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inux系统维护,linux系统维护常见错误记录

一:卸载的时候出现的错误:

# umount /dev/nb1

device is busy 解决:找到是什么进程使得他busy,用 lsof /dev/nb1 . kill掉那个进程,然后重新umount即可。

二:GD2编译的时候出现的错误:

The usual way to define `LIBTOOL’ is to add `AC_PROG_LIBTOOL’

Libtool library used but `LIBTOOL’ is undefined

[Makefile.in] Error 1

解决:缺少编译安装的软件包。如:yum install automake,libjpeg-devel,libpng-devel,freetype-devel,libtiff-devel,autoconf,gettext-devel,libtool

三:安装 snmp的时候出现的错误:

1>/bin/sed: can’t read /usr/lib/libbeecrypt.la: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libtool: link: `/usr/lib/libbeecrypt.la’ is not a valid libtool archive

make[1]: *** [libnetsnmpmibs.la] Error 1

解决:以为缺少libbeecrypt.la ,libbeecrypt.so等共享库,如:yum install libbeecrypt.la

2>/usr/bin/ld: cannot find -lelf

解决:ln -s /usr/lib/libelf.so.1 /usr/lib/libelf.so

3>/usr/bin/ld:can’t not find -lselinux

解决:缺少libselinux 和 libselinux-devel包,如:yum install libselinux

四:Rsync同步常见问题:

错误一:

@ERROR : auth failed on module xxxxx

rsync: connection unexpectedly closed (90 bytes read so far)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150)

解决:这是因为密码设置错了,无法登入成功,检查一下rsync.pwd,看客服是否匹配。还有服务器端没启动rsync 服务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错误二:

password file must not be other-accessible

continuing without password file

Password:

解决:这是因为rsyncd.pwd rsyncd.sec的权限不对,应该设置为600。如:chmod 600 rsyncd.pwd

错误三:

@ERROR : chroot failed

rsync: connection unexpectedly closed (75 bytes read so far)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150)

解决:这是因为你在 rsync.conf 中设置的 path 路径不存在,要新建目录才能开启同步。

错误四:

rsync: failed to connect to 218.107.243.2: No route to host (113)

rsync error: error in socket IO (code 10) at clientserver.c(104) [receiver=2.6.9]

解决:对方没开机、防火墙阻挡、通过的网络上有防火墙阻挡,都有可能。关闭防火墙,其实就是把tcp udp 的873端口打开。

五:软件安装的时候常出现的问题:

configure: error: …No recognized SSL/TLS toolkit detected

# yum -y install openssl-devel

configure: error: no acceptable cc found in $PATH

yum -y install gcc-c++

configure: error: cannot find output from lex; giving up flex is not installed, install flex.

yum -y install flex

configure: error: xml2-config not found. Please check your libxml2 installation.

yum -y install libxml2-devel

configure: error: Cannot find OpenSSL’s

yum -y install openssl-devel

configure: error: Please reinstall the BZip2 distribution

yum -y install bzip2-devel

configure: error: Please reinstall the libcurl distribution - easy.h should be in /include/curl/

yum -y install curl-devel

configure: error: libjpeg.(a|so) not found.

yum -y install libjpeg-devel

configure: error: libpng.(a|so) not found.

yum -y install libpng-devel

configure: error: freetype2 not found!

yum -y install freetype-devel

configure: error: Unable to locate gmp.h

yum -y install gmp-devel

configure: error: Cannot find pspell

yum -y install aspell-devel

libtool: link: cannot find the library `/usr/lib/libbeecrypt.la’ (librpmio.la: /usr/lib/libbeecrypt.la)

解决:缺少beecrypt包,如: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beecrypt下载beecrypt-4.1.2.tar.gz

然后运行如下命令:

