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DD?为什么它正在取代传统架构?

什么是DDD?为什么它正在取代传统架构?

1. 传统开发模式的痛点

在经典的MVC架构中,开发流程往往从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开始,业务逻辑散落在Service层,随着需求迭代容易形成「大泥球」代码:

  • 实体类变成纯粹的数据载体(贫血模型)
  • 业务规则与数据操作高度耦合,牵一发而动全身
  • 新成员理解成本高,长期维护困难
2. DDD的核心革新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 通过业务领域建模重构开发流程:

  • 领域模型:将业务概念转化为代码实体(如订单、库存、支付),每个模型自带行为方法
  • 限界上下文:划分业务边界(例如电商系统的订单域、物流域),避免模型污染
  • 聚合根:通过根实体管理业务规则(如订单聚合控制商品库存扣减)

典型案例:电商系统中,DDD会将「下单」业务抽象为包含订单主体、支付记录、物流信息的聚合根,所有操作通过聚合根的统一入口完成


🔄 DDD vs MVC:架构革命的三大跃升

1. 设计思维差异
MVC架构DDD架构
核心数据表驱动开发业务领域驱动开发
视角技术实现优先业务专家与技术深度协作
目标快速实现功能精准映射复杂业务逻辑
2. 代码结构对比

MVC典型分层

Controller → Service → DAO 

DDD四层架构

用户接口层 → 应用层 → 领域层 → 基础设施层
  • 领域层承载核心业务规则,与数据库实现解耦
  • 应用层仅编排领域对象,不包含业务逻辑
3. 适用场景分化
  • MVC:适合需求简单、迭代快速的工具类应用(如后台管理系统)
  • DDD:攻克金融交易、供应链管理等复杂业务系统

🛠 开发者必知的DDD实践技巧

1. 统一语言构建
  • 与业务方共同定义术语表(例如「客户」= 已支付订单的用户)
  • 代码中的类名、方法名直接使用业务术语
2. 聚合设计原则
  • 一个聚合内实体数量控制在3-5个
  • 通过工厂模式(Factory)处理复杂对象创建
3. 技术实现要点
java复制// DDD领域服务示例:订单履约 
public class OrderFulfillmentService {
    public void fulfillOrder(Order order) {
        if (order.canFulfill())  {  // 业务规则校验 
            order.fulfill();         // 调用聚合根方法 
            repository.save(order);  // 基础设施层操作 
        }
    }
}

🌟 何时该选择DDD?四个关键信号

  1. 系统频繁因业务变更导致重构
  2. 代码中出现大量if-else分支判断
  3. 新功能开发需要跨多个Service类修改
  4. 业务方抱怨「系统无法支持创新流程」

📌 延伸阅读:在金融级系统中,DDD通过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实现业务状态追溯,这是MVC难以实现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onejso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