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递归实现俄罗斯套娃_缠论的俄罗斯套娃

本文解析了缠论中的级别与区间套概念,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不同级别的K线图来精确判断买卖点,介绍了‘小转大’现象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4565886_1_20201015085541803

【本文为股林浪子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面我们讲到缠论的中枢以及各类买卖点时,偶尔会提及“次级别”、“次次级别”这样的词汇。

今天我们就来专门讲一讲“级别与区间套”的概念,还有实战中经常会遇到的、与级别和区间套技术相关的一种情况:“小转大”。

级别,是指走势的级别。

用模糊缠论来讲,可以简单理解为“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以及分钟图,比如“60F图、30F图、15F图、5F图、1F图”。

缠论技术的走势级别并不是这样定义的,缠论的走势级别是用更精确严谨的理论推导递归出来的。缠论所谓走势的级别,可以用每笔成交构成的最低级别图形不断按照中枢延伸、扩展等定义确认出来,并不涉及什么5分钟、30分钟、日线等。

缠论走势级别的推导并不难,但很繁琐,作者只是为了追求理论的严谨和完美,之于实战,其实缠论作者也认同采纳“1分钟图、5分钟图乃至日线图、周线图”这种简略的判断方式。

模糊缠论是“拿来主义”,我们直接讲怎么区分和利用“走势的级别”。

前面讲到“背驰”以及“三类买卖点”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疑问:一个走势怎么能准确判断它的背驰段背驰了?换句话说,当走势进入下跌背驰段,它可以背驰然后止跌,也可以继续杀跌破掉背驰的可能性(这种称为“破背”),从而没有背驰继续下跌,那我们怎么知道它这里一定会背驰止跌?如果无法准确判断是否背驰,我们又哪能找到买点?

我们来看个案例:

204565886_2_20201015085541960

这是宝利国际的周线图,我随便从今天涨停板中挑了一只,只做讲解案例使用,绝非荐股。

可以看到,周线上,该股从大顶开始的下跌走了包含一个中枢的“盘整下跌背驰”,那如何判断中枢的向下离开段(b段)与中枢的进入段(a段)相比就背驰了呢?我们知道,一看高度,二看斜率,从这两点来看,c段是明显背驰的。

有没有更精确的方法判断股价在2.91元(图中最低点)止跌并能开始反弹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买的判断问题,也就是我们该在哪里进场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再去看b段的内部结构。

所谓内部结构,就是比我们观察这个级别要低一个级别的K线图。我们现在看的是周线,那我们就到日线图上去观察周线的c段下跌是怎么完成的。

204565886_3_2020101508554269

该股的日线图,对应周线的c段这一段,日线上走的是一个9段式下跌(乖乖,这股跌得够惨,途中一点像样的反弹都没有)。1、3、5、7、9这些下跌笔当中,可以看出来第9笔相对来说下跌力度是最弱的,也就是第7笔比第5笔背驰,第9笔比第7笔又背驰。我们知道这是线段背驰。

我们并不能保证第9笔就是线段的最后一笔下跌,以后也许还有第11笔下跌也不一定。在实战中其实第7笔下跌完成时就可以试探性入场了。但今天讲的不是实战,是讲“级别”的概念。

我们在该股上可以看到第9笔形成线段背驰,问题又来了,怎么判断第9笔跌完了?这时,我们要到日线图的次级别,也就是到60分钟图(简称60F图)或30F图上去看。

204565886_4_20201015085542178

我们这里看该股30F图。可以看到日线图上第9笔下跌这一段,对应在30F图上是一个“两中枢下跌背驰”走势。其中第一个中枢我画成粉色,按照缠论它是不够画中枢的条件的,但在模糊缠论里,这个中枢就算。

第二个中枢是橙色的,这个是标准的中枢。我们粗略看一下两个中枢的大小应该是差不多的,调整的时间长度(就是K线的数量)差不多,震荡的高度空间也差不多。

所以,模糊缠论就把这个30F下跌看成是两中枢下跌的趋势背驰。那么这个30F图上的c段又怎么判断背驰并止跌了呢?

