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赫兹实验matlab画图,夫兰克-赫兹 实验 实验报告.doc

PAGE

8 -

大连理工大学

成 绩

教师签字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夫兰克-赫兹 实验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2、证实原子能级的存在,加深对原子结构的了解;

3、了解在微观世界中,电子与原子的碰撞几率。

主要仪器设备:

DH4507智能型弗兰克-赫兹实验仪,BY4320G示波器

图1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电子

图1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

电子

氩原子

K

G2

G1

A

I

UG2K

UG1K

UG2A

微电流仪

灯丝电压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阴极K,板极A,G1 、G2分别为第一、第二栅极。

K-G1-G2加正向电压,为电子提供能量。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空间电荷对阴极电子发射的影响,提高发射效率。G2-A加反向电压,形成拒斥电场。

电子从K发出,在K-G2区间获得能量,在G2-A区间损失能量。如果电子进入G2-A区域时动能大于或等于e,就能到达板极形成板极电流I.

电子在不同区间的情况:

1. K-G1区间 电子迅速被电场加速而获得能量。

2. G1-G2区间 电子继续从电场获得能量并不断与氩原子碰撞。当其能量小于氩原子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E=E2?E1 时,氩原子基本不吸收电子的能量,碰撞属于弹性碰撞。当电子的能量达到?E,则可能在碰撞中被氩原子吸收这部分能量,这时的碰撞属于非弹性碰撞。?E称为临界能量。

3. G2-A区间 电子受阻,被拒斥电场吸收能量。若电子进入此区间时的能量小于eU G2A则不能达到板极。

图2弗兰克-赫兹实验~I曲线a b c I (nA)O U1 U2 U3 U4 U5 U

图2弗兰克-赫兹实验~I曲线

a b c

I (nA)

O U1 U2 U3 U4 U5 U6 U7

若eUG2K=?E则电子在达到G2处刚够临界能量,不过它立即开始消耗能量了。继续增大UG2K,电子能量被吸收的概率逐渐增加,板极电流逐渐下降(如图2中ab段)。

继续增大UG2K,电子碰撞后的剩余能量也增加,到达板极的电子又会逐渐增多(如图2中bc段)。

若eUG2K>n?E则电子在进入G2-A区域之前可能n次被氩原子碰撞而损失能量。板极电流I随加速电压变化曲线就形成n个峰值,如图2所示。相邻峰值之间的电压差?U称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氩原子第一激发态与基态间的能级差为?E= e?U。

步骤与操作方法:

将面板上的四对插座 (灯丝电压,:第二栅压,:第一栅压,:拒斥电压) 按面板上的接线图与电子管测试架上的相应插座用专用连接线连好。微电流检测器已在内部连好。将仪器的“信号输出”与示波器的“CH1输入(X)”相连;仪器的“同步输出”与示波器的“外接输入”相连。

打开仪器电源和示波器电源。

“自动/手动”挡开机时位于“手动”位置,此时“手动 ”灯点亮。

仪器上电流档共有10?9A、10?8A、10?7A和10?6A。四档开机时位于“10?9A”, 且之后实验中保持档位不变。

按电子管测试架铭牌上给出的灯丝电压值、第一栅压 、拒斥电压、电流量程I预置相应值。更改电压时, 按下相应电压键,指示灯点亮,按下“∧”键或“∨”键,更改预置值,若按下“” 键,可更改预置值的位数,向前或向后移动一位。

同时按下“set” 键和“>” 键,则灯丝电压,第一栅压,第二栅压和拒斥电压等四组电压按预置值加载到电子管上,此时“加载 ”指示灯亮。(表明四组电压均完成加载)

仪器预热10分钟

按下“自动/手动”键,此时“自动 ”灯点亮。此时仪器进入自动测量状态。在自动测量状态下,第二栅压从0开始变到85V结束,期间要注意观察示波器曲线峰值位置,并记录相应的第二栅压值。

将仪器切换到手动挡, 再次预热5分钟。

改变第二栅压从0开始变到85V结束,要求每改变1V记录相应I 和(在示波器所观察的曲线峰值位置附近每0.2V记录相应IA 和值,不少于10个点。)

实验完毕后,同时按下“set ”键 +“< ”键,“加载 ”指示灯熄灭,使四组电压卸载。关闭仪器电源和示波器电源。

数据记录与处理:

自动测量峰值电压数据:

n

1

2

3

4

5

6

UG2K(V)

13.8

26.6

39.2

52.2

65.8

80.2

手动测量的峰值电流I和峰值电压UG2K数据:

UG2K(V)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弗兰克赫兹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是量子化的。他们的精确测定表明,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电子损失的能量严格地保持4.9eV,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的能量。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我们此次实验的目的是要学习测量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方法以及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一些基本实验原理: 玻尔的原子理论指出:①原子只能较长久的停留在处于一些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1、E2……,处在这些状态的原子是稳定的,称为定态。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只能是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②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它将发射或吸收辐射的频率是一定的。如果用Em和En分别代表原子的两个定态的能量,则发射或吸收辐射的频率由以下关系决定: hv=|Em-En|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也可以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相碰撞进行能量交换来实现。本实验即让电子在真空中与汞蒸气原子相碰撞。设汞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就是E2-E1。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具有能量eU,若eU小于E2-E1这份能量,则电子与汞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二者之间几乎没有能量转移。当电子的能量eU≥E2-E1时,电子与汞原子就会发生非弹性碰撞,汞原子将从电子的能量中吸收相当于E2-E1的那一份,使自己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而多余的部分仍留给电子。设使电子具有E2-E1能量所需加速电场的电位差为U0,则 eU0=E2-E1(式中:U0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