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装饰者模式_java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定义:

在不必改变原类文件和使用继承的情况下,动态地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它是通过创建一个包装对象,也就是装饰来包裹真实的对象。

概述:

1.装饰者和被装饰对象有相同的超类型。

2.你可以用一个或多个装饰者包装一个对象。

3.既然装饰者和被装饰对象有相同的超类型,所以在任何需要原始对象(被包装的)的场合 ,可以用装饰过的对象代替它。

4.装饰者可以在所委托被装饰者的行为之前与/或之后,加上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5.对象可以在任何时候被装饰,所以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不限量地用你喜欢的装饰者来装饰对象。

设计原则: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利用继承设计子类的行为,是在编译时静态决定的,而且所有的子类都会继承到相同的行为。然而,如果能够利用组合的做法扩展对象的行为,就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进行扩展。

类应设计的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具体例子:

用配置咖啡饮料做例子

比如,现在有一个饮料类(Beverage),向饮料中添加不同的配料(蒸奶(Steamed Milk)、豆浆(Soy)、

摩卡(Mocha,也就是巧克力风味)或覆盖奶泡),就会配制出很多种不同的种类的饮料,其价格也随着添加的配料而变化,饮料店需要计算价格,如果用具体子类继承饮料类并考虑到所有组合的话,将是一个“类爆炸”:

AAffA0nNPuCLAAAAAElFTkSuQmCC

更恶心的是,如果某种配料的价格有变化,就必须含有此配料相应的更改一些饮料子类的实现,记住:类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应用装饰者模式,就像给对象穿衣服一样一层一层将拓展动态的添加上去,灵活多变有弹性

AAffA0nNPuCLAAAAAElFTkSuQmCC

java中使用的例子:

io设计

BufferedInputStream及LineNumberInputStream都扩展自FilterInputStream,而FilterInputStream是一个抽象的装饰类。

AAffA0nNPuCLAAAAAElFTkSuQmCC

装饰模式的特点

1) 装饰对象和真实对象有相同的接口。这样客户端对象就能以和真实对象相同的方式和装饰对象交互。

2) 装饰对象包含一个真实对象的引用(reference)

3) 装饰对象接受所有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它把这些请求转发给真实的对象。

4) 装饰对象可以在转发这些请求以前或以后增加一些附加功能。这样就确保了在运行时,不用修改给定对象的结构就可以在外部增加附加的功能。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通常是通过继承来实现对给定类的功能扩展。

适用性

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或给一个类添加附加职责。

需要动态的给一个对象添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再动态的撤销。

需要增加由一些基本功能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非常大量的功能,从而使继承关系变的不现实。

当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一种情况是,可能有大量独立的扩展,为支持每一种组合将产生大量的子类,使得子类数目呈爆炸性增长。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类定义被隐藏,或类定义不能用于生成子类。

优点

Decorator模式与继承关系的目的都是要扩展对象的功能,但是Decorator可以提供比继承更多的灵活性。

通过使用不同的具体装饰类以及这些装饰类的排列组合,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行为的组合。

缺点

这种比继承更加灵活机动的特性,也同时意味着更加多的复杂性。

装饰模式会导致设计中出现许多小类,如果过度使用,会使程序变得很复杂。

装饰模式是针对抽象组件(Component)类型编程。但是,如果你要针对具体组件编程时,就应该重新思考你的应用架构,以及装饰者是否合适。当然也可以改变Component接口,增加新的公开的行为,实现“半透明”的装饰者模式。在实际项目中要做出最佳选择。

模式简化

如果只有一个Concrete Component类而没有抽象的Component接口时,可以让Decorator继承Concrete Component。

如果只有一个Concrete Decorator类时,可以将Decorator和Concrete Decorator合并。

装饰者与适配者模式的区别

1.关于新职责:适配器也可以在转换时增加新的职责,但主要目的不在此。装饰者模式主要是给被装饰者增加新职责的。

2.关于原接口:适配器模式是用新接口来调用原接口,原接口对新系统是不可见或者说不可用的。装饰者模式原封不动的使用原接口,系统对装饰的对象也通过原接口来完成使用。(增加新接口的装饰者模式可以认为是其变种--“半透明”装饰者)

3.关于其包裹的对象:适配器是知道被适配者的详细情况的(就是那个类或那个接口)。装饰者只知道其接口是什么,至于其具体类型(是基类还是其他派生类)只有在运行期间才知道。

具体的实例:

在装饰模式中的各个角色有:

(1)抽象构件(Component)角色: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准备接收附加责任的对象。

(2)具体构件(Concrete Component)角色:定义一个将要接收附加责任的类。

(3)装饰(Decorator)角色:持有一个构件(Component)对象的实例,并实现一个与抽象构件接口一致的接口。

(4)具体装饰(Concrete Decorator)角色:负责给构件对象添加上附加的责任。

以下示例中,ThirdParty.Java假定是一个现有的或者第三方的功能,因某种原因我们不能直接修改,它提供了一个sayMsg()的方法,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想在它的sayMsg()方法中增加一些我们想额外输出的内容,于是我们重写了一个Decorator.java类。MailTest.java是客户端测试程序。

IthirdParty.Java--抽象接口类

package decorator.saystr;

public interface IthirdParty {

public String sayMsg();

}

ThirdParty.Java--具体类

public class ThirdParty implements IthirdParty {

public String sayMsg() {

return "hello";

}

}

Decorator1.java 具体装饰类1

package decorator.saystr;

public class Decorator1 implements IThirdParty {

private IThirdParty thirdParty;

public Decorator1(IThirdParty thirdParty){

this.thirdParty= thirdParty;

}

public String sayMsg(){

return "1"+ thirdParty.sayMsg() + "1";

}

}

Decorator1.java 具体装饰类2

package decorator.saystr;

public class Decorator2 implements IThirdParty {

private IThirdParty thirdParty;

public Decorator2(IThirdParty thirdParty){

this.thirdParty= thirdParty;

}

public String sayMsg(){

return "2"+ thirdParty.sayMsg() + "2";

}

}

MailTest.java

package decorator.saystr;

public class Mai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thirdParty thirdPartyOne =new ThirdParty();

IthirdParty decorator1 =new Decorator1(thirdPartyOne);

IthirdParty decorator2 =new Decorator2(decorator1);

System.out.println(decorator2.sayMsg());

}

}

我的微信号:rdst6029930

欢迎交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