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来自印度的悬疑神作《调音师》于4月3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阿卡什,在意外成为一起凶案的“目击证人”后,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的故事。它凭借反转不断的高能剧情和全员恶人的大胆设定,上映5天便突破一亿票房,成功跻身印度影片在中国票房的前十榜单。目前《调音师》猫眼评分9.2、淘票票评分9.0、豆瓣评分8.3,“调音师”和“调音师全员恶人”等关键词更是数度登上微博热搜,成为2019年第一部话题性高分悬疑片。值得一提的是,《调音师》中出现的歌曲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电影很会配乐,大多数人物内心感受都是由配乐向观众表现的。钢琴乐是《调音师》这部电影的主要音乐构成,因为男主角阿卡什是一名钢琴调音师,片中会多次出现男主演奏钢琴的音乐片段。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段激昂紧张的钢琴独奏,立马抓住了观影者的耳朵,男主角有力的弹着钢琴,似乎在抒发内心的烦闷,这也引导着观众去探寻令他烦闷的原因,这段钢琴乐是男主一直在创作的一段音乐,由于他对音乐的严格要求,这首曲子迟迟没有完成,而这段钢琴乐在后面也会多次出现。

接着一段欢快的背景音乐,快速地展示了盲人男主的生活日常,这段音乐不仅体现了男主因为身为盲人可以不用在意其他,只需专心练琴的开心心理,还完美配合了其他人在看到男主随地练琴时的搞笑反应。

紧接着一大段印度经典歌曲引出了本片的另外两位重要人物,西米和他的丈夫,在欢快的舞曲下,营造出夫妻两人的愉快生活。

男主再一次弹奏开头的曲子是在女主苏菲家的餐厅,这就引出了下面女主帮男主纾解心结,让男主对女主心生好感,此时背景音乐节奏调皮欢快,加上带有人声演唱的轻快旋律,表明男女主的感情线出现,从此男主脱去“盲人的伪装”,摘下隐形眼镜,只为能够天天看到女主,连续四段的歌舞插曲,人们又唱又跳,笑容满面,就是为了烘托当前温馨美好的氛围,建立男女主之间逐渐清晰的感情关系,也为男主目睹杀人案的发生埋下巨大的反转线索。


接下来就是影片的第一个重要片段——杀人现场,在这一部分里男主弹奏的一段音乐,由最初的浪漫婉转,到他看见西米的丈夫倒在血泊中的一瞬间陡然转向快速跳跃,伴随着西米与情夫处理尸体的场景,音乐变得更加快速但曲风依旧欢快,它体现了此时男主内心的慌乱与外表假装冷静的矛盾感,也让观众的感受随着快节奏的曲子变得紧张起来。

后来音乐又渐渐变得缓和忧伤,画面中西米捂着嘴哭得伤心,男主弹着钢琴表面淡定,悠悠的音乐表明两人都想要让自己平静下来,二人心中各有想法,都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解决。男主再一次在女主家的餐厅弹奏了一首快节奏的曲子,就是男主的内心表达,混乱纠结却又不能向任何人倾诉。

在西米将邻居老太太推下楼时,刚巧又被男主撞到,此时恰到好处的《命运交响曲》强烈表示出男主受到了惊吓,这首曲子又有一丝丝搞笑荒诞的意味在其中,虽然这是命案现场,但却让观众也不禁笑出声来,戏剧化的命运,两次杀人案都刚巧被男主目睹。


后面的很长一部分片段基本是没有音乐的,只有一段由充满节奏感的钢琴声和印度传统乐器合奏所形成的背景音乐,曲风神秘荒诞,预示着男主角开启了他的“反攻”之路。当西米被男主反套路给抓起来后,影片播放了一段插曲,曲风轻快,歌词略显搞笑,“肾脏才是最宝贵的”,“树敌不花一文,挚友千金难买”,“哦,我的朋友啊,你的心是黑的还是红的”,这些歌词都在描述男主当下的处境,被人下药失明,被谋杀时惊险逃脱,以为遇到了救命恩人却险被割肾,看清人性后决定不相信任何人,靠着自己的机智绝地反击。

本来要割男主肾的一帮人,听了男主的话决定与他结盟威胁情夫警察,在他们与警察交易1000万的片段时,男主又被同盟给绑了起来,和西米绑在同一间屋子里,这时影片响起了经典的动作片中的追捕配乐,一边是与警察进行交易却被枪打中的同盟在逃跑,一边是男主与西米在寻找出去的路,整段音乐烘托两方人物逃跑时的紧张氛围,密集的鼓点与电子音乐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段略显诡异的背景音乐,点明了大家各怀鬼胎,互相利用与欺骗在这一小个片段中轮番上演。


画面一转,两年后,女主在欧洲看见了男主正在一家酒吧中演唱着一首歌,这首歌歌词正是唱的女主,女问起当年的事情,画面再一转,迎来影片的一个大反转,西米反杀了本来要取男主肾脏,现在是要将拥有熊猫血的她卖给一位酋长的医生,交响乐和电子音乐的激情合奏,伴着医生慢慢死去的画面,体现了西米这个女人的凶狠残暴,每个人的私心导致了他们的相互残杀,这段音乐配合这个反转,给观影者以巨大的心灵冲击。

后面连续三个反转,西米放走男主,西米掉转车头撞男主,一只兔子撞上西米的车导致西米车毁人亡,都继续沿用了这段音乐,与惊险刺激的场景默契配合,让这段离奇的画面充满戏剧性,将故事推向高潮。



最后的一段音乐出现在电影最后一个画面,男主用拐杖一下打走了挡在自己面前的易拉罐。

最终的一个大反转,就是男主恢复了视力,最后的这段配乐给观众又一个大惊喜,戛然而止的画面配上愈加强烈的片尾曲,让观众顿然醒悟,其实前面的反转全是男主的谎话,男主最终也变成了恶人,拿走了西米的眼角膜换回了自己的光明,关于结局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激烈的配乐留给人无限遐想与震撼,给这一犯罪惊悚悬疑片增加了无限的可能性。
这部印度电影改编自2010年的法国微电影《调音师》,原短片只有14分钟,却讲述了一个悬念丛生、极具创意的惊悚故事。现在印度人将它翻拍成了长片,保留了原作“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意外成为一个凶案的目击证人”的核心设定,电影《调音师》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许多独特又突破脑洞的扩充。可以说,这次的翻拍非常成功,充分发挥了原版短剧中留下的所有线索和亮点,用合乎逻辑又非平庸的剧情,续完了整个故事,并创造出属于印度电影的独特韵味。
《调音师》剧中出现的插曲整理如下:
《Naina Da Kya Kasoor》
《Oh Bhai Re》
《Aap Se Milkar Reprise》
《Aap Se Milkar》
《AndhaDhun - Raftaar》
《Oh Bhai Re》
《Laila Laila》
《Love is the best insiration》
所有插曲中,《Naina Da Kya Kasoor》这首歌是最受大众热捧的,出自音乐人阿米特特里韦迪之手。阿米特特里韦迪是印度非常知名的配乐作曲家,曾获得印度国家电影奖最佳音乐指导等多项大奖。
《调音师》主题曲是《Keno Je Toke Reprise》,由米米查克雷伯蒂演唱。片尾曲是《Wo Ladki》,原唱为阿里吉特辛格,由Amit Trivedi/Jaideep Sahni作词,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