细心的人看出来了,我在c段向下这一笔上画了两个很小的粉色中枢。换言之,如果要去深究,可以看到30F的次级别(即5F图)上也能看到最后这一段的下跌背驰是两中枢下跌背驰完成。如果还想深究,可以追溯到1F图甚至秒级图上,直到最后形成2.91元最低点那一笔交易的背驰形态。

这就是缠论的精妙之处,缠论认为股价运动有其结构的“自相似性”,就像一片树叶,叶片的叶脉有主干、有分支,分支上又有主干、分支。再看一根枝条,上面也有枝条的主干和长叶子的分支。再看整棵树,也有主干和分支。

204565886_5_20201015085542272

这种大自然的分形之美,在股票运动的K线图上也奇妙存在。缠论的走势级别层层嵌套,就好比俄罗斯套娃一样,大级别里套小级别,小级别里套更小的级别……上面案例可见一斑,这里不展开讲。

204565886_6_20201015085542428

重点是:通过上述案例我们知道,要判断周线图盘整下跌背驰,可以到次级别日线图上去看最后那段下跌的结构,要判断日线下跌完成,可以去次级别的30F图上去看最后下跌段的完成情况,以此类推。

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周线的一笔下跌,在日线上可能是线段下跌;日线的线段下跌,在30F图上可能是一个盘整下跌或趋势下跌。

这就很好理解,走势是要区分级别的。本级别的一笔,大概等于次级别的线段或盘整,同时等于次次级别的盘整或趋势走势类型。

这种到次级别去观察本级别走势完成情况的做法,就是缠论的“区间套”。

204565886_7_20201015085542600

上图是“区间套”示意图,可以看出在1F图上的一段走势,其实在5F图上看是一样的,只是5F图上的精度要差一些。

区间套,好比是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来观察走势。

假设你是按日线级别操作的,首先你要看看周线的情况再做,就好比一个人开车去几百公里外的某地,首先要打开导航地图看看整个行程,此时看地图的比例尺可能是5公里、10公里甚或50公里。明确了大方向以后,真正开动汽车时,你可能会把导航地图比例尺调整到1公里或500米,因为你只需关注你目前行程中后几百米的路况即可,换在股票交易上就是盯着日线这个级别的操作机会,周线的变化是比较慢的,你没必要天天去看周线是否出现交易机会。

而当你需要判断日线向下一笔到底完成没有时,为了提高买点的精确度,你应该去60F或30F级别观察走势的变化,就好比开车到了不太熟悉的复杂立交桥路口,你会把导航地图放大到几十米范围的实景图,这样才能精确地引导你驶入正确的匝道。

缠论的区间套概念包含两个实战运用技巧:

1.就像上面的案例,运用区间套可以精确买卖点;

2.运用区间套,可以把总资金分成几个不同级别的操作,降低总体持股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第2点的做法,就是缠论的多级嵌套盈利模式,限于篇幅,以后专门写一篇来讲。

缠论关于级别的递进,有两种建议,任选一种即可:

1.月线——周线——日线——60F——15F;

2.月线——周线——日线——30F——5F。

在实战中,缠论建议交易者只关注三个相邻的级别就可以了。例如,以日线级别作为主要操作级别,需要关注一下周线级别的走势情况,同时为了精确日线级别的买卖点,可以到日线的次级别,也就是30F级别上去观察走势。

最后讲一下“小转大”的概念。

所谓“小转大”,意思就是小级别的背驰反转直接引发了大级别的反转。

分两种具体情况:

1.低级别的背驰,反转相当强烈,直接造成了高级别的反转,而在高级别上看,高级别本身的原有走势最后一段是没有明显背驰的;(举例说一个5F级别的背驰引发了30F或日线的走势反转。)

2.高级别是在背驰段且有背驰迹象,但低级别没有背驰就直接强烈反转,从而确认了高级别最后一段的背驰成立。

本来想配图说明的,但今天这篇有点长了,以后单独拿一篇来详解小转大的情况吧。(今天的每周解盘,讲到了创业板指数近期的几次小转大情形,可以参考解盘文章中创指图形。)

至此,我们用了7、8篇文章讲完了缠论技术最核心的基础知识点。缠论一共有108课,这么短短几篇文章显然不可能囊括其全部知识点。我们前面讲的这些基础知识,是使大家建立起缠论的共同语言体系,方便未来对缠论技术的探讨和交流。

现在,如果再看到我们开篇讲到的“某股30F级别两中枢下跌背驰发生第一类买点”这样的表述应该是毫无阅读障碍了。

未来我们不定期探讨交流的内容包括:

1.用实战案例帮助理解、复习前面所讲缠论基础知识。

2.将缠论原著重要概念、定理等汇编成易于查看的复习资料。

3.缠论进阶技术知识,含同级别分解、走势必完美、走势生长、多级嵌套盈利模式等内容。

4.模糊缠论对缠论技术的活用理念、“模糊处理”方法和原则。

5.模糊缠论复合技术,即精选其他非缠论的分析技术,综合提高缠论技术的实战成功率。

6.模糊缠论“交易模型”,含模糊缠论市场观和交易观,选股方法和买卖点取舍等实战精髓干货。

7.模糊缠论实战典型案例答疑解惑。

为保证文章质量,且不至于对大家造成骚扰,下周起,本公众号改为不定期发文。每日解盘改为每周五进行一次周评解盘。

让我们携手迈向猎手成长之路。

--------- 顺手点个赞,是个好习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