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盛和夫是谁?
稻盛和夫是谁?他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口中的哲学家、日本圣人,雷军和马云等商界大佬的偶像。他也是日本 “经营之圣”,白手起家创办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的传奇人物。
稻盛和夫的成功秘籍,不只是经商之道,更是人生哲学。研究他成功的秘诀,无论身处哪个领域的人,都能有所收获。
27岁赤手空拳创立京瓷,52岁创立第二电信,两家企业均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78岁他加入日航,仅一年的时间让破产重建的日航扭亏为盈,创下日航史上最高利润记录。
事业成功之余,他更创设了“京都赏”,奖励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士;此外,他还创立了“盛和塾”,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倾囊相授,培育年轻一辈经营者。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影响了许许多多人。 他的心学耐人寻味。稻盛和夫认为,心从里到外由真我、灵魂、本能、感性、理性这5个层次组成。而人的核心是真我。而所谓的真我就是脱离一切世俗的本我,也就是所有人都追寻的真善美。

这样一说也不难理解。很多穷人穷其一生去积累财富。可是当自己真正变成富人的时候,却并不觉得幸福。有的人倾其所有去爱一个人。但是当他真正得到的时候,也并没有觉得得到了全部。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去追寻的东西却并没有办法让自己幸福?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追寻的并不是源于真我的东西,而是这个世俗世界给他们的外在欲望,所以他们的心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而相反,有的人奉献自己的一生去回馈社会,去做一些伟大的公益事业。当他们行将就木之时,是真正感到幸福的。因为他们一生所追求的是内心的真善美。
稻盛和夫将自己一生的修心感悟都写在了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嘱托》这本书里。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稻盛和夫真正理解了人生是一场修行这句话的意义和价值。而他的一生就一直走在修行之路上。在耄耋之年,终于找到了心的本源:真善美!

二、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有的人说,你追求什么就会成为怎样的人。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差。这些话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人生好像有一种磁场。当我们内心不断的渴求什么,什么就会被我们吸引来。
追求物欲的人,最终只能被物欲所吞没。物质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无论人们怎么追求都不会有尽头。这样最终只会造成人的贪念,永无止境。他的内心永远无法获得满足。
记得电影《千与千寻》里面有一个无脸人。无脸人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内向又单纯的人。因为千寻为他开了门,所以他就感念千寻,一直想办法报答她。但是当它吞噬了很多生灵之后,内心变得贪婪无比。无论吃多少东西都无法得到满足。这就和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质的贪欲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追求什么才能获得幸福呢?稻盛和夫认为。人的本质是真善美,所以我们只有向往真善美,并且把真善美付诸于实践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的获得幸福。
这件事之所以这么难,是因为他要超脱于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是有欲望,有感性,有冲动,有算计,有污垢的。如果我们想追求绝对的真善美,那就必须要抑制人的本能。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超脱于本能的人呢。答案就是修心。
这也是稻盛和夫出版这本书的原因。他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学会修心。人生应该是一场修行。

三、如何修心?
从6个方面开始做起。也称为6项精进。
1、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工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基础能力。有的人是迫于生计,不得不选择了某份工作。虽然身在这份工作上,但是心早已飘远了。而有的人是懒于工作,只要能躲清闲就行。
但是想要修心,聚精会神专注于工作是基础。也是修心的第一步。我们必须要从专注和投入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因为这些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启迪心灵。
2、谦卑的心
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获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人就会骄傲起来。但是自古骄兵必败。人想要获得成长,就必须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终身应该以一种谦卑的心态保持学习。而不是获得了一点成就就骄傲。

3、自省
论语里说“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是曾子所说。他每天都会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只有时刻反省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所以坚持自省也是修身心必备的环节。
4、学会感恩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存在于世,和外在都是有联系的。无论我们获得了怎样的成就,或者收获了什么,都与周围的人的帮助和鼓励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哪怕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要相信,这是给我们的磨砺,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成长的机会。所以心存感恩之心,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成长。

5、积善行,思利他
我们也经常说要与人为善。可有的人就是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这种“善行”最终的目的还是利己的。比如说现在一些企业,为了打造自己良好名誉,去一些偏远山村送物资。但是企业要求这些孩子穿上带有企业广告语的服装,并且做一些宣传活动。这些善举不仅没有给这些孩子起到任何帮助,反而伤害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也打破了孩子们以往的宁静,让这些普通孩子变成了为企业盈利的工具。其实这种善行最终的目的还是利己的。它是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去做的所谓的善举。
而如果想真正的修心,我们所做的善行的目的是要利他的。我们所做的事究竟能给别人带来哪些好处呢?只有最终达到了这个目的,才能真正为我们的修行起到作用。
6、化解负面情绪
当我们做到了以上5点之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态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积极正向的心态居多。但毕竟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负面情绪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而最后一步的修行,就是帮助我们化解负面情绪。以理性控制烦恼。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做好修行这件事情上。
过去的我们所有的精力都会放在当下这一件事情上。比如说今天和同事吵架了,那么我们很气愤,我们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吵架这件事情上。但是当我们经历了修行之后,我们的思维和目光,都会聚焦到修心这件事情上。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争吵这一件事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再细微不过的事情。而当时的这一点情绪逐渐就会被我们更重要的人生意义所吞噬。

所以修行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解负面的情绪。也能够帮助我们打造更坚强的内心。让我们以更理性的视角,看待人生的不如意和困难。
曹岫云在给《心》写推荐序的时候说:“人生的一切始于心终于心。”所以如何修心将会是我们一生的课题,也应该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