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师线下研修方式与内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线下研修和成果提交考核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线下研修和成果提交考核实施指导意见,设计符合我校实际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将所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师生负担轻、教学效果好的优质课堂。

活动内容

(1)就线上学习的案例分析、新技术、热点问题等作为研讨主题组织集中研讨活动。

(2)对线上学习的新技术,如word,excel,ppt等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安排骨干人员进行辅导提升或做专题讲座。

(3)围绕线上课程中的热点话题如互联网+、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等方面内容,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的思考开展讨论、思考,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围绕线上学习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常规质量检查,组织开设相关的以“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主题的研讨课、公开课评比活动。

三、组织方式

以学校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本校参训教师参与线下研讨、交流、专题讲座、技术比武等活动。

(1)集中交流。学校统一时间和地点组织参培教师进行集体研讨。

(2)专题讲座。针对疑难问题、重点问题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专题讲座。

(3)教学实践。全体参培教师将线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行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4)成果评比。组织参训教师参加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制作评比、信息技术应用优质课评比等多项评比活动。

四、成果展示和提交

(一)内容与形式

(1)参训学员根据培训所选课程学习内容,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选择任教学科教材中的某一课程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等有利条件,制作一节课课件或者上一节微课,在学校开展课件交流活动或微课展示活动。

(2)学校组织学员共同观课议课,及时研讨与反思,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模式的改变。

(二)考核与评价

(1)学校管理人员及相关管理员、辅导教师及时督促学员认真参与成果提交阶段的活动,鼓励学员挑战完成任务的难度,并收集整理学员的实践成果。学校工作组对学员提交的实践成果(教学课件、微课、教学设计等)进行认真评定,并推荐占培训人数的20%的成果提交至县“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小组进行进一步推荐评优。

(2)学员通过参与成果提交阶段的活动,撰写个人培训总结报告,提交给学校工作组。研修报告中应包括本人参与活动的整体情况、实践成果、反思等,要求内容翔实。

(3)学校工作组综合学员在成果提交阶段的参与情况、实践成果的提交情况及总结报告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其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市级立项10学时及县级立项10学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