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太多可讲的,试着说我知道的一点点东西。
在我的理解里,大多数要用到氯仿的时候是因为在特定情况下二氯甲烷没法替代氯仿。二氯甲烷更常用的原因我能想到的有几方面,一个是氯仿毒性更高,一方面是二氯甲烷沸点低,平时做实验的时候除溶剂比较快,还有就是氯仿比起二氯甲烷,有更高的让化合物报废的风险,这个后面说。
氯仿和二氯甲烷都可以当反应溶剂,我的理解是氯仿在理论上说是更好的反应溶剂,大多数物质在氯仿和二氯甲烷里的溶解度是接近的,而氯仿更高的沸点扩大了反应的温控范围。另外氯仿挥发比二氯甲烷慢的话,对一些需要精确控制反应物浓度的反应来说更加方便一些。
作为反应物的氯仿我没什么了解,唯一见过的反应就是氯仿+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生成卡宾,然后卡宾和双键结合生成三元环那样的结构,下一步可以用亲核试剂撞开环生成别的产物,其他的反应我就没见过了。
氯仿这个东西比较麻烦的点我觉得有两个,1. 光照条件下可能分解生成光气和酸/自身的电离平衡生成酸;2. 可能生成自由基。
光气这个其实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说是说剧毒,但我们一般在通风橱里操作,这个无所谓。但是生成的微量的酸,或者生成微量的自由基,对部分酸性极其敏感或者是有多双键共轭体系的化合物,是可能产生损害的。
当溶剂的情况用二氯甲烷代替氯仿相对好说,因为绝大多数样品在二氯甲烷和氯仿里溶解度都是相似的,拿二氯甲烷去的话没太大不同,但是危险性低很多。但做核磁的时候不是很好回避这个点,氘代氯仿是最常用的核磁溶剂,氘代二氯甲烷价格高出太多了。对于那些芳香区峰多的化合物其实氘代二氯甲烷也有优势,氯仿的峰出在7.26,有时候会盖住一些待测样品的峰,影响积分。只是少部分情况下存在化合物在氯仿里溶解度比二氯甲烷高的情况,这个就更加没法回避。
只是想稍微说一下,如果你的化合物打核磁的时候发现他分解了,可以考虑下是不是因为氘代氯仿。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氘代氯仿的酸性有可能会有差别的,这差别有可能会直接让你的化合物报废。我知道的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氘代氯仿的瓶子里加干净的固体碳酸钾。如果是很珍贵的样品,建议能用氘代二氯甲烷搞就用氘代二氯甲烷。
如果大量用氯仿代替二氯甲烷作一般溶剂的话,我觉得这种产物在溶剂中分解的例子会出现得越来越多,尤其是你在处理极少量样品的时候,这个分解比例可能会看起来比较显著,没必要冒这种风险。
按理说氯仿挥发慢,在长单晶的时候比起二氯甲烷是更为有利的,氯仿/正己烷或者氯仿/环己烷是常见的长单晶体系。但我有不稳定的样品就不太敢用氯仿去长。然后还有一点是氯仿的极性稍低于二氯甲烷,要是有特别难对付的柱子,流动相的极性需要精确控制,就不得不用氯仿了。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