就不介绍了。

二、Deque作为队列和堆栈的介绍

我们知道Queue的数据结构是一个队列,即:FIFO(先进先出)。从队尾添加元素,从对头删除元素。Deque也有等效的方法作为一个FIFO队列,具体方法如下:

Deque(双端队列)也可以用作LIFO(后进先出)堆栈(也就是栈),应优先使用此接口而不是遗留 Stack类。在将双端队列用作堆栈时,元素被推入双端队列的开头并从双端队列开头弹出。堆栈方法完全等效于Deque 方法,如下表所示:

总结:

1、Queue只能从队尾插入,从对头删除。

2、Deque对头队尾都可以进行插入和删除。

3、Deque根据不同的插入和删除方法可以实现队列和堆栈(也就是栈)这两种数据结构。

声明:文章内容是极客时间专栏学习的学习笔记,会做简化或调整,欢迎大家留言和评论。

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文章传送地址,请点击本链接。https://blog.csdn.net/wanghaiping1993/article/details/12509244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appy编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