#tar -zxvf beecrypt-4.1.2.tar.gz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 选择和配置硬件平台:确定嵌入式设备的硬件平台和处理器架构。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等硬件组件,并确保硬件支持Linux内核。 2. 选择和准备Linux内核:根据硬件平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Linux内核版本,并根据项目需求和硬件功能进行定制配置。这包括选择核心功能、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类型等。 3. 构建根文件系统:选择适当的文件系统,并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配置和构建根文件系统。这可能涉及到选择适合的工具链和交叉编译环境,然后编译和安装组件、库文件和应用程序。 4. 配置启动程序:配置启动选项和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以确保加载和启动操作系统。根据硬件和文件系统的要求,配置引导加载程序的参数和选项,并将其烧录到设备存储介质中(如闪存、SD卡等)。 5. 调试和测试:在硬件上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使用调试工具和技术来检查和修复任何问题,确保系统正常工作。这可能涉及测量性能、测试外设兼容性、检查硬件和软件集成等。 6. 部署和发布:将构建好的嵌入式Linux系统部署到目标设备中,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这可能包括制作映像文件、制定升级策略、再次测试和验证系统等。 以上是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的主要步骤,每个阶段都需要仔细考虑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以及项目的需求,以确保最后构建出的系统符合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 ### 回答2: 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是将Linux内核与相应的软件包组合在一起,以创建一个适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定制操作系统。以下是构建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的常见步骤: 1. 设定目标平台:选择目标硬件平台,并确定所需的处理器体系结构(如ARM、MIPS等)和相关设备驱动程序。 2. 配置内核:下载适当版本的Linux内核源代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和特殊需求配置内核选项,包括设备驱动、文件系统支持、网络协议等。 3.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设置:为目标平台选择合适的交叉编译工具链。该工具链包括交叉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等,用于在主机环境中生成可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可执行文件。 4. 构建文件系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文件系统类型(如RAM文件系统、JFFS2、EXT4等),并根据目标硬件平台和所需软件包的依赖关系,交叉编译并配置所需的软件包。 5. 设置启动加载程序:根据目标平台和处理器架构的要求,配置和设置适当的启动加载程序(如U-Boot)。 6. 整合系统组件:将编译好的内核、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等组装在一起。可以使用工具,如Buildroot或Yocto Project,来更方便地构建系统。 7. 转移和调试:将生成的系统映像烧录到目标硬件平台上,并使用调试工具进行调试和问题排查。 8. 测试和验证:验证系统在目标平台上的功能。确保硬件和软件的正常交互,以满足嵌入式设备的需求。 9. 优化和定制: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定制,以满足特定应用的性能和资源要求。 10. 发布和维护:将构建好的嵌入式Linux系统发布到目标设备,然后继续维护和更新系统,以满足后续的需求和改进。 以上是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的一般步骤,具体的步骤和配置可能会根据实际需求和平台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 回答3: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构建步骤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设置:首先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选择合适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并将其配置到开发环境中。交叉编译工具链包含了一组与目标硬件兼容的编译器、调试器和库等工具。 2. 内核的配置与编译:选择合适的内核版本,根据实际需求编辑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包括选项开启、关闭等设置,如网络支持、设备驱动、文件系统等。然后使用工具链编译内核,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3. 文件系统的构建: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文件系统类型(如Yocto、Buildroot等),配置文件系统的组成,包括初始化脚本、库、应用程序等。使用工具链编译文件系统,并生成根文件系统镜像。 4. 引导加载程序的设置:根据目标硬件平台选择合适的引导加载程序(如U-Boot),设置引导参数、设备驱动等。将引导加载程序烧写到目标设备的引导扇区。 5. 应用程序的开发:根据实际需求使用开发工具(如GCC、Make等)编写应用程序,包括驱动程序、用户界面等。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将应用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将可执行文件拷贝到目标设备上。 6. 调试与测试:通过串口等方式连接目标设备与开发机,使用调试工具(如GDB)对目标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问题和错误。根据需要修复问题,并重新编译、运行程序。 7. 部署与优化:将经过测试和调试的嵌入式linux系统部署到目标设备上,运行和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包括内存管理、性能优化等,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以上是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的主要步骤,每个步骤中都需要涉及到一系列的细节操作和配置,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硬件平台的不同,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特定步骤。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