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渗透平衡时膜两侧浓度大小的判断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 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过程。渗透作用发生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渗透装置如图所示:

当S
1溶液浓度〉S
2溶液浓度时,单位体积中水分子数S
2溶液多于S
1溶液,单位时间内由S
2到S
1的水分子数大于由S
1到S
2的水分子数,漏斗液面上升;反之则液面下降。当达到渗透平衡时,单位时间内由S
2到S
1的水分子数等于由S
1到S
2的水分子数,漏斗中液面不再上升。此时,半透膜两侧浓度一定相等吗?溶液浓度具体是指什么浓度?在考试中,笔者发现较多学生存在这方面的误区, 误以为渗透平衡时膜两侧浓度大小一定相等;溶液浓度具体是指物质的量浓度还是质量百分比浓度,还是均可以,较多学生对此知识点含糊不清。
1. 溶液浓度应指物质的量浓度 【例1】 如图 U形管装置中a、b两侧分别为质量分数1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c处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开始时两侧液面等高, 液面差为0, —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结果两侧浓度相等 B. 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结果两侧浓度不等 C. a、b侧液面不发生变化 D. 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的本质。图2中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葡萄糖分子、蔗糖分子都不能通过。开始时a、b两侧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质量分数相同,即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那么单位体积中水分子数是否相等呢?葡萄糖的分子量约为180,蔗糖的分子量约为342,单位体积中葡萄糖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单位体积中蔗糖分子数少,水分子数多。发生渗透作用时,水分子由数量多的b侧通过半透膜向水分子数量少的a侧扩散,结果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当达到渗透平衡时, 两侧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已不相同,那么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呢?由于a侧液面高,与b侧存在液面差,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侧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仍是a侧葡萄糖溶液>b侧蔗糖溶液。 【结论】 物质的量浓度能体现单位体积中溶质或溶剂分子数的多少,尤其是当半透膜两侧溶液物质不同时,比较物质的量浓度则更为科学。
2. 溶液存在液面差时膜两侧浓度大小的判断 【例2】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 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所示,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
1、H
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 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 图(一)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 图(二)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二)的结果H
1>H
2,可知图(一)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