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916/5548386.shtml
“四何”问题是“是何”“为何”“如何”“若何”。“是何”指向一些表示事实性内容的问题;“为何”指向一些表示目的、理由、原理、法则、定律和逻辑推理的问题;“如何”指向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若何”指向一些表示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产生新结果的问题。“是何”问题,主要了解学生对事实性问题的掌握情况,“为何”问题主要了解学生对原理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问题,主要了解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若何”问题主要了解学生对创造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何”问题属于低层目标,“为何” 问题属于中层目标,“如何”“若何”问题属于高层目标。一堂课高质量的课不应只有低层目标的问题设计,而应是低中高的搭配,并且中高层的目标设计要占一定的份量。
一、“是何”问题让阅读有动机
我们常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在未读之前应带着什么问题去读呢?我觉得应该带着“是何”问题去阅读,比如这篇文章写的主人公是谁?写了哪几件事?你觉得写得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你觉得不理解的内容是什么?有了问题就有了阅读的动机,也就有了进一步分析鉴赏探究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我们还可以将“是何”问题设计得更为具体一点,让学生在阅读时方向感更强些。比如:《活着》一文的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遭受了哪些不幸?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描繪了哪几幅图画?李白的《蜀道难》写了蜀道上的几“难”? 《祝福》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还是“祥林嫂”?这些问题在设计时暗示了一部分内容或写法,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好像一个小孩拿到一个打乱的拼图会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们拼出来一样,会产生更强的阅读动机。
二、“为何”问题让阅读有趣味
这里说的是阅读的“趣味”而不是“兴趣”,“兴趣”属于动机,而“趣味”带上了思维的色彩。“为何”问题的设计应该是思维层面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思维上的乐趣。比如:《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遭受了那么多不幸,为什么还觉得“活着好”呢?《祝福》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还是“祥林嫂”,说说你的理由?张洁的《拣麦穗》中的“我”为什么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呢?等等。这些“为何”问题往往是针对文章内容的关键处、写法的特别处设问,设计好这些问题,会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琢磨,在琢磨中觉出文章的趣味。当然设计的这些“为何”问题要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深入理解作品,从更高的层面去鉴赏作品的写法。从思维的深度来说,“为何”问题肯定要高于“是何”问题。
三、“如何”问题让阅读有方法
“如何”问题培养的是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学生的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问题设计很重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重要问题也往往是困难的问题,“如何”问题难在学生习惯的培养和课堂的落实。我们学校曾经进行“三案六步”课改,“三案”中的“思案”和现在进行的“三导案模式”中的“小组合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都觉得举步维艰,特别对于中下层能力的学生。所以特别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去重视“如何”问题的设计,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和班级分享他的阅读方法与体验。比如:你如何理解《活着》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表现生存的艰辛和活着的意义呢?你分析《祝福》这篇文章中祥林嫂的形象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是如何读出《拣麦穗》这篇文章中作者流露出的“含泪的笑”呢?
“如何”问题需要有设计理念,更需要在课堂生成。比如上面的问题,如果是我们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到的学生的观点然后进行追问,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归纳,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元认知知识,获得元认知的体验,进而可以进行元认知监控。
四、“若何”问题让阅读有新意
“若何”问题属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网上曾流传一个典型的中美问题设计的对比:“关于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中国试卷的问题一般是这样设计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成吉思汗为什么选择窝阔台为继承人?而美国试卷则是这样设计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分析。”这个对比在于说明中国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美国教育则注重能力的培养。这个美国式的问题设计就是典型的“若何”问题,即假设条件发生改变之后,你运用你的综合能力去寻找答案。这个答案不在教科书上,也不在老师手中,而在于寻找结果的过程中。比如:在小说《活着》中,如果徐福贵年青时没有因赌博失去他的房产和土地,那他的命运会发生改变吗?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命运会发生改变”,也可以是 “命运不会发生改变”,需要你从人物的性格、社会的背景、作者要表现的主题等多方面去了解和分析。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的学生最稀缺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用“若何”问题有意识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有时只要在设计问题时稍作改变,就能将一个“是何”“为何”的问题变成一个“若何”问题。如《项链》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这种安排巧在哪里?这是一个“是什么”的“是何”问题,后面一问除了回答“巧”的同时还要回答“为什么巧”,充其量是一个“为何”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变为这样的问题:“在《项链》一文中,如果将‘发现项链是假的这情节放在小说的开头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这就成了一个典型的“若何”问题,这个问题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语文阅读用“四何”问题作引导,将问题设计的四个层级与认知目标的六个层级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四何”问题设计低中高层合理搭配的原则,也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让“四何”问题设计更好地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